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陈栎宇编著的《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将带你去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中发生的那些故事。
图书 | 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陈栎宇编著的《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将带你去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中发生的那些故事。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陈栎宇编著的《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为丛书之一。 《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详细讲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 青年团正式成立/002 支援抗美援朝/013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024 开展监督岗活动/029 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034 开展突击队活动/037 开展劳动教育活动/046 开展道德教育活动/051 开展业余文化活动/054 开展扫盲活动/058 开展为祖国建设立功活动/065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068 开展向科学进军活动/075 团结教育工商界青年/082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三次团代会开幕/086 命名共青团通过新章程/093 开展学习雷锋活动/097 三、共青团的光辉象征 共青团团旗的诞生/106 共青团团徽的设计/108 共青团团歌的选定/113 共青团节日的确定/117 试读章节 1949年4月11日至18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这是青年团按照不同时期的任务而进行的第三次更名。按照建国前青年团代表大会总的排列顺序,这次大会是青年团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青年团最初的名称叫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1920年创建的。 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在青年中的广泛传播,为建团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五四运动斗争中锻炼出了一批革命青年,为建团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建团有了直接的领导。 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这个党的早期组织的筹建过程中,共产党的发起人李大钊等人就对发展中国青年运动、在青年中培养和挑选预备党员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因此,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一成立,陈独秀便指派小组内最年轻的成员俞秀松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8月22曰,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俞秀松、施存统等8人正式发起建立。俞秀松担任书记,团机关设在当时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 继上海青年团早期组织成立之后,1920年秋至1921年春,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革命青年分别在李大钊、董必武、谭平山、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早期组织。 这些团的早期组织在当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开展革命工作,具体贯彻落实党组织决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党的各种主张,大力推进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立即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且将它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派出了许多党员去加强对各地团的早期组织的领导工作。在党的指导、帮助和关怀下,推动了建团工作发展。 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有17个城市建立了地方青年团组织,团员总数达5000多人。 就在国内的青年团组织迅速发展的时候,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群中国的年轻人,他们为拯救祖国而背井离乡,他们为寻求真理而客居异邦;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的志向使得他们高扬起青春的旗帜。 他们在法国创建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在得知国内青年团组织正式建立后,立即要求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们当中就有周恩来、邓小平等为当代人所熟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2年5月5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市东园隆重开幕。 出席会议开幕式的代表和来宾总人数达1500多人。中共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演说。大会共开了6天,举行了8次会议,于5月10日胜利闭幕。 会议完成了青年团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并且一致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会议选举高君宇、施存统、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5人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施存统被团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为书记。至此,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青年运动从此有了自己的核心。 在青年团一大召开的时候,中国工人运动已经形成第一次高潮,因此青年团正式成立后,立即带领各地的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到工人运动之中。 在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二七大罢工”中,青年团员和青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黄爱、庞人铨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早为工人运动献身的烈士。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为中国青年团洗礼,中国青年团组织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成长。 P2-4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巾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栎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7403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4 |
宽 | 15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