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比特(1930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反映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的小说。主人公巴比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人,过着富足而又平凡的中产阶级生活。然而他受到空虚的袭击,企图寻找另一种“真正的生活”。为此,他外出漫游,尝试过一种玩世不恭的生活,甚至染上了革命情绪。但巴比特又没有勇气去承受接之而来的社会冷落,于是,他重新投入了家庭生活和商人生涯的怀抱,在小说的结尾,巴比特将希望寄托在他的儿子身上。这本小说不仅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商人形象“巴比特”,还漫画式地表现出美国上19世纪20年代商业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观照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价值。
作者简介
辛克莱·刘易斯,1885年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索克中心镇,自幼身体虚弱,缺少母爱,养成了沉默孤僻的性格。1908年自耶鲁大学毕业后,主要在美国各地从事新闻工作,丰富的阅历为他后来的小说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1916年,他辞去工作,全职写作。
1920年,他以《大街》一举成名后,又推出《巴比特》(1922)和《阿罗史密斯》(1925)。这三部作品被认为是他的之作。其中《阿罗史密斯》曾获1926年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以抗议保守派以前对《大街》的非难。而《巴比特》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巴比特”也随之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代名词。1930年,他成为美国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目录
颁奖辞
致答辞
巴比特
刘易斯及其作品
刘易斯获奖经过
刘易斯作品年表
导语
故事的主人公巴比特是个经营地产的掮客。他家境富有,追求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去开辟新的生活天地。但他的行为遭到非议。他无力摆脱外界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作者通过巴比特这一形象,把唯唯诺诺而又沾沾又喜的美国人的特性拒绝得淋漓尽致。“巴比特”这个名字从此成为鼠目寸光的庸俗市侩的同义词。
精彩页
第一章
1
天顶市的大厦,在晨霭中高耸入云。钢筋混凝土和石灰石筑成的大厦,似悬崖峭壁般冷峻,却又像银饰般精致。这些高楼,既不是城堡,也不是教堂,而是整洁明亮的办公楼。
在迷雾中,经过岁月蹉跎的高楼显得分外孤独:邮局的木瓦房顶已经老化,带有用耀眼的红砖砌成的鳞次栉比的尖塔的房屋,窗户既小又脏,以至于无法让人透过它看到外面的世界。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公寓住宅终于变得灰暗,失去了往日的绚丽。在这座城市,奇形怪状的建筑无处不在,但是崭新的大厦硬是挤了进来,从此成了新的巨头。城外郊区的小山坡随之出现了新的建筑,供一些家庭居住,看起来似乎充满幸福和宁谧。
一辆车身修长的豪华轿车,飞快地驶过混凝土桥,引擎毫无噪声。车上的人穿着晚礼服,正从彩排戏剧的小剧院回家去。这场彩排整整耗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足量的香槟酒,让这些优雅的“票友”们神采奕奕。桥下,那弯曲的铁路,一闪一闪的色彩艳丽的信号灯让人眼花缭乱。纽约特快列车轰隆隆地驶过,顿时二十多道炫目而闪亮的钢轨闪出与天相接的白光。
