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缘起于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三百年来石涛艺术接受现象研究》,同时也凝聚了作者二十年来关于石涛艺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全书的结构分为序篇、上编、下编三个部分,在系统梳理关于艺术家石涛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着重阐发了一些以往有待深入的学术重点,以及石涛对后世艺坛的影响。 目录 序篇 制造石涛:三百年来石涛的社会形象研究 引言 一、一生白眼向人孤: “扬州八怪”对于石涛的推崇 二、复兴时代:近代美术革命语境下石涛的再发现 三、遗民:抗日战争语境下对石涛意义的再发现 四、笔墨当随时代:新时期创新语境下石涛的再发现 结语 上编:史实考证篇 石涛研究中的史料鉴别问题——兼评汪世清编著《石涛诗录》 石乾小考 石涛“一枝”问题新证 引言 一、先期研究 二、“一枝”语源考 三、“一枝阁”时期的石涛 结语 余论 山川草木尽玲珑——《石涛花卉册》研究 一、《石涛花卉册》介绍 二、作品流传与出版情况 三、《石涛花卉册》题跋、落款考释 四、《石涛花卉册》中花卉题材的风格分析 五、《石涛花卉册》的创作时间 六、“广陵树下”时期的石涛 结语 石涛《黄山图》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我法”与“古法”——石涛的艺术观 二、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屡画黄山的原因 三、石涛与汤燕生的交往 结语 下编:艺术接受篇 “海派”画家黄山图像与写生观念——兼论石涛在近代画坛的影响 引言 一、近代海上画坛的黄山题材绘画 二、近代“海派”画家对石涛的取法 三、师古与写生:近代“海派”画家的艺术取法路径 结语 家族收藏及其终结——《白阳石涛书画合册》流传研究 引言 一、《白阳石涛书画合册》介绍 二、《白阳石涛书画合册》与江德量家族 三、《白阳石涛书画合册》在江氏之后的流转 四、家族收藏的得与失 结语 江恂家世、交游与艺术的研究——以《写生花乌草虫图册》为中心 引言 一、册页介绍 二、册页创作年代及其他 三、江恂其人及其家族 四、江恂的交游 五、江恂书法趣味探究 六、江恂与清中期画坛 结语 吴冠中艺术观研究——以《我读石涛画语录》为中心 引言 一、近代中国的石涛接受现象 二、吴冠中与《我读石涛画语录》 结语 清代美术史研究与美术通史写作的问题 一、清代美术研究述评 二、清代美术研究的省思 三、现行美术通史对历史学的疏离 结语:走出画地为牢的学科界限 附录 附录一:研究综述 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石涛研究综述 一、石涛生卒问题 二、身世行迹及交游问题 三、艺术渊源与艺术成就 四、《画语录》研究 五、大陆石涛研究的得与失 六、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附录二:研究目录 附录三:书评及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我用我法(石涛艺术与社会接受研究)(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长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920572 |
| 开本 | 18开 |
| 页数 | 2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84 |
| CIP核字 | 2019098265 |
| 中图分类号 | J0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67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56 |
| 宽 | 176 |
| 高 | 2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