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蔡文姬(弱女琴声)
内容
作者简介
任经钊 甘肃省正宁县人。曾在某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任职,现已退休。自幼爱好文学,作品有诗集《出塞》、散文《正宁赋》等。
后记
“文姬归汉”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妇孺皆知。然而,至今鲜有人去探究这个故事背后潜藏
的历史原因和相关的历史人物。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汉
末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他们父女二人生活在
一个战乱频仍、朝纲废弛、外戚干政、宦官擅权、豪强逞
凶的黑暗时代,这个时代的成员有着无法逃离的宿命,因
之,这个故事是一段不忍卒读的血泪史。
小说《蔡文姬:弱女琴声》系长篇历史小说之上部。
上部《弱女琴声》讲述了少年文姬跟随父亲蔡邕徙朔方、
流亡吴会以及丧偶寡居后被羌胡兵掳走卖往匈奴的悲惨经
历,描写了在封建皇权制度下,官宦士大夫朝不保夕、人
人自危、相互残害的生存状态,以及文姬一家三代忠孝慈
悲的家国情怀。中部《没入匈奴》和下部《大汉遗爱》正
在创作中。《没入匈奴》将讲述蔡文姬被卖人匈奴部落后
,先做了王庭塾师,后又成为匈奴西部帅右谷蠡王的妻子
,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传播汉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她秉持和平理念,积极修睦汉匈关系,发展畜牧,赢得
了匈奴人的称颂。《大汉遗爱》讲述汉丞相曹操感念故旧
,用黄金白璧等财物赎回没入匈奴的蔡文姬。文姬为了完
成父亲续补汉史的遗愿,参与朝廷编纂汉史之业;她和第
三任丈夫董祀一起,拓荒屯田,尽事农耕;她出入相府,
吟咏林泉,与建安七子多有交往;她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
作《胡笳十八拍》和五言《悲愤诗》等,她的这些音乐和
诗歌对后世影响极大,灿若星辰。
史书对于蔡文姬没人匈奴的时间及《胡笳十八拍》是
否为文姬所作存在争议,本书通过考证对比和推理,认为
文姬系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被人洛的羌胡兵掳去,经长安
沿回中道出萧关到武威,最后卖给了匈奴西部帅右谷蠡王
为妻,而非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没入匈奴右贤王去卑所在
地平阳。本书通过对文姬所行路径及现存历史遗迹的考证
,认为《胡笳十八拍》中“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
兮路杳漫”一句系她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汉匈战争史是本书的又一条主线,贯穿于三部的始终
。持续了上千年的中原汉人与北方匈奴的战争,是历史上
时间最长、死亡最多的战争。这些战争给两地的人民带来
无穷的灾难。有些史学家在研究这些战争时,为了美化统
治者,过度地解读了少数人耀眼的历史光环,漠视了成千
上万个鲜活生命的历史作用。其实战争的理由极其平实和
朴素,即为了生存,为了食物,为了资源,为了女人。从
人类学的视角去解读这段历史也许更合理,对那些消亡在
历史深处的匈奴人不应忘记,强者怜悯弱者是一种文明。
本书写作时参考书籍有《后汉书》《三国志》《东汉
会要》《全后汉文》《匈奴史》《秦汉文学编年史》,以
及《考古》《历史研究》等刊物和地方史志上的有关文章
和研究论文。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兰州市委宣传部、
甘肃省委宣传部等上级单位的支持,得到过许多朋友同事
同仁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激和感谢!
