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本书为邹华主编的《中国美学(第5辑)》,设有“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六个栏目。
| 图书 | 中国美学(第5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 本书为邹华主编的《中国美学(第5辑)》,设有“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中日韩美学交流”“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六个栏目。 目录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 老子的环境美学思想 阴阳和合审美思想与宋代建筑 宋代植物谱录中的自然审美观 富城·闲趣·雅居·游憩——《东京梦华录》的城市环境美学思想 《闲情偶寄》中的园林美学思想 中国建筑的中国标志 中日韩美学交流 孙过庭《书谱》的艺术创造论 花与状况的美学——以夜樱的氛围为中心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 论晚唐五代对悲凉哀艳之美的追求 明代诗学“诗无达诂”多元解释思想和话语研究 晚明说唱批评的新格局 郑板桥与清代诗学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 佛影观想与境界澄明:慧远美学对于传统中国视觉美学的新探索 精神自由与安身立命的统合——论葛洪的生命美学精神 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生态中和的形成与发展 辩证思维与美学新境——邹华教授旅日访谈录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论燕赵文化的美学精神 论西方消费文化对现当代北京审美文化的影响——以社会生活为例 《中国美学》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美学(第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邹华 |
| 译者 | |
| 编者 | 邹华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712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9 |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4 |
| CIP核字 | 2018240366 |
| 中图分类号 | B8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7 |
| 宽 | 16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