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清代宗族史论(精)/冯尔康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套书是文集。本套文集共10卷,收入著名史学家冯尔康先生的学术论文、读史札记、序跋书评、回忆文章,等等,涉及史学理论、清史、社会史、文化史、宗族史、徽学等领域。共360多篇,380多万字。内容极具学术价值。本卷主要收录的是清代宗族史和谱牒学史的论文,包括清朝宗亲法及其指导思想、总论清代宗族特点、清代宗族载体、清人族谱4个栏目,综论了清代宗族状况、宗族的社会属性及其演变,研究了族长制的特点、祖坟建设、祠祭墓祭、义产与助学、修纂族谱、清朝政府与宗族的互动关系等问题。 作者简介 冯尔康,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创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和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述有:《雍正传》《清史史料学》《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中国社会史概论》《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去古人的庭院散步》《清代人物三十题》《曹雪芹与(红楼梦)》等。另主编并主撰《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等。 目录 解题(杜家骥) 清朝宗亲法及其指导思想 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 国法·家法·教化——以清朝为例 宗法观念与清代职官制度 简论清代宗族的“自治”性 总论清代宗族特点 清代宗族的社会属性——反思20世纪的宗族批判论 清代宗族制的特点 清代宗族族长述论 清代宗族文化——从文化角度认识清代宗族 清人“礼以义起”的宗法变革论——宗族活动的主导意识 清代宗族载体 族规所反映的清人祠堂和祭祀生活 论清代苏南义庄的性质与族权的关系 清代宗族祖坟述略 清代北方宗族的祖坟建设与祭祀活动 清代宗族祭礼中反映的宗族制特点 清代宗族与族人丧礼 清代宗族的兴学助学及其历史意义 18、19世纪之际的宗族社会状态——以嘉庆朝刑科题本资料为范围 清代的家庭结构及其人际关系 清人族谱 略述清代人“家谱犹国史”说——释放出“民间有史书”的信息 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以清朝人修谱为例 清人谱法中求实际与慕虚荣的矛盾观念 清人谱序阐述的宗族建设理论 家谱的学术价值与现代社会价值 朱次琦的为人与谱牒学研究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清代宗族史论(精)/冯尔康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尔康 |
| 译者 | |
| 编者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115060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80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863 |
| CIP核字 | 2019156777 |
| 中图分类号 | K820.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天津 |
| 长 | 235 |
| 宽 | 171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