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绿野行踪(林海高原六十载)(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徐凤翔,女,1931年出生,江苏丹阳人。森林生态、高原生态学家,西藏农牧学院教授,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任所长。被藏族同胞亲切称为“辛娜卓嘎”,意为“森林女神”。 目录 前言 一、教学春秋林野奠基 东北林区:绿得辽阔壮美 华东林区:绿得清雅秀美 华南林区:绿得繁茂绮丽 西北林区:绿得苍劲坚韧 西南林区:绿得奇美浩瀚 二、高原跋涉探宝展珍 藏东南林区:高山深谷密林叠翠 藏南四谷:南缘承露绿染沟岭 藏北羌塘:高亢辽阔宁静砺炼 三、五洲观光生态对比 北欧:极地“琴谱”润林绿屋 欧洲:山高水长科风音韵 北美:洋流拥绕沃野丰姿 南美:奇瀑奇林极南极静 附文:亚马逊纵览流域极奇极丰 澳大利亚(大洋洲):独岛独石温性雨林 东南亚:根劲林丰生灵诚旺 非洲:稀树茂草野性天堂 四、附录与尾声 附录一 高原生态功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附录二 考察行踪域名 附录三 1980年代以前,西藏植被研究与林区考察的诸君(根据《西藏植物志》整理) 尾声2018年仲秋西行补录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 作者简介 导语 作者所经历的“绿野”,类型众多,主体当然是密林巨树,倒也曾行走于类似童话中高草如林、“浓绿”的蕨草丛中,也曾纵横于藏北草层飘雾的“疏绿”和喜马拉雅山地区零星花草的“点绿”中,也更曾攀行于荒坡灌丛、花荫果序下,那种多姿的自然之美装点着行者的旅程,消减了旅途的艰辛,也生发出几多的感悟与嗟叹。 内容推荐 本书将作者六十年的林区科考调查分为四部分内容,包括国内各大林区和西藏地区的科考、创立高原生态研究的工作成果,以及世界五大洲林区的考察类比工作。涉足世界自然遗产18处、世界文化遗产18处,包含世界第一大高原、第一大峡谷、第一大森林、第一大热带雨林、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级古树巨木等。书中展现了藏东南林区作为全球森林大系统中拥有植被带谱最完整、类型最丰富、生境最优异、孑遗珍稀蕴藏最独特的宝地,构成了其价值所在;持续六十年的林海科考、翔实的调查资料、亲身的经历等构成了其特色所在。本书的亮点在其时间跨度的长、覆盖林区的广、科考内容的详以及文字表述的实,将林区工作与科考经历相糅合、高原生态研究与地理生态考察相对比,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故事与专业知识相互穿插,生动有趣又不乏学术的严谨性。 本书所适合的读者对象广泛,不仅适用于对林业植物特别是西藏高原植物进行生态研究的广大学者和在校师生,还适用于对科考、旅游、探险、猎奇、珍稀物种感兴趣的广大社会读者,包括青少年读者。既可作为专业书籍,也可作为科普类及社科类读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绿野行踪(林海高原六十载)(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凤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2336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17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4 |
CIP核字 | 2019035691 |
中图分类号 | S75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3 |
高 | 18 |
整理 | 整理:王剑//高晓花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