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美国公民身份的基础--自由主义宪法与公民美德(精)/公法与政治理论译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集中研习和讨论的问题是,在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和批准讨论过程中,作为美国宪法的创制者们是如何理解公民身份的,即他们理想中的公民对于国家应该有怎样的期待,应该如何行动。本书同时关注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的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国建国思想史研究中对于反联邦党人的忽视。本书有关“公民美德”讨论的爬梳,在进一步澄清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分歧的基础上矫正了一贯认为“自由主义与美德不相兼容”的偏见,同时还极为敏锐地触及了宪法创制者的公民美德认知背后的思想渊源——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启发和点亮了美国建国思想中看待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基本方式。这种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式的唯理主义的讨论,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实践思考,借助于宪法解释的原旨主义等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美国建国时期乃至其今天的政治和法治实践产生了现实和持续的影响。本书适合政治学、法学、哲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使用。 目录 第一章 引言:宪法创制者的自由主义与公民美德 关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宪法创制者的自由主义与公民美德 第二章 自由共同体和公民美德:一种分析的视角 自由主义的对话:证成政治权力合法性 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自由主义会损毁共同体吗?——共和主义主张之中的真理萌 芽 自由主义的义务与公民美德 第三章 约翰·洛克:践行自然法义务和公民动机问题 践行责任:从自然法到人类行动 洛克论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 第四章 公民身份的心理影响:苏格兰启蒙的贡献 苏格兰思想在北美的传播:美国人了解苏格兰思想的路径和 时点 哈奇森主义的起源:美德是否可以被限缩为一种感觉?道德 是否可以被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 休谟和斯密:习俗、想象和道德哲学 托马斯·里德:对休谟式道德的回应 建国者当中的苏格兰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休谟和斯密:正义、忠诚和美德的哲学政治 一种休谟式的美德政治:与建国的初步联系 第五章 联邦主义者:自由主义的承诺 自由主义的正义和自利:合作所要面临的问题 自由主义的正义:权利和道德价值 第六章 普布利乌斯的自由主义和公民美德 公民身份的义务:从理论到实践 如何确保政府的稳定(一):限制公共参与 如何确保政府的稳定(二):确保公职人员勤勉尽责 第七章 反联邦党人和公民美德 自由、社会和权力中心:布鲁图斯、卡托和联邦农夫的主张 小型政体的优越性(一):忠诚与利益 小型政体的优越性(二):忠诚与仁爱 布鲁图斯、卡托、联邦农夫和弱共和主义 附言:一个农夫向往的共和主义 第八章 总结:建国时期的美国公民身份 新保守主义和新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 新共和主义的考量 附录 关于方法的说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国公民身份的基础--自由主义宪法与公民美德(精)/公法与政治理论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理查德·C.西诺波利 |
| 译者 | 译者:张晓燕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412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49 |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 印刷时间 | 201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34 |
| CIP核字 | 2018300780 |
| 中图分类号 | D771.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22 |
| 宽 | 155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