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父母等恩(孝慈录与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实践) |
| 内容 | 作者简介 萧琪,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班研究生。 研究领域为明清社会文化与性别。著有《评介邱澎生、陈熙远主编〈明清法律运作中的权力与文化〉》一文。 目录 序 绪 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取径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服有等差:明以前母服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丧服制度与人伦关系 第二节 《仪礼·丧服》中的母服制度 第三节 唐代《开元礼》中母服的改制 第二章 孝顺父母:明代《孝慈录》的制订及其孝道观念 第一节 明太祖对孝道的提倡 第二节 《孝慈录》的颁行 第三节 《孝慈录》中的孝道伦理 第三章 礼情之间:子为母服的议论与实践 第一节 士人对《孝慈录》的评价 第二节 私修礼书中的母服制度 第三节 “父母同斩”的折衷与实行 第四章 嫡庶之辨:庶子为生母服的落实 第一节 康妃杜氏之死 第二节 周之夔的母服经验 第三节 “厌于嫡母”说对庶子为生母服的冲击 结论 征引书目 附录 历代母服相关规定一览表 内容推荐 洪武七年(1374)孙贵妃之死,使明太祖注意到母服制度。明太祖秉持“父母等恩”观念,下令今后子为母、子为父,皆采高阶序“斩衰三年”,并御制《孝慈录》作为明代丧服制度的定本,为清代沿袭。本书探讨《孝慈录》在制定、推行与实践的过程中,父与母、礼与情、嫡与庶等因素不断关涉拉扯的过程,诉说中国丧服礼制史上复杂深刻的孝道故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父母等恩(孝慈录与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实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萧琪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511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3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6 |
| CIP核字 | 2019143819 |
| 中图分类号 | K892.9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