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太和殿乾隆御笔“建极绥猷”匾,语出十三经《尚书》所记“建用皇极”“克绥厥猷惟后”。关于“建用皇极”,《尚书》传日:“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建用皇极”即“立中”。甲骨文卜辞常见“立中”之贞,意即立表正位定时。关于“克绥厥猷惟后”,《尚书》传日:“能安立其道教,则惟为君之道。”意即惟天子推行教化之治。 对农业时间的掌握关系社稷安危。在农耕文明时代,谁能够告诉人民时间,提供此种生死攸关的公共服务,谁就能获得权力,推行教化之治。在明清北京城子午卯酉时空格局之中央,太和殿高悬“建极绥猷”匾,内蕴中国古代文化具基础性的知识体系与哲学观念,彰显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核心的价值。 作者简介     王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研究院建筑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嘹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著有《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拾年》《历史的峡口》。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价值   一、子午卯酉时空格局   二、主流文化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一)贯通五千午文明史的天地观念与设计方法 (二)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 (三)“国家一统多元”的投影   三、三千年建城史不该留下的空白   四、软实力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 附一:保护历史街区也是财政策略 附二:中国城市不动产税史述略 附三:开征不动产税的国际经验 第二章  旧城保护实施管理策略   一、旧城整体保护   二、清理拆除项目   三、文保区全覆盖   四、人口疏散与房屋管理   五、交通政策调整   六、腾退开放文物建筑 附四:贝聿铭提出,北京应向巴黎学习古城保护 第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   一、落实保护机制   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三、社区营造   四、旧城保护新型财政模式 结语 附录:对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草案的建议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