在一座摩天高楼里,美联社的线路才关掉。话务员与巴黎和北京通话了一个通宵后,疲惫地把赛璐珞眼罩推到了前额。打杂的女工打着哈欠,拖着陈旧的拖鞋在大楼里走来走去。晨雾已渐渐散去。成群的工人携着饭盒,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那座庞大的新工厂。在这有大玻璃、空心瓦和闪亮机械的车间里有至少五千名工人在工作,制造出高价值的产品。它们远销幼发拉底河流域及南非草原。汽笛齐鸣,像四月的清晨那般和谐与欢乐,快活地奏出和谐的旋律,仿佛是为工人们而唱的劳动之歌。
2
天顶市花岗住宅区有栋荷兰殖民时期的房屋,回廊里的那个人,睡眼惺忪,懒散地躺着,他的表情看起来是那么地宁静与安详。
他就是乔治·福·巴比特。现在是1920年4月,他已经过完了四十五岁生日。他没有特别的成就,既不做面包、皮鞋,也不作诗,他唯一做的是向人们推销高价的房子。
他脸的肤色白里透红,褐色的头发稀少而干枯,脸上布满了皱纹,眼镜在鼻梁上留下两块深深的红印,睡眠时脸上带着孩童的稚气。他虽然营养很好,但也不怎么胖;唯独那腮帮子向两边鼓起,像塞了什么东西似的;显得胖乎乎的手平稳地放在米黄色的毯子上,皮肤看上去细腻光滑。看样子他非常富足、对婚姻很是忠诚,但不懂得浪漫;卧榻放在这个回廊里更显得他古板。魁梧的榆树就在外面站着,院子里还有两块过得去的草坪,一条水泥车道和一间波浪纹铁皮屋顶的车房。巴比特又做梦了,又一次梦见了小仙女。梦中海市蜃楼的风景比银白海洋旁边绯红的宝塔更加奇幻与美丽。
这些年,小仙女总会跑到梦中与他相会。除了小仙女,其他人看到的只是乔治·福·巴比特,而她看到的却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好小伙。她在那神秘的小森林的隐蔽处等着他。终于,他抓住机会从那拥挤不堪的家悄悄地溜了出来,迫不及待地朝小仙女飞奔而去。他的妻子和朋友试图追他,但都被他给甩下了。小仙女跟他一起飞奔着,他俩坐在一处静谧的山坡上,彼此相靠着。她是那么苗条,那么苍白,那么亲切!她称赞他英勇豪爽,她会等着他,他们一起扬帆起航……
送牛奶的卡车行驶声和车门撞击声一并响着。
巴比特叹着气翻了个身,拼命地想回到梦境中去。现在,他只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对岸印着的她的脸蛋。负责烧火炉的工人“砰”地关上了地下室的门。隔壁院子里的狗正在狂叫着。当巴比特满足地即将沉入朦胧婉转的暖流中时,吹着口哨的送报员来了,用《鼓吹报》敲打着大门。巴比特被惊醒了,身子猛抽了一下,他才开始松弛,那令人讨厌而熟悉的福特引擎发动声又传来了:吧嗒,吧嗒,吧嗒,吧嗒。巴比特自己是个爱车如命的人,然后他跟着那个素未谋面的驾驶员一起把弄着方向盘,一起迫不及待地将车开走,为熄火而懊恼,接着又耐心地发动车子。那“吧嗒,吧嗒”的声音枯燥而洪亮,在清冷的早晨,这声音叫人抓狂而又无法回避。等到引擎声震耳欲聋的时候,他知道这福特车已启动了,紧绷着的神经这才放松下来。他瞥了一眼心爱的榆树,泛黄的树枝与谷金色的天空相接应,他迷糊地搜索着,好像在追寻那最后的睡意。他曾经是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男孩,但如今他不再对或许发生但又充满幻想的新奇事物那么好奇了。
直到七时二十分,闹钟响后,他才迷迷糊糊地回到了现实中。
3
这是最好品牌的闹钟,算得上是限量版了吧。它的广告遍及全国各地,拥有最先进的配件,学着大教堂的钟声间歇敲响。到了夜晚,钟面还能发出光亮。巴比特为被这有着高级装置的闹钟闹醒而感到骄傲,如同购买昂贵的、最新款的汽车轮胎一样,代表着主人的身份。
他明白自己不能再逃避了。但他还是静静地躺着。他厌恶做房地产销售这份苦差事,他讨厌家里的人,也讨厌他自己。昨晚,他在弗吉尔·扬齐家打扑克,一直玩到半夜才回家,以这种方式度过假日。第二天,早饭前他依旧暴躁不安。这种坏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比特(1930年)(精)/诺贝尔文学奖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辛克莱·刘易斯
译者 译者:丰海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204569
开本 32开
页数 49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15-07-01
首版时间 2015-07-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10
CIP核字 2015072325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6.37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