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塔利老师的教室(孩子们我们来说故事)
内容
内容推荐
薇薇安·嘉辛·佩利这本书是以一个参与的观察者的观点去描述塔利老师这个人跟她的幼儿园,说故事的老师,把手伸出来给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是平等的,如同兄弟姐妹一般。大家在一起,和睦共处于相同一个集体里,这里真真实实,使一个个年轻幼小的生命具有了最初的意义。
这本书对美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并没有严厉的表面批评,但发人深省,适用于任何一个文化国度,值得每一个学前教育者、幼儿家长以及所有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人深思。本书可读性强,专业实用。
作者简介
薇薇安·嘉辛·佩利(Vivian Gussin Paley),美国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作家、演讲家。1987年获埃里克森机构颁发的儿童服务奖,1989年获麦克阿瑟奖,1998年获前哥伦布基金会颁发的终生成就奖,2000年获约翰·杜威协会颁发的社会杰出成就奖。
目录
《塔利老师的教室(孩子们我们来说故事)》无目录
序言
我们大家的佩利
林文宝
台东大学荣誉教授,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创所所

薇薇安·嘉辛·佩利(Vivian Gussin Paley)是目前
美国学前界的大师级人物。她于1987年获埃里克森机构颁
发的儿童服务奖,1989年获麦克阿瑟奖,1998年获前哥伦
布基金会(Before Columbus Foundation)颁发的美国图书
终身成就奖,1999年作品《手拿褐色蜡笔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Brown Crayon)获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English)授予的大
卫·罗素(David H.Russell)英语杰出教学奖,2000年获
约翰·杜威协会颁发的社会杰出成就奖。
佩利最早在新奥尔良的幼儿园教学,后来返回芝加哥
,任教于芝加哥大学附属幼儿园,1997年退休。在佩利共
计3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24年是在芝加哥大学附属幼儿园
服务。
退休后,佩利开始到欧洲、亚洲各地旅行,亲身与第
一线学前教师对话,希望老师多给孩子说故事,还给孩子
游戏的空间。她认为说故事是创意的来源;她也强调专注
力与想象力的重要性。2002年12月,她为制定早期儿童学
习计划的美国教育部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演讲。她认为过
去有些立法者已经对游戏与戏剧失去信心,觉得那是浪费
时间,所以提倡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知识。但是,人类就像
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幼儿期都有许多游戏,他们在游戏中
学习,这是他们的本能。她告诉立法者,别因为大家都忽
略,就以为游戏与戏剧是浪费孩子的时间,其实,孩子是
在游戏当中学习到人生各阶段都需要的思考、语言及想象
力的。
因此,佩利在新奥尔良教书期间,即开始思考如何在
幼儿园中运用可行的游戏扮演的方式与孩子互动,促进孩
子的智力发展。
她在整个教学生涯里,对幼儿进行了深入观察与深刻
反思。为了收集数据,她运用录音的方式,将教室中师生
的对话记录下来,以便事后听取及分析这些对话之间的关
系。这种方式有助于她思考幼儿之间独特的沟通模式,而
这段时间累积的许多的观察经验,也为佩利日后的写作奠
定了基础。她的每一本书都包含了一个探讨的主题,而书
写的方式,往往是从一个小故事或是小事件出发,进行对
话、讨论与分享,而非量化的说明与论述。
总之,她在幼儿园中提倡“游戏本位教学法”,认为
游戏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功课。
至于将佩利著作引进台湾者,首推光佑文化事业股份
