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仓央嘉措歌传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多取比兴,直抒胸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为藏族诗歌创作开拓了新的诗风。它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誉大振。
本书包括:仓央嘉措情歌、仿仓央嘉措情歌、仓央嘉措秘传三部分。全面讲述了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辉煌一生。
作者简介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史上一位富有传奇性并倾倒众生的活佛。公元1683年出生于西藏门隅一个农奴家庭,自小被指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1697年,在拉萨受坐床礼,成为六世达赖。他其实一直是西藏政治斗争的傀儡,1705年被政敌诬为假达赖,押往北京,去向生死不明,成为一个永恒的谜。
目录
前记
仓央嘉措情歌
仿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秘传
仓央嘉措大事年表
序言
我头一次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歌(诗歌!)所打
动是从诗人叶舟口中,那是在1994年的西安酷夏。如此经
历到2002年的西宁又重现了一次,是在一位专事研究仓央
嘉措的藏族学者口中(对不起!我不记得他的名字了)。
在此八年之间(甚至于之前),我已经接触到仓央嘉
措情歌的汉译文本(曾在1999年留下过一首诗《飞机上的
仓央嘉措)),但感觉并不像从别人口中直接说出那么感受
强烈——我想:这是汉语译本的问题!经过译者精心译成
的语言反倒没有人在口头传达时那么直抵人心!
2003年夏天我再度去了西宁,几乎天天和老友诗人马
非以及藏族诗人班果泡在一起,喝青稞酒谈仓央嘉措,由
于他们二人都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工作,我便向他们提议重
版《仓央嘉措情歌》(该社在1980年曾出过一版),并主
动请缨:我愿意在出版前帮他们将汉语译本“润色”一遍
,以我之力,增其“诗味”,令其在汉语之中更具有好诗
的光彩。
他们果然接受了我的提议,也没有忘记我的热情,马
非打来了电话——于是,在2004年春节前后,我一直在埋
头做着这项以好诗为努力方向的“润色”工作。2005年春
,一本叫做《仓央嘉措情歌及秘史》的小书由青海人民出
版社出版了,尽管从包装上与我当时“策划”中的“一本
国宝级的经典之书”相去甚远,但毕竟有了结果。
又是三年过去。其间仓央嘉措情歌在汉语读者中的境
遇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善——大家到网上去搜搜就可以直观
地感受到这一点。令我颇觉欣慰的是:我的“润色版”也
加入了流传,并且主要是在诗人中间(这令我更加高兴)
。如果你是因为诗人伊沙的“润色版”而发现了仓央嘉措
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他的价值,我会感到莫大
的幸福!
有一本在当年的“润色”工作中给我提供了极大帮助
的书——《仓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资料汇编)》(西藏
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是我从老友诗人唐欣处借来
的,几年来我一直憋着不还是因为一直想利用它再做一事
,这便是:我还想在仓央嘉措情歌的“正版”之外,对那
些手抄本或口头流传的“疑似部分”(他们有时以“西藏
民歌”之名出现)也加以“润色”,姑且视为“仿仓央嘉
措情歌”。
由于不是已经确定的“正版”,我在这一次的“润色
”中给了自己充分的自由,允许改写或重写,使之有了再
创作的含量——我相信:我不过是这么做的第N个人罢了。
几百年来,在那片雪域高原上,有些优秀的藏族民间诗人
将自己的创作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仓央嘉措情歌”,而将
自己的名字默默地隐去(就像《诗经》中的那些无名作者
——其中不乏“大师”),我也应该这样做。
这便是民间文学中盛行的伟大的“集体创作”,在此
以“仓央嘉措情歌”之名!
我从不相信“人民大众”,因此也不相信“在大众中
流传”这件事的说服力,现在愈加如此——我发现近年以
来最为流行的“仓央嘉措情歌”竟是这么一个可疑的版本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
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
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
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
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说“可疑”是客气
,这明显是一个轻浮庸俗伪劣的赝品,仿佛煽情的现代歌
词,但却深得当下这些耳听许巍的《蓝莲花》手持安妮宝
贝的《莲花》成群结队奔赴西藏“朝圣”去的小资“大众
”的喜爱……
所以说,流传的未必就是真东西和好东西。
我给自己的“润色”和改写定下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那便是朝向仓央嘉措,朝向诗!
