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第2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全美畅销十余载的抑郁自助圣经全新改版

抑郁症治疗权威理查德·奥康纳医生带你一起改变大脑、改变一切不快乐的习惯,活出属于你的快乐与美好!

你无法想像还有谁会像他一样了解抑郁症,还有谁会像他一样懂你!

《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第2版)》由奥康纳所著,适于阅读本书的人群有:抑郁的人、抑郁症患者的亲朋好友、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有婚姻问题的人,需要抚养和照顾儿童的父母和教师、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内容推荐

《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第2版)》由奥康纳所著,《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第2版)》的作者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他本人也曾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童年时,还曾亲眼目睹母亲因抑郁而自杀。因此,他对于抑郁症有着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在他看来,抑郁症不仅是基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走出抑郁,更需要摆脱“抑郁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抑郁的人会渐渐变得“擅长”抑郁,学会了如何隐藏它,如何以它为中心安排一切生活。抑郁的人或许可以成就非凡,却必须在抑郁的泥潭中不断挣扎。这使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康复,无法从心底体验喜悦。但是我们可以打破从前的习惯,学习一系列全新的健康技能。最终,我们一定能够将抑郁从生活中抹去!

目录

第一部分 了解抑郁症

 第一章 认识抑郁症

 第二章 抑郁的体验和感受

 第三章 诊断抑郁症

 第四章 阐释抑郁症

第二部分 学习新技巧

 第五章 抑郁症的世界

 第六章 情绪

 第七章 行为

 第八章 思维

 第九章 压力与抑郁症

 第十章 人际关系

 第十一章 身体

 第十二章 自我

 第十三章 药物治疗抑郁症

 第十四章 心理治疗、自助及其他的康复方法

第三部分 应用技巧

 第十五章 工作和使命感

 第十六章 婚姻生活和单身生活

 第十七章 儿童和青少年

 第十八章 社会

第四部分 重新整合

 第十九章 余下的故事

 第二十章 康复计划

 第二十一章 超越康复

 注 释

试读章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抑郁症流行的时代。很多迹象表明:与过去相比,现在抑郁的人越来越多,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开始的时间也越来越早。不管我们怎样去忽视、诅咒、无视它,抑郁症都不肯放过我们。我们需要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来对待;但是这却难以做到,因为我们所有人一想到抑郁症就害怕,认为那是精神错乱,而予以回避。我们自然而然地希望能忘掉抑郁症,希望能够对它免疫。你能回忆起疼痛的感觉吗?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就畏缩,因为实在难以描述疼痛,或从记忆中唤起那种感觉。我们压抑它、驱赶它,这样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不会想到它,可以安然生活。但当我们听到牙钻的响声时,就突然明确地记起来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对于抑郁症,我们也耍同样的把戏,我们都感受到它了,但我们认为必须将其赶出记忆之门。我们宁愿认为抑郁症是一件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

但现在,抑郁症离我们自身越来越近了,因为其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在1900年以后出生的每一代人中,患上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年轻,在一生中患病的风险也增加了。’依据官方的最保守的估计:大约6.7%的美国人在一生中会经历一次严重的抑郁。如果把所谓的轻度抑郁算进去,我相信这个比例会超过25%。你遇到的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很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点遭遇过抑郁。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正处于抑郁之中:研究者估计,在任意时刻,有几乎20%的人符合某些抑郁症的标准;这并不指那些暂时感觉忧郁、下个星期就会感觉好些的人,而是指那些在生活中真的遇上了“麻烦”的人。