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84年即有黄又青译《男孩与女孩:
娃娃家的超级英雄》,但其间用心用力最深者,则不得不
提到杨茂秀这个人。
在台湾,杨茂秀几乎与儿童哲学画上等号。他在1975
年7月的《鹅湖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儿童哲学》,也因此
走上了儿童哲学的“不归路”,并于1990年成立财团法人
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哲学始于惊奇,而孩童正处于好
奇心与惊异之心最活泼的时期。应该是哲学播种的最好时
机。这个基金会创立的目的,在于推广对儿童哲学的研究
、教学与出版,它与美国儿童哲学促进中心(IAPC)有充分
的合作。基金会亦曾主办过世界性的儿童哲学会议,培训
过上千位故事妈妈及儿童哲学教师,出版毛毛虫月刊及相
关书籍,创办了毛毛虫学苑,培养图画作家、哲学教师,
目前仍在发展中。
或许佩利的教育理念与基金会契合,于是杨茂秀致力
于推广与翻译佩利的作品,并且在杨茂秀的推动下,佩利
的作品也渐渐广为学前教育界所接受。而2002年底,杨茂
秀更是邀请佩利来台湾作教学讲座与故事说演,且在佩利
来台之前编印了《认识佩利》(2002年11月)一书,销售
盛况空前。
个人在大陆的许多讲座中,时常介绍佩利的作品。几
年前,有孙莉莉造访台东书楼,见书楼中有佩利译著,除
惊奇不已,更如获珍宝,慎重地选择几本带回北京,并将
佩利的作品推荐给禹晨,而禹晨亦将佩利系列作品当作重
点项目,几经周折亦已取得其中十本的授权。
而今主编问序于我,因缘与巧合我似乎不宜推辞。虽
然,最合适写序的应该是杨茂秀,但十本译文中已有杨茂
秀四本译文与多篇的序文,作为同学、朋友与同事的我,
偶尔僭越来做二手推介,谁说不宜?我的推介词:
佩利,是我们大家的佩利!
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就买她的书读读!
导语
美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佩利“幻想游戏”系列新作。
小朋友绘制内文插画,贴近儿童心理,尽显天马行空的想象。
孙莉莉、阿甲、粲然、林文宝联袂推荐!
在这里,说故事好像具有神奇的魔力,能够化解教室里一切的矛盾、孤独。
书评(媒体评论)
佩利老师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沉静反思,为我
们打开一扇通向儿童内心世界的大门。那里有孩子神
奇的游戏,有他们不为人知的交往经验,还有被视而
不见的心灵困扰……那是一片扑朔迷离却又精彩纷呈
的秘密花园,芬芳迷人。
——百千幼儿阅读研究院院长 孙莉莉
关于幼儿教育,大人应该做什么与不要做什么—
—这实在是很困难的话题。可佩利老师却做出了清晰
的回答,而且非常令人信服!读她的幼教论著,就像在
读特别明快的哲学作品,好读又大开眼界。
——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
阿甲
佩利借由开放式故事的巨大力量,引领我们看见
美好且震撼心灵的教育之真正可能。身处其中,没有
专家,没有权威,人人皆是主角。日常的儿童生活中
充溢哲思、惊奇与发现。这是我热爱佩利的原因。
——叁伍锄教育创办人、知名童书作家 粲然
精彩页
在退休后的第五年,我成了大家热情邀约的好对象。一位高个子、黑皮肤,满脸笑容的女人,交给我一本书,请我签名,接着,她说:“你想看看最年轻的说故事的人吗?两岁哦!”这真是一个难以拒绝的邀约。
她的名牌上写的是“莉莲·塔利,芝加哥市,伊利诺伊州”(Lillian Tully,Chicago,Illinois),可是,她的口音却是新奥尔良口音。新奥尔良是我教学生涯的起点,不过我教的孩子不是两岁的小不点儿。“你的邀约很诱人,”我说,“我不了解两岁的小孩。”
“其实啊,他们说故事最大的特点是,都很短。”她一面笑,一面把名字、住址和电话号码,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写下来,交给我。“我们还把小孩说的故事演出来,就像你做的那样。至少,我觉得是那样。但是那看起来似乎太简单了。也许你可以告诉我,我是不是少做了什么东西?”
那的确似乎是太简单了。许多年来,我走进教室,邀请小孩说出他们的故事,好让我们能将那些故事演出来。虽然他们不认识我,但是都很想帮我这个忙,他们就好像一直等在那,等着我去邀请一样。如今认识了这么一位心里也在想这件事为什么会这么容易的老师,真是太好了!
