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科幻小说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目前,世界科幻文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科幻文学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市场形势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内科幻作家群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他们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科幻创作和出版事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本年度选集收入的是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十月国内科幻杂志和幻想文学杂志发表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同时收入少量国内出版的科幻长篇小说的节选。

内容推荐

本年度选集收入的是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十月国内科幻杂志和幻想文学杂志发表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同时收入少量国内出版的科幻长篇小说的节选。

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内科幻出版的形势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科幻小说的主要出版园地仍集中在杂志上,它们主要有:《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博览》、《科幻大王》、《九洲幻想》和《幻想1+1》。与近年来国内的科幻潮流一样,本年度更多的科幻作品还是努力在科幻内核与文学表现之间寻找某种平衡。

目录

前言

雨林

一九二三年科幻故事

蚁生(节选)

祖母家的夏天

多重宇宙投影

ACE小姐的心事

你形形色色的生活

青鸟

冷风吹

在他乡

第七愿望

麦田里的终结者

果岭的彼端

假设

遇见安娜

魔鬼的头颅

试读章节

叶芪醒来的时候,从东海岸登陆的雨林已经吞噬了整个浦森城。

她掀开身上的被子,抓过衣服胡乱穿好,麻利地把随身物品打入旅行背包。杯子里的水是冷的,旅馆早已人去楼空,但她迟疑了片刻,还是掏出几张钞票,放在已经长出灰色苔藓的木质服务台上。

“你总是喜欢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哈尔评论道,“这个地方不会有人回来了,在你的钞票变成纸浆之前绝对不会。”

“反正继续深入雨林的话,我们也没法用钞票买东西了不是么?”她漫不经心地回答着,从旅馆的柜子里翻出一些泡面和饼干,补充了自己的干粮袋。

“给我找点儿电池。”哈尔要求,“呃……呱,还有肉。我想想还有什么……”

叶芪转过身,瞪视着沙发上这只拳头大小,灰绿色的蛤蟆,它的身体泛出纳米构造体特有的银灰色光芒。

“哈尔,你最好把你要的东西赶紧都说出来,然后闭嘴。”

“电池,肉,干净的水,很多很多水。叶子,我们需要它们。呃呱。”哈尔蹦下沙发,在旅馆里跳来跳去,“这里有食品,叶子,还有保鲜袋儿,呱。”

“知道了知道了,我得找双靴子。”叶芪皱起眉头打量着窗外的蒙蒙雨雾和湿漉漉的地面,沥青公路已经被灰潮藻类侵蚀得坑坑洼洼,积满了灰色的污水。如果继续深入,她脚上那双旅游鞋会带来太多麻烦。

“我们得快点出发了,呱。前面没有人类了,叶子,能带上的东西就都带上。呱。”

叶芪从自己脚上扒下旅游鞋,两脚踹上靴子。把旅馆柜子和冰箱里的七七八八一股脑儿扔进自己半人高的大背包,一把抓起哈尔:“你不觉得自己很罗嗦么,嗯?”

“嘴巴大是青蛙的美德。”哈尔鼓起腮帮子。

叶芪火冒三丈地把哈尔甩进背包,拉上拉链。背起沉重的背包,一脚踹开旅馆的大门。蛤蟆在她的背包里不安分地又蹬又踹:“放我出来,你这粗野的女人,呃呱,放我出来——”

叶芪根本没有听到哈尔的抱怨,她出神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如今全然变了模样。

灰色的雨雾笼罩着浦森的天空,蓝绿色的苔藓爬上玻璃幕墙,高耸入云的楼宇仿佛巧克力一般在灰潮的侵蚀下缓缓融化,而泛着金属光泽的雨林,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开始生长,渐至遮天蔽日。她伸出手,触摸旅馆门旁一棵蓝色的小树,枝干粗糙,铁一般冰冷。她顺手摘下一支钢花,从断口处流出灰色黏稠的液体,里面至少包含了上亿个纳米机器,以一种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韵律涌动着,流过她的指尖。

