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京剧学前沿(续篇)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傅谨,1956年生,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史》《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目录 中国戏剧的价值重建 戏曲表演理论体系刍议 戏曲流派是什么和怎么是 流派创建需要坚实基础 三思京剧现代戏 坚守传统,才有未来 继承与创新:老话题和新争论 拓展戏剧的研究光谱 《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前言 清末京剧的发育与成熟 20世纪初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及其实践 延安平剧研究院始末 “三大戏剧体系”的政治与文化隐喻 《梅兰芳全集》前言 三十年戏曲创作的现代性追求及得失 戏曲“三种传统”与“十七年”的再认识 谭鑫培的文化意义与美学品格 梅兰芳与京剧之美 电影《梅兰芳》的联想 齐如山和梅兰芳之关系二三题 史实与格局 梅兰芳与新文化 红伶残稿,可留真香 不循常理,方有大成 超然世外的张火丁 现代戏曲教育体系的建构及其内涵 艺术教育的价值重建 南通伶工学社的兴衰及启示 “青研班”:运用中国智慧戏曲当代解决中国问题 借京剧“青研班”经验培养艺术人才 “青研班”的创新与前景 我们何以走向世界却迷失自我 全球化与中国戏剧的传播困境 繁荣戏剧需要新思维 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与戏曲的传承 后记 内容推荐 京剧是中国戏曲数十个主要剧种之一,京剧学的学科建设将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本书从整体上研究和思考戏曲理论与现实问题时以京剧为研究和思考的核心内容。作者收录了近期撰写发表的35篇与京剧相关的文章编写成册,文章多数是直接探讨京剧问题的,有些虽非纯粹的京剧研究,但是都与京剧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有关。在京剧学的研究道路上这些文章,引起过一些讨论,并成为京剧研究领域内令人感兴趣的前沿话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京剧学前沿(续篇)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傅谨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404699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0 |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78 |
| CIP核字 | 2018184378 |
| 中图分类号 | J821-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