接下来那个星期,我就去了那个托儿中心,它位于市里最老旧的区域。办公室门前挂着一个小牌子:“莉莲·塔利,中心主任兼资深教师。”她请我坐在椅子上,接着就有八个两岁的小孩很快地把我团团围住了,他们钻来钻去。稍后我会去看三岁、四岁和五岁的孩子,我能很容易地想象到,这些大一点的孩子会慢慢地来说故事,可是这些两岁的小孩好像更感兴趣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地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中。
地板上那些软软的大枕头,可以在他们跌倒的时候保护他们,而且,大人的怀抱也会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安慰,可是,这种停停走走的节奏,和我以前的教室很不一样。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呀。真的,这些孩子还太小,实在不宜离家,而且,好像只要是他们摸到的东西,就都是他们的。“我的!”他们宣布,然后继续跑来跑去。这是一个运动中的娃娃角,在那里孩子本身就是玩偶娃娃,他们把手推车和篮子里的用品带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塔利老师和她的同事,康妮和莫琳,每次都和走过她们身边的孩子打招呼,叫出他们的名字,也说出他们走向的目的地,为他们的来去建立了目的性。
有一个男孩名叫亚力克斯,走过来靠在塔利老师的椅子上。“妈妈。”他说,他的老师把“妈妈”两个字写在纸上。然后她等着,笔还在空中:“你说妈妈?”
“妈妈。”他又说,说完就走了。他这一走,老师便没有办法再让他说什么了。“妈妈”就是那天的第一个故事。接下来的三十分钟,这个故事将和另外几个口述故事一起被演出来。这些两岁的小孩在做别的事情的同时,也在做故事。是的,我们选择用“做”(Doing)这个动词。
瓦莱丽是一个很认真的小女孩,她的头发绑成辫子,辫子上还系着丝带,穿着粉红色的夹克,她从娃娃角走过来,把我带到一个地毯前面。“我们在做故事哦!”她说,郑重地盯着塔利老师怀里的那张纸。
也许。瓦莱丽想知道她的话是否完整。我班上的一个三岁的孩子,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听完《胡萝卜种子》(The Carrot Seed)的故事后,似乎有点生气了,因为故事中小男孩的家人仍然在不断地告诉他,他的胡萝卜种子是不会发芽的。“他们上一次也是这样说。”她抗议道。
可能我对上面所讲例子的细节记得不是很准确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塔利老师的教室中,两岁的小孩已经学到了一些说故事的经验。首先,他们学到的是:话是谁说的,以及那些话的意思是什么。
“我们现在来做亚力克斯的故事。”塔利老师决定,然后把他的故事纸举得很高。亚力克斯走到地毯中央站着,一动也不动,双臂交叉抱在条纹衬衫上。“妈——妈——”塔利老师念道,她把这两个字拉得长长的,像是一个句子。
“再做一次。”小个子的安杰拉轻声说道。塔利老师点点头,又说了一次:“妈——妈——”这一次比刚刚的更慢,仿佛她跟孩子们开始跳起了华尔兹舞。亚力克斯的眼睛发亮了,他看向安杰拉,同时把双手举高,超过了他的头。
“轮到我!轮到我!我!”安杰拉叫道,然后,亚力克斯把安杰拉拉到地毯中央。老师第三次将“妈妈”故事像史诗一般念了出来,接着,第四次、第五次,一直到八个孩子全部都演过才停止。每一次演出,这个角色都有孩子们自己内在的逻辑:有的人踮着脚尖走,有的人弯下腰去摸地毯,有的人还把两只眼睛闭起来,全身摇摆着。每一次新的诠释,都充满悬念。最后一个是西蒙娜,她说:“亚力克斯,你看我。我是妈妈。”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塔利老师的教室(孩子们我们来说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薇薇安·嘉辛·佩利
译者 译者:杨茂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498961
开本 32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5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80
CIP核字 2018259094
中图分类号 G781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