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业是干出来的
内容
试读章节

人民网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在南京市政府的一次会议上,南京市市长季建业怒批“官员作风”,并对官员提出八条告诫。其中第一个告诫就是:要谋事做事,而不做官玩权。

季建业市长直言不讳地说:“干部的干,就是要干事,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干事要干部干吗?”

此话可谓掷地有声!

想干事的“想”字,既代表一种愿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想”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想干事,才会有希望;不想,必然碌碌无为。

无论哪里都不养庸人,想干事才有事干。想不想干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有的人因得过且过不想干事,有的人因心态失衡不想干事,有的人因怕担风险不想干事,有的人因事不关己不想干事……无论哪种,不想干事的人就是“庸人”。

1 想干事是事业心、责任心的体现

最近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时,他向我说了这么一番话:“说实话,我觉得人总是在纠结中生活着。就拿我来说吧,家里本来的条件也不错,自己前几年干得也还行。可以说现在就是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够吃够喝了。可我就是不想停下来。老妈总埋怨说,你别干了,那么累,在家的时间也少。我理解老人的心态,可我就是觉得如果现在就‘退休’,太没意思了,人活着总得干事,总得有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吧……”

他的话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想,人,为什么要做事?工作,对于我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看,工作是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这没错,但这只是最基本的,或者说是最初级的需要。如果一个人做事,只是为了简单的有饭吃,有衣穿,那么当衣食无忧时,是不是就不要再做任何事,也能开心舒畅,拥有完美的人生了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以下这些人: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我们可以算笔账:如果他和他太太每年用掉1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如果有机会,我们能不能问问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

我喜欢看电影。最近看了一部叫《战马》的影片,是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新作。据估计,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也能达到10亿美元左右,虽然不像盖茨那么多,但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可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片?

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尽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出了重大的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一切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24小时工作。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那些拥有了巨额“薪水”的人们,不但每天都在干事,而且还工作相当卖力。那么,他们为何还要这么做,是为钱吗?

还是萨默·莱德斯通在一次演讲中的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他们之所以不停地在干事,正是由于他们在工作中享受到了自我实现的乐趣,证明了他们的自我价值。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名利,当他们可以控制生活的时速时,他们的脚还是不会离开油门。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人为什么要干事?工作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生存的途径,还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通路?是为生活所付出的代价,还是开创事业、完成梦想的过程?是不得已而为之、终日到处奔波的忙碌,还是完成生命意义的方式?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自问的。P3-5

目录

前言

第1步 想干事:首先要有作事的心态

1.想干事是事业心、责任心的体现

工作是我们实现人生使命的途径

想干事的支撑是责任感

敬业是想干事最好的注脚

2.心态决定成败,想干事才能成事

想干事才会积极主动

想干事才会全力以赴

想干事才会满怀激情

3.职场不养庸人,想干事才有事干

想干事才有更多机会

不想干事,终将无事可干

第2步 会干事:不断培养做事的能力

1.用正确的思维干事

调查分析,抓住规律,把握重点

冲破“玻璃墙”,让思考开放起来

学会平行思考,善于“脑筋急转弯”

系统思考,注重统筹兼顾

2.用正确的方法干事

时间决定成效,掌控利用时间

目标促进成长,制定高效目标

授权提升效率,学会合理授权

3.用正确的作风干事

不怕事情小,就怕境界低

用十分的准备迎接三分的工作

身段放低,要求提高

第3步 干成事:结果是价值最好的证明

1.学会用结果说话

有结果,上级才能“顺气”

有结果,同事才能“服气”

有结果,自己才有“底气”

2.掌握干成事的标准

讲效率:高效率地干成事

看效果:高质量地干成事

要效比:高产出地干成事

3.培养干成事的心态

不要区分“分内”与“分外”

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忘掉“不可能”,相信“我能行”

第4步 善共事:协作是职场最高的智慧

1.以诚相待,学会容人

真诚待人,与人为善

学会容人,不打听隐私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

2.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敬重上级,服从上级的指示

尊重同级,取得同级的支持

看重下级,关心下级的成长

3.协作共赢

团队第一,个人第二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生金”

4.沟通就是生产力

注重上行沟通

先听后讲

第5步 不出事:守住做人做事的尊严

1.纪律须遵守:有规矩才成方圆

2.底线不能越:莫碰职场“高压线”

第一条“高压线”:对组织不忠诚.