“最好别接触那些纳米构造体。”哈尔总算在她的背包里找到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探出扁平的脑袋,“当心被侵蚀。”

“它们对我不感兴趣。”叶芪观察着那些纳米构造体,“它们不像你们是肉食动物。”

哈尔不满地呱呱起来:“这些纳米构造体和我们的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它们是自行进化的,不是被改造的,所以才更危险。”

“不管怎么说——”叶芪擦去手指上的灰色污迹,“我们还是快点赶路吧。”

他们在雨林中走了整整一个上午,远处一座大楼像电影慢镜头一样缓缓萎谢,在大量纳米机械藻类的腐蚀下化作一堆粘土,几乎是转眼之间,大量的纳米构造植物便开始在粘土上生长,灰绿色的叶子间,一朵朵深黑色的钢花竟相绽放。GPS在强烈的干扰下根本没法使用,而叶芪手中的那张浦森城的地图,正随着标志性建筑的消失而变得愈发难以辨认。  “你确定是这个方向?”哈尔用三条腿挂在叶芪的手臂上,前足在地图上乱扒一气,“出来打仗也不准备张好地图。人类真是笨得无可救药。呃呱。”

“这不是我的战争,哈尔。”叶芪扔掉在金属丛林中毫无用处的指南针,迈开大步向着认定的方向走去。

“难道我有说错吗?”哈尔抱怨着,跳上她的肩膀,“这难道不是人类和植物的战争么?”

“不,哈尔,这是我们的战争。”叶芪回答。

蛤蟆突然沉默了,它脚上的吸盘紧紧扒住叶芪的肩膀,过了好一会儿,它才开口:“不,叶子,我的同类已经所剩无几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叶芪回答,“哈尔,你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那是你们人类的韧性。呃呱。”哈尔跳进背包,它的重量使得叶芪摇晃了一下。闷声闷气的声音从背包里传出来,“当年我们把人类逼到了东亚大陆南方的角落里,可你们硬是用十二年时间夺回了整个亚洲。”

“你们不是在尽可能多的学习人类么?”

“叶子,你不明白。”哈尔把半个脑袋探出背包口,“无论我们怎样学习人类,纳米构造体仍旧不能独立生存,就拿我来说,我的身体有百分之四十七是纳米构造体,包括脑、发声器官、眼睛和主要的神经组织,而另外百分之五十三是实实在在的青蛙。人类制造我们的时候就是这样制造的。虽然独立后的二十年我们一直在尝试改进自己,但是从来没有在动物身上取得过进展。”

“于是你们拿植物作了实验。”叶芪推论说。

“愚蠢透顶的实验。”哈尔的声音随着叶芪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忽高忽低,“侵蚀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纳米构造体还足够清醒,传回了一些信息,植物和纳米构造体的结合诱发了一场爆炸式的突变,它们拥有了智能,但却是和我们、还有人类完全不同的智能。他们非常强大,聪明,而且……他们需要生存的空间。”

“你确定可以告诉我这些事情?”叶芪轻笑起来,“人类和纳米构造体可还处在战争状态呢。”

“让战争去死吧。呃呱。”哈尔的语气仿佛在诅咒,“我们在美洲大陆的网络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沦陷了。所有留在美洲大陆的同族几乎都被侵蚀、同化、吞噬。到现在为止,还幸存的动物纳米构造体恐怕不超过一万。现在是人类和纳米植物——你们叫它‘灰潮’——的战争,不是你和我的族类的战争。”

“从构造上来说,你和它们基本上是类似的。”叶芪抖了抖雨衣上的水,努力辨认着坑坑洼洼的道路。

“不一样。”哈尔的语气里似乎带着一丝恐惧,“我接收过一段资料,那看起来,就好像是植物吞噬了纳米机械,而不是纳米构造体主动融合。它们和我们的差别,就好像人类和我们的差别一样大。”

