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全鉴(典藏版)》不仅记载了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土大夫们的思想、生活,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尤其阅过此书,我们尽可一睹兰亭贵族、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的风采。
图书 |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义庆著的《世说新语全鉴(典藏版)》不仅记载了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土大夫们的思想、生活,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尤其阅过此书,我们尽可一睹兰亭贵族、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的风采。 内容推荐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主要是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世说新语全鉴(典藏版)》按类分为德行、言语、正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千多则。由于篇幅所限,本全鉴是在原著基础上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生动解译,读者可借此品读精华,了解士人风貌,以提高自身修养境界。 目录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 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原典】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158—241),字幼安,魏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人。②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刨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不理会,把金子视同瓦片石块,华歆则把金子捡起来再扔出去。还有一次.两人同坐在一张坐席上读书,有达官贵人坐车从门口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于是管宁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开坐,说道:“你不是我的朋友。” 【原典】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一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②蜡目:古代年终祭祀百神之日。③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以博洽著称,著有《张司空集》、《博物志》。④形骸:指人的形体、身体。 【译文】 王朗时常推崇华歆的见识、气度。华歆曾在蜡祭那天把子孙们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做法。有人和张华说起此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些表面上的东西,因此距离华歆只会越来越远。” 【原典】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日:“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相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依附:跟从。②辄:立即。难:以为难,使人感到为难。③疑:犹豫。④自托:把自己托付给别人。⑤相携拯:携带救助。 【译文】 华歆、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马上对这一要求表示为难。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可以搭呢?”后来敌兵追来了,王朗想抛弃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犹豫,就是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既然刚才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现在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迫就抛弃他呢!”便仍旧带着并帮助他。世人于是就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原典】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0,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魏晋时人,是个孝子,因侍奉后母,年纪很大才进入仕途。②恒:经常。③暗斫(zhuo):偷偷地砍杀。 【译文】 王祥对待他的后母朱夫人非常谦恭谨慎。他家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实很好,后母一直让他看守那棵树。有一次,王祥正看守李树时忽然起了风雨。王祥就抱着树大哭起来。王祥曾经在另一张床上睡觉,后母躲在暗处准备暗中砍死王祥。正好那时王祥已起床,后母空砍在被子上。等到王祥回来,知道后母因为没能杀死他而遗憾不已,因而跪在后母面前请求一死。后母终于被王祥的孝心所感动,从此爱护他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 【原典】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注释】 ①王戎(234一305):字溶冲,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译文】 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年,从未见过他有喜怒的表情。” 【原典】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日:“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日:“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注释】 ①鸡骨支床:瘦骨嶙峋,支离床席。②哀毁骨立:形容悲哀过度,瘦弱不堪,剩个骨架立着。③生孝:指遵守丧礼而能注意不伤身体的孝行。④死孝:对父母尽哀悼之情而至于死的孝行。 P6-8 序言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刘义庆(403—444),是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等职。《宋书》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录》等。 《世说新语》全书共36篇11DO多则,主要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问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它的不少故事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世说新语》一书能使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土“教科书”的作用。所谈的人物既有士族阶层,也有帝王将相,既有名媛才女,也有僧徒隐士等,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诸多方面,是研究魏晋历史的极好史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也有突出的成就,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它注重描写人物的形貌、才学、心理,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写作意式的夸张描绘,表现人物的性格;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以及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在文笔上,以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著称于世,往往只言片语就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鲁迅曾经评论其“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也为后代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其中的文学典故、人物事迹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代笔记小说的影响极大。可以说《世说新语》是一部蕴含思想深度、文学历史价值和玄远哲理的文化宝典。 就该书来说,刘义庆的实录有文学的浪漫,刘孝标的注解则有史学的严谨,两者相得益彰,铸就了这本名著。 后世人们所心仪的任性自然,不拘小节,追求智慧的“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魏晋风度”,对漫长无奈、风雨飘摇的人生里程,不失为一种甜蜜的安慰。 总之,《世说新语》是逸事小说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为后世人们提供了丰厚的营养。 正如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参阅多种版本,精心编写了《世说新语全鉴》这本书。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原著基础上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由此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著内容的精华部分,对其进行生动的解译。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一定能让您更好地感悟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解译者 2015年1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说新语全鉴(典藏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南朝宋)刘义庆 |
译者 | 迟双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0223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 |
CIP核字 | 2015295544 |
中图分类号 | I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