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人文与社会译丛
内容
内容推荐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书收录了哈贝马斯的十二篇讲稿,它们是对于法国后结构主义激进理性批判的回应,也是对康德之后欧洲哲学主流全面而公允的评估。哈贝马斯追踪了导致我们当代处境的那些历史转折点,通过与过去和现在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广泛对话,试验了他有关后现代话语之适当形式的观点。关于乔治·巴塔耶、米歇尔·福科、雅克·德里达和科尔内利乌斯·卡斯托里亚迪斯的章节尤其值得关注,它们堪称晚近德法思想之间相互影响的最早成果。
目录
作者前言
一 现代的时代意识及其自我确证的要求
(附:论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
二 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
(附:论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
三 三种视角:黑格尔左派、黑格尔右派和尼采
(附:论过时的生产范式)
四 步入后现代:以尼采为转折
五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多诺
六 形而上学批判对西方理性主义的瓦解:海德格尔
七 超越源始哲学:德里达的语音中心论批判
(附:论哲学和文学的文类差别)
八 在爱欲论与普通经济学之间:巴塔耶
九 理性批判对人文科学的揭露:福科
十 权力理论的困境
十一 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路径: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
十二 现代性的规范内容
(附:论卢曼的系统理论对主体哲学遗产的接受)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导语
在1980年获得“阿多诺奖”时,哈贝马斯答谢致辞的题目是“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设计”。这项设计的哲学内涵在接受法国新结构主义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入到公众的意识中。此后,他将十次演讲与两篇论文汇集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以“现代性”范畴为主线,阐述了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对于中国读者提出的“后现代主义”问题,哈贝马斯认为,许多问题都能在这部著作中找到答案。
书评(媒体评论)
在有关从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的热烈论争中,
哈贝马斯的介入注定要引起最广泛的讨论,他的成
就无疑在于把论争的水准提高了几个层次。
——马丁·杰
对于任何并非专研哈贝马斯著作的人,这些讲
稿提供了进入其思想的最佳门径。
——彼得·C.霍奇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人文与社会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德国)于尔根·哈贝马斯
译者 译者:曹卫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15829
开本 32开
页数 4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36
CIP核字 2010240387
中图分类号 B516.5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8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