适逢自己的创作正处于一个锐意求变的转型时期,从
态度上我是把这项工作当做创作来对待的——但不会将之
当成自己的创作成果,在此我个人只保留一个发布的权利
,而放弃署名权。
但是译者的劳动必须受到尊重:在此我特别感谢刘家
驹、庄晶两位翻译家——我此次工作依据的正是他们二人
的译本。
我之“润色版”发表和出版之后,在听到表扬甚至赞
美的同时,也听到了几声批评,让我不得不重视的是:它
们几乎全都来自于仓央嘉措的母族——我的藏族同胞,对
他们在翻译、佛学上的指教,我虚心接受,衷心感谢,但
对诸如以下的这顶大帽子,我却不能戴走:“由此看来,
包括伊沙所‘润色’的《仓央嘉措情歌)其实也正是‘东方
学’的翻版而已。因为我们完全可以将萨义德话里的‘东
方’置换成‘西藏’,将‘西方’置换成‘汉地’或诸如
此类。”——实话说吧:在我这里,没有“东方学”,而
只有“诗学”;没有“东方主义”,而只有“唯诗主义”

我想告诉大家(当然也包括这几位藏族朋友)一个事
实(我曾向美国一位造诣颇深的汉学家求证过):寒山在
西方读者中的实际影响要远远大于李杜,精神上的因素当
然有,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性的原因是:在20世纪50
年代,他赶巧碰上了一位天才的译者,那位译者将其翻译
成了一个英语(还有法语)的现代诗的寒山子,大受读者
的欢迎,甚至成为一代嬉皮士的偶像。怎么办?难道我们
还要把《百家讲坛》开到美国去吗?向他们普及一下文学
常识:老外们,搞错了,寒山不是最好的,他这一路的大
宗师是王维,而唐诗的巅峰是李杜?
我想说的是:不要把伟大的仓央嘉措留在黑暗的传说
之中(难道有人喜欢这样吗),他属于藏族,也属于中国
和世界!
伊沙
2008.2.26
导语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这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在三百年后依然在感动着现在的人们。他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
本书以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传记为主,叙述了他带有传奇色彩的短暂一生。
精彩页
第一章 具誓护法金刚 坐在十地法界
1681年。
一个初春的早晨,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走出寝宫,缓步来到布达拉宫日光殿门口的平台上。这里是整个布达拉宫的最高层,是最受阳光喜欢和青睐的地方。五世达赖凭栏远眺,初升的太阳一如虔诚的佛子,从彤红的霞光中喷薄而出,明亮的阳光就像一条条金色的哈达,和着一腔的热爱和虔诚,簇拥到了五世达赖的身上。五世达赖褐红色的袈裟以及从袈裟的领边、袖口微微露出的黄色的夹袄,在阳光的抚摸下,立时有了灵性,反射出柔和慈悲的佛的光芒。两个侍从站在五世达赖身后,惊异地看着这一情景。
五世达赖微微转过身来,示意两个侍从退下,他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昨夜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各种迹象表明,作为观世音的化身,他要暂时离开人间。这个梦的征兆和他身体上的不适是不谋而合的。
太阳升高了一些,日光殿门口的平台上,除了尊贵的五世达赖,剩下的就只有阳光了。沉醉在无比激动和兴奋之中的阳光,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自己心目中的活佛比起以往微微有一些异样,它们不顾一切地拥挤在五世达赖的周身,极度膨胀着自己的光亮和热量,使自己由明亮而变得更加明亮,继而变得灼热起来。五世达赖喜欢这样的阳光,在这样的阳光下,他的身体变得舒适一些,只是昨夜的梦令他有些不安,令他不断地想起一些往事。
他开始梳理自己走过的路。在这个温暖的早晨,他从自己纷繁的过往中听到了自己曾经奔忙的脚步声。
1617年,藏历火蛇年,在西藏山南的琼结家族,被誉为“猫眼宝石中的九眼珠”的标致女子贡嘎拉则夫人产下一个男婴。这个男婴还没出生前,有人就预言了他非同一般的一生:那将是奔忙的一生,同时也是辉煌的一生。
这个男婴就是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他至今不知道那位伟大的预言家是谁。有时,他想,或许就是那位预言家的预言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使自己以一个宗教领袖的身份游走四方,普度众生,又以一位政治首脑的身份昼夜奔忙,运筹帷幄。
大概在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帕木竹巴的宗本霍木都杜饶登给他讲过他出生前的那段故事。60多年了,当年父亲讲这段故事时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地在他脑海中闪现,亦如昨夜的梦一样。
“那是一位了不得的高僧!”父亲就这样说着,虔诚的双手紧紧合在胸前,看着儿子仔细聆听的样子,继而又说,“真是一位了不得的高僧啊!”
“是吗,阿爸?”儿子调皮地反问道。
“当然啦!”父亲说,“那时你的母亲才怀胎两个月,我就把这位高僧请到了家里,请他为将要出世的你打卦。”
“结果怎么样?”儿子问道。
“结果呀,”父亲一边抚摸着自己的胡须一边说,“这位鹤发白须的高僧用一只神奇的木碗为你打卦,当卦象被验证后,他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为什么呢?”
“他告诉我,”父亲说,“他从木碗的清水里,看到两个重叠的影子,一个影子是头戴黄帽、万人景仰的格鲁派活佛,而另一个影子是手持金印、执掌俗事的尘世之王。”
儿子看着父亲,好像没有明白父亲在说什么。
P145-14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仓央嘉措歌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仓央嘉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38667
开本 32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11083576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4
出版地 青海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