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心理学阐释)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丰富的本土心理学理论,从多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层剖析,以期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与西方在认知、情绪/情感风格上的心理差异。本书作者从文化理性、关系、对称性与“和”的概念出发,将东方与西方文化作为互为镜像的心灵世界进行对照式探讨。在传统的西方心理学中,各种情绪被认为是相互独立、割裂的,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如何调控情绪;而作者通过引用并解析儒释道哲学典籍,提出了中国本土的文化心理学观点,即中国人的情感之建构是内隐的、整体性的。本书将带领读者对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感(亲密、孤寂)和鲜有人探讨的情感(共鸣、撒娇),甚至更广泛的概念(自由、创造力和爱)产生全新的理解。 目录 致谢 第1编 中国人情绪/情感的理念根基 第1章 镜里乾坤的东方与西方 何谓文化? 解释文化差异的理论模型 东方之理性与西方之理性 生态环境 文化之理想 文化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模型 对称性与关系型认知 倒置的宇宙 重审,何谓文化? 第2章 和:对称性的如履薄冰之舞 导言 “和”之结构 和:对称性之保持与重建 辩证性思维 整体式思维 低认知调控 决定优质之和与劣质之和的关键 结语 第3章 在儒家的熔炉中修炼 导言 集体主义的动物模型 两种集体主义 以礼化权 化霸道为礼让 自我与群体:更深的结合 从群体到自我 诗,以礼塑情 重审儒家之理性 儒家思想永恒的遗产 第2编 描情于中国风物之中 第3编 中国人的创造力 第4编 结论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导语 本书堪称跨界杰作。吕先生不仅从概念、理论与技术、科学哲学三个层面条分缕析了中国人的情感,更从物理学、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多维度分析儒家、佛家、道家思想,因为传承至今的民间婚葬嫁娶习俗皆或多或少地植根于三家,更因为中国人的情感就是在这些重大生活事件中萌芽、发展、成形的,非如此难以说清楚。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人的情感(文化心理学阐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吕坤维 |
译者 | 译者:谢中垚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4616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5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4 |
CIP核字 | 2019059015 |
中图分类号 | C95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