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精)/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们都知道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汉语词”,这里所说的“汉语词”,既有源自中文的――自古以来吸收中华文明的产物,也有日本为表达新生事物而独自创造的。随着近代以后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度进展,这类“汉语词”往来于两国之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日同形词,于是就有人会问:这些同形词中哪些是出自中文的,而哪些又是来源于日语的呢?同样,站在日语研究的角度来看,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搞清楚哪些“汉语词”是中文本身固有的,或在日语语境中变化产生的,哪些是日本独自发明创造的,而且后来还传到中国,成为中文的一个组成部分。本书从语言史上探讨了这一问题的起因以及演变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主义”)等词来看如何正确处理词源验证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目录 序章 语词的漂移 一 中日同形词为什么那么多 二 由中文进入日语的新词 三 日本人的新词创造和改造 四 由日语进到中文里的新词 五 亚洲共识的平台——近代化进程的知识共享 第一编 西学东渐再东渐 第一章 近代中日新词研究的方法和问题点 引言 一 日本的“近代汉语” 二 “汉语词”剧增的时代背景 三 “新汉语”来源问题的几个误区 四 词源调查的方法及其局限性 五 中日语言交流的历史分界 第二章 马礼逊《华英·英华字典》与日本的洋学 一 马礼逊与其《华英·英华字典》 二 日本人如何利用马礼逊的《华英·英华字典》 三 马礼逊《英华字典》和华英字典《五车韵府》 四 马礼逊研究的方方面面 第三章 对译概念的形成:19世纪英华字典提供的丰富译词 引言 一 19世纪英华字典的内在联系 二 日本的英和辞典对英华字典的吸收 三提供新词的渠道 第四章 近代知识的宝库:《博物新编》在日本的影响 一 所谓“汉译洋书” 二 《博物新编》的作者及其内容 三 在日本流通的《博物新编》的几个版本 四 重要概念由荷兰语对译转为英语对译 五 新概念的不同表述——中日术语的差异 六 《博物新编》在近代日本科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由汉译《万国公法》到日译《国际法》 一 《万国公法》的流传 二 各种译本的刊行 三 汉译系统日文译本的特征 四 《万国公法》在日语中的概念替换 五 代汉语的概念回归 第六章 传入日本的江南制造局西学新书 一 日本吸收和引进的近代西学新书 二 柳原前光与中国 三 所购书籍的细目和内容 四 日本的收藏情况 五 在日本的利用状况 第二编 东学激起千层浪 第七章 “同文同种”的幻影:梁启超《和文汉读法》与日本辞书《言海》 一 《和文汉读法》的意义何在 二 《和文汉读法》的版本变迁 三 “和汉异义字”的增补——日本辞书《言海》的妙用 四 《和文汉读法》的影响及其后 代结语:欲速则不达 第八章 政治小说《雪中梅》的汉译与新词传播 一 政治小说的兴起 二 政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背景 三 中译本《雪中梅》的特征 四 新语词、新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五 政治小说在东亚地区的传播和影响 第九章 让语言更革命:《共产党宣言》的翻译问题 引言 一 由日文版到中文版 二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演变 三 《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词趋向尖锐化 结语 第十章 汉语欧化过程中的日语因素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日文体改革的同一性 三 白话文和“欧化文” 四 “日化文”的影响 五 不可忽视的日本因素 第十一章 近代汉语辞典的尴尬:如何应对洪水般的日语新词 一 在新名词的浪潮下 二 早期的“和文奇字”与新词表 三 近代汉语辞典的尴尬 四 “译名西文索引”的幌子 五 辞典留下的隐患 第十二章 20世纪以后的对译辞典与日语新词的吸收 引言 一 20世纪以后的逆转——英和辞典对英华辞典的影响 二 20世纪下半叶的语词交流 结语 第三编 语词概念定尘埃 第十三章 概念史研究的课题与方法 一 何谓概念史 二 东亚概念形成的复杂性 三 如何书写概念史 四 由概念史到制度史 第十四章 “民主”与“共和” 引言 一 外来概念的中文对译 二 “共和”来自.日文 三 “民主”与“共和”的接近 四 “民主”与democracy的结合 五 中文导入“共和” 六 “民主”与“共和”的意义分担 结语 第十五章 “主义”知多少? 引言 一 何为“主义” 二 “主义”在日本的传播 三 “主义”在中国的流传和扩张 四 中国特色的“主义” 结语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帝国主义” 一 从“朋党”走向“社会” 二 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 三 “帝国主义”的时代 第十七章 “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严复译词与日本译词 引言 一 进化论传播过程中的中日语词糅合 二 所谓“雅驯”的尺度 三 严复译词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第十八章 “金字塔”的认识及其意象形成 引言 一 “金字塔”一词由英华字典进人英和辞典 二 西学新书对“金字塔”的描述及国人的想象 三 日本人对金字塔的认识 四 《万国史记》的流传与“金字塔”的普及 五 “金字塔”在中文里的使用 结语 终章 “日语借词”究竟有多少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日同形词的定义及范围 三 什么算作日语借词 四 按词类调查的结果 五 遗留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语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东往东来(近代中日之间的语词概念)(精)/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力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306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23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70 |
CIP核字 | 2019026933 |
中图分类号 | H33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