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化时代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
内容
作者简介
霍云贞(1966— ),女,山东济南商河人,1986年毕业于德州师专外语系,1995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外语系获得本科学历,2004年取得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现在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读在职博士。现任德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5年立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通道信息加工理论下视听化教材对语言习得影响的认知机制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视听化教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视听化教材的应用现状及使用误区
一 视听化教材使用误区
二 视听化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发现
第二节 视听化教材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与研究
一 多媒体学习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二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四 研究内容简介
五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语言是怎样学会的
第一节 “听”与“说”——“哑巴英语”和“瞎子汉语”
一 语言背景
二 实验对话
三 “听”决定了“说
第二节 自由地“译来译去
一 Thomas的汉语瓶颈
二 对照Thomas的父母
三 “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存在吗
四 第二语言学习的生理机制
五 语言符号与英语思维
六 双语对大脑的影响
七 语言的切换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Stanley语言学习的故事
一 Stanley的学前阶段
二 语言是怎样学会的?——教材教法
三 语境中学习词汇——故事阅读
四 语音记忆源于重复——成串的语音
五 自然拼读法
六 阅读的关注点是思维
七 多通道加工信息——像学母语一样学外语的方法TPR
八 音—图结合的外语思维训练
第四节 跟妈妈学说话
一 广播、电视、妈妈
二 有效输入与输出
三 英语是外语,不是二语
四 如何维持外语环境
五 语言学习中的序列法和生成法
六 语言的浸没与启动
第三章 语言学习的教材和教法
第一节 诵读识字教学模式
一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二 诵读识字教学方法
第二节 汉语识字启示英语词汇教学
一 教材——主题图片让词汇学习鲜活真实
二 教法——思维导图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
第三节 教师与教学范式
一 教师信念决定教学范式
二 教学范式的变革
三 造成“哑巴英语”的根源 四 测评与教学
五 一本小书反映出学习理念
六 以图示义
七 图式释义
八 视觉语法
九 多通道释义加工
十 教学方法的演变
第四节 经典歌曲赏析——英语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 歌曲是文化的载体
二 丰富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
三 歌曲赏析的实践意义
四 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五 课程的调查及发现
第五节 记忆的生存加工优势和情境教学
一 生存加工是独特、神秘、强大的记忆编码程序
二 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
三 追踪回访的发现
四 对教学的启发和应用
五 深度学习的金字塔理论
六 生存加工的编码程序
第四章 听书or读书?读图or读文?
第一节 为什么听书?“听”与“看”的博弈
一 听书是怎样的体验?
二 听什么样的书?
三 广播剧比广播阅读容易听,为什么?
四 如何听书?
第二节 “听书”还是“看书
一 听书的节奏
二 “听书”时可以“一心二用”?
三 具有“宜听性”的畅销书
四 关于“听书”的调查
五 语速的“快”与“慢
六 小结
第三节 “听书”与“看书”的测试
一 选择材料的原则
二 测试过程
三 数据收集和分析
四 测试结果分析
五 反思
六 教学建议
第四节 从“听书”到“读图”——新的科技症
一 多“官”齐下方成活
二 惯性浅阅读的实验研究
三 深度阅读与心流体验
四 拒绝低幼娱乐,保持清醒思考
五 深度阅读的品质及培养
六 听书、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
第五章 关于《洛丽塔》的阅读实验
第一节 实验材料的选择
一 作者简介 二 纳博科夫的阅读观
三 纳博科夫的读者观
四 小说简介
五 小说中译本对比
六 电影的对比
第二节 实验的实施过程
一 实验材料
二 实验实施过程
三 初选被试
四 问题设计
五 实验基本情况对比
六 回看与否
七 深度访谈
八 有声思维很有料
第三节 实验分析及发现
第四节 研究的初步结论
一 信息加工模式与思维想象
二 信息量与阅读模式
三 阅读模式对写作的影响
第五节 对教学启示与建议
一 应对碎片化阅读
二 阅读文学与审美
三 思维训练的神经机制
四 如何把握问题的设置
五 教学中要防止“阅读浅层化
六 小结
第六章 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实验
第一节 专业对话张珊珊老师
一 选取《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二 小说内容简介
三 小说的宜读性与深刻性
四 轻松有趣,内涵丰富
五 对话马克·吐温
六 儿童文学的翻译
第三节 文本、电影及音频赏析
一 从文本欣赏看语言风格和人物个性刻画
二 电影对比
三 听书与读书的实验
第三节 实验的设
内容推荐
霍云贞著的《数字化时代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共七章,前三章探究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学习者语言认知的过程,这个时期使用视听化教材可促进“听”、“说”能力提高。第一章是语言是怎么学会的,通过案例对母语和外语学习的不同进行了比较。第二章是早期的语言教育,从教材和教法方面切入,借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英语教学初期阶段进行了深度研究。第三章是视听多通道加工语言信息的认知机制,对如何利用视听化教材降低认知负荷进行了研究。后四章通过实验发现视觉材料对思维的影响和深度文本阅读对思维的影响机制,对外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在视觉文化保持批判性思维,培养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把碎片化知识系统化、规范化。通过回归深度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精美的人文素材,严谨的科学文献,通过多元互劝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第四章是听书与读书,殊途同归,从单通道和多通道加工信息的角度探索了两种读书的模式。第五章是阅读“洛丽塔”,叙述了我们的阅读文本和观看影像的实验。第六章是汤姆索亚的世界,通过改进实验范式,利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英文本和中译本对不同年龄段的大中小学的被试者进行了实验。第七章是数字化时代的外语教学,通过学习软件的使用调查,对教学设施带动学习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行了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化时代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霍云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27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6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430
CIP核字 2018127900
中图分类号 H0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0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