“其实也并不是很大。”叶芪嘟囔着。

“什么?”P1-3

序言

本年度选集收入的是二零零六年十月至二零零七年十月国内科幻杂志和幻想文学杂志发表的中短篇科幻小说,同时收入少量国内出版的科幻长篇小说的节选。

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内科幻出版的形势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科幻小说的主要出版园地仍集中在杂志上,它们主要有:《科幻世界》、《世界科幻博览》、《科幻大王》、《九洲幻想》和《幻想1+1》。

从这几本杂志的风格上能够清晰地看出当前科幻文学的发展趋势。上述前三种属于传统型的科幻杂志,在这三本杂志中仍能看到传统的科幻定义和理念的烙印,除了其中的小说作品尽可能地靠近科幻的核心定义外,杂志中的科普内容也显示了这一点。三本杂志中每期都有科技简讯,其中《科幻世界》、和《世界科幻博览》还有大幅的科普彩页文章。而《九洲幻想》和《幻想1+1》则显示了目前科幻与其他幻想文学体裁相融合的大趋势,与前三种传统型杂志相比,后者的风格更加时尚和前卫,不再强调甚至有意模糊科幻和奇幻的分界线,其中的作品风格自由华丽,呈现了大幻想文学的雏形。对传统的坚持与新浪潮并存,形成了中国科幻文学丰富多彩的风景线。

国内长篇科幻小说的出版继前两年之后仍处于低迷状态,除上述杂志外,其他出版社在这一期间出版的科幻长篇数量稀少。在杂志中,除了《科幻世界》属下的发表小长篇的《星云》期刊外,《九洲幻想》和《幻想1+1》也刊登长篇科幻小说,但数量有限。新世纪开始之际,科幻出版的长篇和单行本时代曾经露了一下头,但很快消失了,中国的科幻出版仍处于杂志时代,长篇市场还有待开发。

本年度国内科幻界最引人注目的事无疑是在成都召开的国际科幻、奇幻大会,与一九九七年的那次盛会相比,这次会议增加了奇幻文学的内容,反映了幻想文学发展的大趋势。会议期间中外作家和幻想文学研究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科幻方面,大家关注的视点主要集中在新时期科幻文学的发展上。与会者一致认为,科学技术空前迅猛的发展给科幻文学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东西方科幻文学却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在技术奇迹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下,使科幻文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世界科幻作家们面临的共同挑战。

这次盛会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来自全国的科幻迷,他们的人数和表现出来的热情都超出了会议组织者和到会的作家与评论家的预料。耐人寻味的是,这种热情在随后于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科幻大会上并没有出现,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鼓舞和启示:国内的科幻市场如初升的太阳,仍然充满着巨大的活力,科幻读者的低龄化很可能正是我们的优势,也是科幻文学腾飞的基础。但正如笔者在会议上的发言中所说,目前中国科幻是一粒很浓很纯的颜料,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扔到社会的大水池中使其扩散开来,虽然颜色淡一些,但存在面更广大。

这一年度的国内科幻创作,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的特点,呈现波澜不惊的平稳态势,各种风格和理念的作品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无论作品的表现手法是传统的还是前卫的、内核是技术型的还是文学型的,所产生的影响都比较均衡,并没有任何一种类型的科幻作品取得明显的优势。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本选集的着眼点在于努力反映这种多样性,从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中全面选择,尽可能为本年度国内科幻文学创作勾划出一个全面准确的轮廓。