这种流行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提高了,而是有客观的、实实在在的数据的。这也不只是一种发生在美国或西方的现象,近期的一个研究比较了在中国台湾、波多黎各和黎巴嫩的抑郁症发病率,发现在一代又一代人中,抑郁症开始的年龄越来越早;人们在一生中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越来越大。在所有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当中,15%的人会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临床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常常能致命的疾病,它很常见但难以确认。而健康经济学家仅将它看作像失明或瘫痪一样的残疾。‘就抑郁症给社会带来的总体经济负担来说,它已成为第二花钱的疾病。这个惊人的消息来自于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它们统计了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算上直接的治疗、不必要的医护、丧失的生产力和缩短了的寿命,美国单单在2000年一年的花费估计就达到了830亿美元。。抑郁症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耗资疾病,其消耗的经济资源与心脏疾病及艾滋病消耗的差不多。美国每一年因自杀而死亡的人数(33000人)大约是因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的两倍,且没有下降的迹象。另外,这种经济损耗只会恶化:如果按照当前的趋势继续发展,现在的孩子息上抑郁症的年龄平均是20岁,而不是我们那时的三十多岁。然而,在患长期抑郁症的人群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尝试过使用抗抑郁药物,其中只有很少数的人接受过足够的治疗。

如果这些都是真的,如果抑郁症真的像我说的那样危险和普遍,你可能会问:带领公众对抗抑郁症的国家基金会在哪里?《杰瑞·刘易斯电视马拉松》(著名的电视节目)有关抑郁症的内容在哪里?以对抗抑郁症命名的活动年在哪里?给每个人佩戴的黑丝带呢?”一个显而易见的回答是人们对抑郁症存在曲解。还有太多的人将抑郁症看作一种弱点或性格缺陷,并且认为我们应该战胜自我。所有有关新的抗抑郁药物的宣传都将抑郁症说成吃点药片就能解决的事,这使情况变得更糟。太多抑郁症患者抱着同一个态度——我们因患上抑郁症而羞愧、尴尬。这是这个疾病最残忍之处——我们责备自己软弱,有性格缺陷;而不是承认自己生病了,没有认识到这种自我责备本身也是症状之一。带着这种感觉,我们不会站出来反驳那些强化这种负面印象的无知之人;我们隐藏起来,咀嚼着悲伤并因为悲伤而谴责自己。  这是心理健康经济学的一个丑恶的小秘密:如果你患上抑郁症,你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花钱医治。变得没用、靠不住已经让你够自责的了,你的家人也很可能一直在鼓励你振作起来,而你也觉得自己应该振作起来。如果你的保险商不支付每小时100美元的治疗费用,你也不大可能提出抗议,保险商只有在你非常坚决时才肯拿出他们需要支付的份额。他们会利用你对自己境况的愧疚,阻止你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疗,他们指望通过打消你的积极性来省钱;而他们这样做的同时,也加重了你的抑郁症。即使能变更相应的法律条款,颁布新的规定,让心理健康服务也有希望“平价化”,医疗保险计划仍然可以找到限制门诊医护覆盖率的方法。

P10-12

序言

当我在2009年开始写作时,我既庆幸又惊讶地发现,《走出抑郁>这本书里的许多内容在第一版出版后的11年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庆幸在于:我能够自我恭维一下,因为我给出的有用的建议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惊讶恐怕在于:这些年,在对于这种毁灭性的病症的深度理解和更有效的治疗方面,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事实上,发展仅仅是退了回去。如今流行的看法是药物的效果远比我们期望的要差得多。关于抑郁症是由于大脑里缺乏血清素所导致的这个假设被证明是错的;而抑郁症的流行率仍在持续攀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抑郁症将成为最花钱的疾病——超过了艾滋病、癌症和肺结核。

然而,本书的新版本里有令人充满希望的消息。先前,我没有从科学的视角来证明“抑郁的技巧”——使我们难以康复的习惯——有基本的神经通道,能够取代更有效的生活方式。现在,新的神经科学已经证明,这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当我们废止一个习惯时,旧的通道会萎缩,会被通过行为改变而获得的新的神经所代替。通过集中注意和练习,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大脑。同时,在心理学和行为医学方面的新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特定的、已被证明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摆脱维持抑郁的习惯,并学会新的方法来摆脱痛苦。因此,鼓励并使抑郁的人们坚信:为自己而采取有效的行动是势在必行的——这也是本书的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奥康纳
译者 张荣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94755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7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3236625
中图分类号 R749.4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