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词学十讲/含章文库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以字行,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学十讲》《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目录 第一讲 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 第二讲 唐人近体诗和曲子词的演化 第三讲 选调和选韵 第四讲 论句度长短与表情关系 第五讲 论韵位安排与表情关系 第六讲 论对偶 第七讲 论结构 第八讲 论四声阴阳 第九讲 论比兴 第十讲 论欣赏和创作 附录 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 四声的辨别和练习 谈谈词的艺术特征 宋词发展的几个阶段 导语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研究班上课时所用的讲义。共有十讲,前两讲主要讲词的起源和特征,第三讲至第八讲是关于此的音乐性论述,最后两讲则主要讲词的艺术手法和欣赏创作。正文之后,本书收录了四篇龙榆生先生关于词学的经典篇章,旨在使读者在了解词的基础之上,了解到更丰富更深刻的知识。 内容推荐 本书是龙榆生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时所撰的教材,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从“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讲起,循序渐进地论述了词史、词学规律、创作方法、词作鉴赏等方面,讲解偏僻入里,观点富有远见,可以说是讲解词学的优秀读本,若非龙榆生先生这样兼擅理论与创作的词学大家,是不容易写得如此清晰通俗、具体科学的。 另外,本次出版新增附录四篇,均为龙榆生先生所作的经典篇章,与正文内容既不重复,又有所关联,可使读者充分领会这位词学大师的学术观点。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词学十讲/含章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龙榆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23520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0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50 | 
| CIP核字 | 2019112258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00 | 
| 宽 | 146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