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每滴酒都不一样
内容
作者简介
沈爱民,长期在科技领域工作,曾经多年在《中国葡萄酒》杂志撰写葡萄酒文化专栏,笔名欧陆。
目录
PART 1 酒困路长
草黄路长天苍茫
园中有间空屋子
醉折花枝当酒筹
面纱后的眼神
葡萄酒的三重性格
每块砖头都有表情
酒意盎然的诗人
草青露白水中央
走上金色之丘
三套车与喀秋莎
茶里酒里看台湾(上)
茶里酒里看台湾(下)
烟波浩渺金三角
PART 2 东篱把酒
一杯红酒配电影
生活如风 驻足酒中
品酒赏碟看人生(上)
品酒赏碟看人生(下)
举杯邀谁共饮酒(上)
举杯邀谁共饮酒(下)
怎么知道你来了
醉里挑灯看酒刀(上)
醉里挑灯看酒刀(中)
醉里挑灯看酒刀(下)
雨后复斜阳
烟色苍茫
精彩页
葡萄酒的三重性格
其实,在全球葡萄酒地图上,瑞士并不占据重要位置。在老世界,法国是教父,然后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等一干黑衣大佬;在新世界,美国俨然是丐帮帮主,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阿根廷等一群白衣新秀。瑞士?瑞士是谁?
而我之所以对瑞士说个不停,其实不是因为那里的葡萄酒,而是因为这个国家。
这个国家真的很有意思,很多特点,与葡萄酒相似。很多人有多重性格,或者叫人格分裂。在葡萄酒中浸润久了,会知道葡萄酒其实也如此,也有多重禀性,也会“酒格”分裂。
01
烈酒的“酒格”,基本可以归纳为烈。当然,烈,也有不同的烈。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烈酒烈酒,最大特点就是个烈嘛。
而啤酒“酒格”,如果用流行的网络语言说,就是挺屌丝。刚接触这个词,还真云里雾里,不懂这是肿么个意思,而且也比较难听,不明白为何会大行其道。
也许,是因为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平。社会碎片化,个人原子化,人类进入大师凋零、竖子成名,山中无虎、猴子遍地的时代。高富帅白富美毕竟稀少,左顾右盼,周围大多是屌丝。虽然听起来不雅,不过用这个词形容啤酒“酒格”,太合适。
至于葡萄酒,就难以一言而蔽之了,“酒格”复杂,起码有三重。
第一,葡萄酒比较柔。
听起来像废话。别急,这里面有说头。在葡萄酒国家,喝葡萄酒没有性别之分,全民皆喝。不过,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烈性酒普及的地方,葡萄酒会被看成是更适合女性饮用的酒。
首先是因为葡萄酒的酒精度不高。葡萄酒的酒精是通过葡萄糖份发酵转化而来,酒精超过16.2度,酵母就停止发酵。同时,按照国际葡萄酒组织的规定,低于8.5°的不叫葡萄酒。所以,葡萄酒的酒精度基本在12度至15度之间。
过去听老师授课时,记住一句话---如果看到14度以上的葡萄酒,别犹豫,赶紧掏腰包拿下。随着“酒龄”渐长,“酒历”增加,知道这句话原本没错,度数高,说明成熟度好。不过,现在似乎需要做些修正了。首先,要看产区。通常,欧洲一些国家,气候凉爽,葡萄糖份低,通常酿造出的是12.5度的葡萄酒。但是,新世界地区气温普遍较高,所以14度甚至更高的酒比比皆是。其次,要看年代。随着全球升温,在欧洲主要产区,近些年来十三四度的酒也开始频频出现。
这种情况下,葡萄酒度数高未必是好事。酒精度低了自然口感不爽,但是高了有可能是糖度积累过快的结果,会导致芳香物质不够,酒质粗糙,造成chaud(热)的不良感受。当然,有些高于20度的加烈葡萄酒另当别论。最近听说国内还出现了81度的葡萄酒,呵呵,比医用酒精度数还高,用来消毒似乎更合适。
与动不动四五十度甚至六七十度的烈酒相比,十来度的葡萄酒当然柔和多了,所以有了葡萄酒适合女性喝的说法。
不过,未必柔酒就一定适合女性,实际上,女人对酒精的化解能力,未必低于男性。有个调查,喝酒的男性数量是女性的16.7倍,但是在人均酒量上,女性以日均192.5毫升完胜男性的159.7毫升,验证了“一般女人不喝酒,女人喝酒不一般”的说法。在这方面,女人即使不能说是阳刚,起码能够说够刚。
这个调查可能不很靠谱,不过,常在酒桌上混的人,都熟知另一句话----斗酒最怕遇到三种人:戴眼镜的,揣药片的,还有就是扎小辫的。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病怏怏的弱汉,实际上都可能是会让你竖着进来横着出去的阴人呐。比这两种人更恐怖的,就是扎小辫的了。遇上能喝酒的女人,最好遵循老祖宗的那句话,好男不跟女斗。否则,好男会死得很难看。
说葡萄酒的柔,可能是强调葡萄酒体现的情调---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让人心变的软一些。
P60-63
导语
有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一瓶葡萄酒里包含的哲理,超过全世界的哲学书。而葡萄酒文化,涉及太多领域,并且似乎难以定义式描述。沈爱民著的《每滴酒都不一样》不强调葡萄酒专业知识,而是突出葡萄酒的文化内涵。内容以葡萄酒为媒介,覆盖重要时尚文化领域,包括旅行、建筑、文学、电影等,以及茶、咖啡、甜点等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味领域。风格强调随意、优雅并且幽默,强调文字韵律和美感。
内容推荐
沈爱民著的《每滴酒都不一样》集中了红酒专栏后来发表的文章。上篇内容主要是葡萄酒与旅行,以及建筑、文学等。下篇主要涉及葡萄酒与电影、社交、酒具、美食等。本书“适宜晚上睡前的时光,靠在床上,扭亮台灯,仔细慢慢地品读”。这话是一位葡萄酒专业的学生说的,作者也有同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每滴酒都不一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爱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77025
开本 16开
页数 3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06
CIP核字 201830152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5
166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