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马克思》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创作的哲学著作。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保卫马克思》是他的成名作。《保卫马克思》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解释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独树一帜。
| 图书 |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保卫马克思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保卫马克思》是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创作的哲学著作。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保卫马克思》是他的成名作。《保卫马克思》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解释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独树一帜。 作者简介 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法国哲学家,结构主义主要代表之一。生于阿尔及利亚。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0年因精神病被送精神病院监护就医。阿尔都塞为法国共产党的理论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有《保卫马克思》、《读资本论》。 顾良(1937~ )江苏吴江人。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毕业后在中央编译局历任翻译员、译审等职。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保卫马克思》涉及多方面问题,但主要内容是阐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看法。针对当时流行的把马克思早期著作归结为人道主义,把斯大林所犯的错误归结为违反人道主义原则摧残人的尊严,压制人的自由等看法,认为不能用斯大林其人心理状态来解释整个历史时期的错误,而是由于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薄弱,不能正确了解左派的错误所引起,因而必须追究人道主义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地位。同时指出马克思的成熟的思想否定了这种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一个认识论的决裂,在这个决裂(1845年)以前马克思受到康德、费希特和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支配。在决裂以后,马克思建立了一整套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并认为人道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批判了这种意识形态。该书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经济、政治、丈化等方面相互作用,处于平等地位。理论是一种纯理论,从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实践活动中所概括出来的并不是理论。而是“表现于实践中的理论”,只有从这种“理论”中进行再加上,才能产生理论,因而理论是脱离实际的,不能以实践来检验。 目录 丛书总序 中文版简评 1996年重版前言 序言:今天 说明 一、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 二、论青年马克思(理论问题) 三、矛盾与多元决定(研究笔记) 四、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 五、卡尔·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政治经济学与哲学) 六、关于唯物辩证法(论起源的不平衡) 七、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关于“真正人道主义”的补记 致读者 生平传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保卫马克思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 路易·阿尔都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66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
| 版次 |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12-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胶版纸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