二○一八年六月三十日于兰州
目录
第一章:一谶成恨
第二章:根系蔡丘
第三章:儒生悲泪
第四章:上书惹祸
第五章:随父徙边
第六章:栖身安阳
第七章:戍边上章
第八章:疫区逃生
第九章:回乡遭袭
第十章:避祸吴越
第十一章:初恋风波
第十二章:故里魂断
第十三章:父探虎穴
第十四章:父死西京
第十五章:远嫁河东
第十六章:寻医救夫
第十七章:寡居被掳
第十八章:弱女琴声
第十九章:长安5厄难
第二十章:滞留萧关
第二十一章:强卖匈奴
后记
精彩页
第一章:一谶成恨
汉末魏晋之际,江山倾危,世事纷争,兵祸连年,民不聊生。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时的文苑空前繁荣,才俊辈出,日月争辉。颍汝党人、洛许名士、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章云浮,辞述川流,多为青史垂唱。真应了中国古代世乱则文昌、世治则文衰的规律。自然,蔡邕及女儿蔡文姬(蔡琰)当是这一时期文苑奇葩。然而,他们父女二人处俗孤党,不协于时,命运多舛。二人在文学、音乐、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历史的尘埃渐渐地埋没,即使偶露光芒,不久便归之寂静,让人不免欷献,喟然长叹!
时隔文姬归汉一千七百五十年的一九五九年,二月,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在春城广州的寓所里,缅怀古人,仅用了七天时间写下了剧本《蔡文姬》,由此引发了现代文学史上一场关于蔡文姬作品和身世的空前大讨论。随后,蔡文姬和她的父亲蔡邕获得时人极大关注,人们在历史的尘埃里寻觅他们的踪迹,试图还原一对才华绝代却屡遭不幸父女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们在纷争乱世中的种种际遇。
溯历史的流源而上时,蔡文姬和她父亲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汉灵帝刘宏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京都洛阳仍被一片王气紫烟簇拥着。东汉王朝像一位年迈的老妪,华丽的外衣与艳冶的粉黛无法掩饰脸面的皱褶与衰弱。宫廷内的斗争其宦官和外戚之间的斗争不断重复,党锢之祸使得朝野怨声载道,贤人逸士或逃遁或匿迹。皇城脚下,洛伊河畔,管弦丝竹之音清悲凄婉。
议郎蔡邕的心情随着人春变得振奋了一些。这天是农历二月二十日,明天是他的例行休假日,也叫休沐日。朝廷官员每五天可回里舍休息一次,他把案头要办的一些公务文案处理完之后,想在日落前赶到位于永和里的官邸。他供职的太尉府郎署距永和里有六七里路远,车马行步须半个时辰。他是朝廷俸秩六百石的官员,乘坐的是一辆朱左幡轺车,小舆大车轮。左右车輢向外伸出一幡,靠近车舆部分直立,上部向外翻出,起到挡泥的作用。幡的颜色左朱红右墨皂。车舆上立墨色伞盖,伞盖边缘有四维,与车舆相连。车舆之下伸出双曲辕,由一匹黑马驾挽。马的鞍具绘作朱红色。车夫扶蔡邕上车后,他叮嘱车夫要慢驶缓行,以欣赏日落前这明媚春景开胸襟。
车出三府,他们绕开正前方的左铜驼街,向东沿着阳渠岸边行驶。河水清冽,垂柳依依,雀鸣枝头,岸边的牡丹花长出嫩嫩的枝叶,而迎春花已开放了,淡黄色的小花向着斜阳含笑,把一抹清香欢撒。卵石铺成的路基,被踩了几百年后光滑圆润,马蹄踏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响。面对此情此景,他怡然自得,乐而忘忧了。这时,河岸柳林里突然传来一位女子的歌声: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采葛》歌,歌声如同天籁,为这春景更增一抹灵动。蔡邕吩咐车夫停车,下车寻声望去,只见一个青衣女子斜倚着岸边的一棵柳树上,一边玩弄着柳条,一边重复着这首歌。蔡邕知道,这是一首男子思念爱人的歌,三章重叠,意境深远。
凭着自己对音乐特有的敏感,蔡邕快速记住了曲调,然后跟着女子的歌声轻轻地吟唱了一遍。他要把这首歌唱给妻子赵兰,让她在这优哉游哉的歌词里感受他的情意。他和赵兰自结发以来,虽几多离合,却恩爱如初。他自被辟召胡广府后,几年来赵兰独守圉县蔡丘屯老家,夫妻俩难得一见。后来,她随他来到洛阳,虽然同在皇城内,但只能在休沐日夫妻才能团聚。这首歌唱出了情人之间的等待和企盼,也唱出了他内心的愧疚。他默记曲谱,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
