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电影的虚拟生命/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当制作与观看电影的几乎所有真实与虚拟的方面都被数字技术所替代的时候,甚至连“看电影”的概念也正在迅速变成一种过时现象。随着作为媒体的电影胶片的几近消失,以及参与争夺观众的新媒体出现,电影——以及电影研究——将会如何?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这本书中,D.N罗德维克思考了胶片电影的命运以及它在21世纪电影制作与观看的美学与文化中的角色。在这里,罗德维克提出和考察了与其他以时间为基础的媒体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研究有关的,对于电影消亡的三种不同批评反应。他认为,电影在虚拟艺术的系谱中占有一个特殊地位:当胶片电影消失的时候,电影继续存在——至少是在1915年以来好莱坞创造的叙事形式中。罗德维克还发现,大多数所谓“新媒体”是根据电影的隐喻塑造出来的。他的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数字技术是如何像其之前的电视和视频一样,服务于将电影作为20世纪成熟的视听文化加以保存——以及,在同一时期里,它们是如何为一种我们只能开始辨认其轮廓的新的视听文化的出现做准备的。 目录 第一部 电影的虚拟生命 1.未来世界 2.难以置信的媒体萎缩 3.回到未来 第二部 电影曾经是什么 4.电影生出视频 5.电影之死与电影研究的诞生 6.媒体的全方位考察 7.自动机制与艺术 8.自动机制与摄影 9.连续与电影胶片 10.创造世界的方式 11.一个过去的世界 12.一种时间的伦理 第三部 一个(没有影像的)新展望 13.一首电影的挽歌 14.新“媒体” 15.感知真实性的悖论 16.真实就是真实所为 17.转换中的丢失:类比和索引回访 18.仿真,或日作为算法的自动机制 19.一个影像不是“一个” 20.电子影像的两种前景,或日摄影之后什么将到来? 21.数字事件 22.解码本体论,或日“猜字谜” 23.旧的和新的,或日电影研究的(虚拟)重生 致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电影的虚拟生命/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D.N.罗德维克 |
| 译者 | 译者:华明//华伦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21418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2 |
| 出版时间 | 2019-02-01 |
| 首版时间 | 2019-02-01 |
| 印刷时间 | 2019-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16 |
| CIP核字 | 2019007226 |
| 中图分类号 | J93 |
| 丛书名 |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系列 |
| 印张 | 1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29 |
| 宽 | 150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