第二条“高压线”:以私利损害组织

第三条“高压线”:公私不分明

3.调出好心态:懂得知足与感恩

知足者常乐

自律慎独

为人常怀感恩心

序言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爱默生说:“就是好思想,如果不去实行,就和好梦一样”邓小平也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如果归纳一下这些话的核心,就是要“干”字当头。

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同乡企业家:鲁冠球。他创造了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民族品牌——万向集团。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一个小修配厂一步步壮大成为专做汽车配件的知名企业,经历了多少坎坷沉浮,又凝聚了多少企业带头人鲁冠球的心血。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感受时,鲁冠球常说的一句话是:事业是干出来的。

“干”字当头,事业是干出来的,这是一个简单但深刻的道理。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实干。要想推进事业的发展,干出一番事业来,离开了想“干”的精神状态不行,离开了会“干”的方法和“干”成的素质也不行。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我们应该怎么“干”?要以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状态来“干”?如何在“干”中找到结果与规则的平衡?这些问题不解决,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干”就可能落不到实处。

欲建功立业,想干事是第一步。想干事既代表一种愿望,更意味着一种责任。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想”指引着我们的行动。想干事才会有希望;不想,必然碌碌无为。想不想干事,可以看出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

仅仅有愿望还不够,想干事还要会干事,也就是有干事的能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真正想干事。只有会干事,才能干成事。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会不会干事是水平问题、能力问题。一个人要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干事,用正确的方法干事,用正确的态度干事。

想干事、能干事,还必须干成事。一个人只有干成了事,才能证明他具有干事的能力,也才能证明他确实有想干事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干成事是想干事与会干事的综合反映,结果是一个人价值最好的证明。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靠一根手指,连一个石子也拾不起来。“善共事”是一种品质,一种修行。只有合作,才能把事干好,才能把事业做大做强。要融入团队,要善于与他人合作。

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人,一个有所敬畏、服从组织、坚持自己职业底线的人,才是组织真正需要的人。不出事,守住做人做事的尊严,既是对组织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要把不出事作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保障,要时刻要求自己在不出事中实实在在地想事、干事、干成事。

工作中一流的员工,是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的人。他们是工作生活中的佼佼者,由此实现了组织与个人的价值;而另有一些人,他们总是浮在表面,喜欢坐而论道,找借口回避问题,又不善于律己,因此只能是无所作为。

“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是一种理念。这样的理念,不仅是一个人做人干事的理念,更是一个让组织提升的理念。

正是在这个理念下,我写作了《事业是干出来的》一书。本书试图告诉广大职场朋友,如何做人,如何干事。

本书明确地提出:“事业是干出来的”,每个人都应力争成为组织最需要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的人。书中运用通俗的语言,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阐明了所提倡的理念,并对个人提高干事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各方面领导及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愿本书让您了解怎样才会成为职场中的优胜者,真正地把事业干出来!

内容推荐

在职场上,每个人都面对很大的压力,要自我奋斗,要参与竞争。成功者固然踌躇满志,令人羡慕,折戟沉沙者只能令人同情。如何把握成功的规律、找出失败的症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成熟,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获取更大的发展机会与空间,是一个职业人士必须经常思考的问题。《事业是干出来的》总结了职场上办事的五个原则,即想千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和不出事,旨在为职场人士如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提供指导与帮助。

《事业是干出来的》由周山仁编著。

编辑推荐

工作是面对人生的态度。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周山仁编著的《事业是干出来的》明确地提出:“事业是干出来的”,每个人都应力争成为组织最需要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的人。书中运用通俗的语言,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阐明了所提倡的理念,并对个人提高干事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业是干出来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山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381778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