他的歌声如那女子的一样,在阳渠两岸回荡。这是一次调与情的绝妙结合,也是一次缘与爱的绝遇。女子忽然听闻有男子合唱,蓦然一惊,慌忙攥着一把柳絮,闻声踏歌而来。
“官人,请受小女一拜!小女姓徐名瑗,颍川人,来到洛阳寻找父亲。父亲十年前从太学结业后,回到老家读书种田,一日被朝廷来人抓走下狱,解至洛阳,从此没有下落。母亲临死前,特嘱小女无论如何要到京城打听家父下落,把他的尸骨搬回老家。”她搐了一下鼻子,继续说道,“小女刚才所唱就是父亲在太学求学时为母亲所作之歌,在小女牙牙学语时父亲就教小女唱,还夸小女唱得好。母亲生前告诉小女,用这首歌就能找到父亲。官人,您若知道小女父亲的消息,劳烦您告知?”
徐瑗说罢,泪如泉涌,扑通一声跪在了蔡邕的面前。蔡邕见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徐瑗的父亲徐璋,也算是蔡邕的故人,蔡邕对他的事早有耳闻。徐璋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受牵连,被收监后生死不明。他和朝野那群有志之士一样,是朝廷内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是无辜者。据说,徐璋离开妻女时二十六七岁,他的父母因家里突遇横祸抑郁而死,他的妻子因病而亡,留下一女不知所终,谁知今天竟然在此遇到她,真是老天开眼啊。事已至此,他不忍心弃她不顾,便邀她去自己的家里暂住几日,一来打听其父下落,一来让她有个落脚之地。徐瑗见遇到父亲的故旧,感激地抬起头,开始认真
导语
“文姬归汉”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然而,至今鲜有人去探究这个故事背后潜藏的历史原因和相关的历史人物。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弱女琴声》讲述了少年文姬跟随父亲蔡邕徙朔方、流亡吴会以及丧偶寡居后被羌胡兵掳走卖往匈奴的悲惨经历,描写了在封建皇权制度下,官宦士大夫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相互残害的生存状态,以及文姬一家三代忠孝慈悲的家国情怀。
序言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
林之曜鲜。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话言。参过庭之明训
,才朗悟而通玄。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曳丹罗
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羡荣曜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何大愿之不遂,飘微躯于
逆边?行悠悠于日远,入穹谷之寒山。惭柏舟于千祀,负
冤魂于黄泉。我羁虏其如昨,经春秋之十二。忍胡颜之重
耻,恐终风之我萃。咏芳草于万里,想音尘之仿佛。祈精
爽于交梦,终寂寞而不至。哀我生之何辜,为神灵之所弃
。仰葬华其已落,临桑榆之歔欷。入穹庐之秘馆,亟逾时
而经节。叹殊类之非匹,伤我躬之无说。修肤体以深念,
叹兰泽之空设。伫美目于胡望,向凯风而泣血。
——汉末·黄门侍郎丁虞《蔡伯喈女赋》
内容推荐
该书稿讲述了蔡文姬出生一岁时因父亲蔡邕获刑,随父先徙朔方,后流亡吴会十多年。十六岁嫁名儒卫仲道,婚后半年夫亡,她只好寡居父家,却被羌胡兵掳去,羁于军营三年,后又卖给匈奴西部帅右谷蠡王为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严谨翔实的史料考证,都是该书的特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蔡文姬(弱女琴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经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15374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9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4
CIP核字 2018004025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1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