同前几年一样,传统型科幻仍然顽强地占据着一定的比重。同“硬科幻”或“技术型”科幻这两个名词一样,用传统型来称呼这一分类的科幻作品也很不准确,也许把它们称为“本原”型科幻更为恰当。这类作品的最主要的特性在于,它们的表现核心是科幻本身,主流文学所关注的表现对象仅是科幻框架中的填充物,对于后者,这类作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这种简化可能是作者自觉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本选集中的这类作品有《假设》、《ACE小姐的心事》和《在他乡》等。与何夕近年来的其他作品相比,《假设》的技术框架感更强一些,技术图像在与《伤心者》相比较淡的文学背景上鲜明地凸现出来,其表现的核心就是一个新颖的世界图景;长铗在去年的《莱氏秘境》和今年的《ACE小姐的心事》中,都把科学史的某一断面加以变形,创造出一种在厚重历史的依托下极有质感的科幻意境,但这种在架空历史的同时也架空科学的表现手法,对读者的知识背景有更高的要求。科幻核心型的作品的一大特点是塑造和表现了某种隐藏在个体后面的“宏形象”,《在他乡》虽然描写了个体形象,但它所塑造的真正形象是整个种族,整个漂流中的人类。而人类的某种可能的未来则是《雨林》和《你形形色色的生活》中所创造的“宏形象”。科幻核心也不一定必需拥有技术属性,比如《冷风吹》中的“碎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超自然的,当作者赋予它自然属性时,便在流沙般的技术基础上为作品构建起一一个坚实的科幻框架。

直接与现实无缝连接的科幻小说虽然数量上比较少,也是传统型科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中选入的这类作品有《蚁生》和《果岭的彼端》。《蚁生》无疑是本年度国内科幻的重量级作品,可以说把王晋康的风格发展到了极致。虽然这部小说有着主流文学的外表,连作者都称其为“披着科幻的外衣”,但其核心构架仍然是科幻的,只是这个构架中的文学填充物十分丰富而已,支撑茂盛文学藤蔓的科幻铁架清晰可见,而且是作品的基础和骨骼,使这部小说与文学型科幻或“外衣科幻”有着本质的区别。小说中通篇散发着昔日泥土的芳香,科幻的内核在其中汲取了大地的力量,也拥有了大地的厚重与深沉。《果岭的彼端》则表现了一种“反疏离”:科幻并没有创造出超脱现实的境界,相反,科幻本身被现实从半空拉回到飞扬的尘土中。火星飞船的舱室和装修中的商品房在这种“反疏离”中重叠起来,遥远的星空于是成为尘世的一部分。

与以上作品相比,其他的入选小说则展现了更为自由和多样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近年来,在科幻作者介入奇幻创作的同时,像江南和今何在这样有影响力的奇幻作家也开始创作科幻小说,在他们的作品中,奇幻文学中飘逸的文笔和自由的想像与科幻相融合,产生出一种传统科幻中所没有的灵气。如入选的《麦田里的终结者》,透过科幻的变形望远镜展望未来,文本有一层奇异的色彩。《一九二三年科幻故事》则表现出一种更纯的怀旧情结,科幻融入到往昔迷蒙的烟波中,与旧上海的音乐与灯光粘在一起,成为昔日旧梦的一部分。而在《多重宇宙投影》中,科幻成为隐喻现实的工具,但其工具本身已经造得十分宏大有趣,撇开其功能也具有独立的魅力。《第七愿望》属于更靠近现代文学的一类科幻,与传统科幻不同,其中被扭曲和异化的不是世界而是个体。

与近年来国内的科幻潮流一样,本年度更多的科幻作品还是努力在科幻内核与文学表现之间寻找某种平衡。在《青鸟》中,凌晨以往平实厚重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笔下的现实也随着网络的出现变得飘忽不定了。《遇见安娜》则展现了一个超链接时代,每个人都成为网页上一个能出现小手的图标,夏笳用女性的细腻构筑了一个唯美动人的小世界。在本年度的科幻新人中,景芳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作者,她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当前国内科幻很少见的色彩,她所描写的技术世界,没有科学主义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充满金属质感的狂妄,也没有主流科幻中反科学主义的阴暗,她的世界充满了清新、温暖和明快的色调,《祖母的夏天》像夏日的一缕清风,《谷神的飞翔》(未选入)则在一个水晶般纯净的世界里展现了纯朴的理想主义和对宇宙天真的进取心。当然,作者到目前为止只发表了这两篇小说,对她的整体风格也不好妄加猜测。

目前,世界科幻文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科幻文学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市场形势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内科幻作家群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他们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科幻创作和出版事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二零零七年十月二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科幻小说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慈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27091
开本 16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