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唐前太子卫率詹事制度研究(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传世历史文献和全部石刻文献,依次对两晋和南北朝各代以及隋朝太子卫率的任职、职能、迁转、兼领等问题做了全面研究,力图最大限度呈现出这一制度的基本面貌。从对太子的保护、辅导教育的不同职责部门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研究,对太子门大夫、率更令、中盾、卫率、左右卫、十卫率等部门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在统治集团中具有仅次于君主的尊崇地位,负责太子及其宫殿保卫的东宫禁卫武官制度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于认识皇权制度的运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张金龙,1965年5月生,甘肃甘谷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文史哲》、《漠孥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魏政治史》(全九册)等著作。 目录 序章 唐前东宫官制概说 一、“东宫”释义 二、秦汉东宫官制 三、魏晋东宫官制 四、南朝东宫官制 五、北朝东宫官制 六、隋代东宫官制 上篇 太子卫率 第一章 太子卫率任职人员钩沉 一、两晋太子卫率 二、刘宋太子卫率 三、南齐太子卫率 四、梁代太子卫率 五、陈代太子卫率 六、北朝太子卫率 【附】南北朝的太子三校 七、隋代太子诸率 第二章 太子卫率政治职能发微 一、禁卫东宫 二、参议国政 三、率军出征 第三章 太子卫率迁转关系探究 一、两晋太子卫率迁转 二、刘宋太子卫率迁转 三、南齐太子卫率迁转 四、梁代太子卫率迁转 五、陈代太子卫率迁转 六、北朝太子卫率迁转 七、隋代太子诸率迁转 第四章 太子卫率兼领加官分析 一、太子卫率兼领加官事例 二、太子卫率兼领加官分类 三、太子卫率兼领加官的时代性 上篇结语 下篇 太子詹事 第五章 太子詹事任职人员钩沉 一、唐前太子詹事及其沿革 二、两晋十六国太子詹事 三、刘宋太子詹事 四、南齐太子詹事 五、梁代太子詹事 六、陈代太子詹事 七、北朝太子詹事(北周宫正、宫尹附) 第六章 太子詹事身份状况考察 一、两晋太子詹事身份 二、刘宋太子詹事身份 三、南齐太子詹事身份 四、梁代太子詹事身份 五、陈代太子詹事身份 六、北朝太子詹事(北周宫尹附)身份 第七章 太子詹事迁转关系探究 一、两晋太子詹事迁转 二、刘宋太子詹事迁转 三、南齐太子詹事迁转 四、梁代太子詹事迁转 五、陈代太子詹事迁转 第八章 太子詹事兼领加官分析 一、太子詹事兼领加官事例 二、太子詹事兼领加官分类 三、太子詹事兼领加官的时代性 下篇结语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前太子卫率詹事制度研究(精)/博士生导师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金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45351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6 |
CIP核字 | 2019093545 |
中图分类号 | E2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7 |
宽 | 176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