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是我国迄今为止以水土保持为题材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获2018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恰如评论家胡平所说:“作为报告文学作品,本书向人们提供的主要不是论据和数字,而是一幅幅画面,分布在十多个省区的一些典型的画面,包括历史的场面,画面中有人,具体的人物,所以这是文学的报告。”亦如评论家李朝全所述:“哲夫从延川县梁家河村长期以来注重水土保持养护的生动事例出发,全面反映我国在水土保持、营造良好生态方面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取得的显著进展,讴歌水土保持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奉献牺牲精神。作品主题重大,具有长远意义及价值。”为获取第一手素材,作者哲夫深入我国东、中、西部,从黄土高原到黑土地,再到南方红壤区,把水土保持摸得很透彻、理解得很深刻,因而写出了这部让外行看得懂不觉得深;让内行看得好不觉得浅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不仅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走进群众的要求,也深受水利部门工作者和领导的好评和肯定,认为作品选题好、故事生动、文字优美、大气磅礴、很接地气,体现了作家的担当和使命感。本书在《中国作家》以《水土中国》为题选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广受读者好评,加深了社会各界对水保人的认识、理解,获“首届灯都古镇杯·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前十提名”。
作者简介
哲夫(1955-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太原市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创作员。主要作品有:黑色生态环保系列长篇小说《黑雪》《毒吻》《天猎》《人欲》,长篇生态纪实文学丛书《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表现林业生态的长篇纪实作品《世纪之痒》,以及描写官场的长篇小说《执政能力》等。
目录
正文
序言
调寄《荆州亭》平水
哲夫
昨夜枝鸣朵唳,
拂晓雨晴云霁。
波绕小桥西,
碧绿繁荣罔替。
日丽重于体制,
风和关乎国计。
水土即江山,
民本风流主题。
导语
哲夫著的这本《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水土保持经验与成果,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水保工作者“负责、求实、奉献”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并全景式展现水利人在水生态治理中付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彰显水土保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水土保持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切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作品讴歌了水保人在党的领导下,面对严峻的水土保持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以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艰苦奋斗,通过植树、小流域治理等科学手段,探索改变水土生态环境的路径,从而,展现了水保人深深的家国情怀和人类精神。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诉读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书是精装本。
书评(媒体评论)
何建明
在中国,还没有哪位作家像哲夫那样用几十年
时间一直在关注国家的水土生态建设,仅此这一点
,便值得我们向他致敬。而他以十几年的漫长岁月
,双脚跑出来的对当代中国水土生态的作品,与其
说是文学作品,还不如说是他对国土、民族、时代
和全人类的命运的呕心咏叹!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集新闻性、故事性、思想性、艺术性、思辨性于一
体的佳作。国民们当认真学习之。
曲格平
哲夫是一名我看着成长起来的有责任心的有才
华的中国环境文学战线的领军人,为中国的环境保
护做出了重大贡献。祝贺《水土——中国水土生态
报告》出版。
莫言
哲夫是中国作家中zui早关注环保问题,并以自
己的大量作品做出了特殊贡献的第1人,他的功绩甚
至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冯骥才
君乃深具社会关怀作家,常怀匡世之心,紧执
拨乱之笔,胆气文章,令我钦佩。祝贺《水土——
中国水土生态报告》出版!
周梅森
人类的环境是属于全人类的,从这种意义上说
,哲夫的作品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祝贺新书出版。
精彩页
似乎,那时的艰难时光,清贫岁月,已经在未雨绸缪什么。
这是一座可以沟通过往的桥梁。那天,我长久地逡巡于这座知青桥上,并拨通了那个时代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史铁生诵读他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声音: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塬地了。由于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老乡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有打新窖或是做棺木的时候,才放倒一两棵。碗口粗的柏树就稀罕得不得了。要是谁能做上一口薄柏木板的棺材,大伙儿就都佩服,方圆几十里内都会传开。
“在山上拦牛的时候,我常想,要是那一座座黄土山都是谷堆、麦垛,山坡上的胡蒿和沟壑里的狼牙刺都是柏树林,就好了。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总是'吸溜吸溜'地抽着旱烟,笑笑说:'那可就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老汉儿家、老婆儿家都睡一口好材。”
“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总不得闲。单说春种吧,往山上送粪全靠人挑。一担粪六七十斤,一早上就得送四五趟;挣两个工分,合六分钱。在北京,才够买两根冰棍儿的。那地方当然没有冰棍儿,在山上干活渴急了,什么水都喝。天不亮,耕地的人们就扛着木犁、赶着牛上山了。太阳出来,已经耕完了几垧地。火红的太阳把牛和人的影子长长地印在山坡上,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土坷垃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
“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动人的不仅是苍凉、悲情、惆怅,还有悠扬如民歌般的温存。
过后,史铁生在创作谈中坦言:“我真是喜欢陕北民歌。她不指望教导你一顿,她只是诉说;她从不站在你头顶上,她总是和你面对面、手拉手。她只希望唤起你对感情的珍重,对家乡的依恋。刚去陕北插队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接受些什么再教育,离开那儿的时候我明白了,乡亲们就是以那些平凡的语言、劳动、身世,教会了我如何跟命运抗争……在这宇宙中有一颗星球,这星球上有一片黄色的土地,这土地上有一支人群:老汉、婆姨、后生、女子,拉着手,走,犁尖就像唱针在高原上滑动,响着质朴真情的歌。” 史铁生插队的地方也在延川县,距离梁家河村并没有多远。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的梁家河村,其生态之恶劣,贫穷之程度,与史铁生插队的关家庄,也就是清平湾,不相伯仲,甚至更加恶劣。关家庄在湾里,梁家河在沟里。
梁家河村的所在,一边是长长的塬,一边是尖而圆的峁,塬和峁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塬与峁之间,夹着一条狭长的沟,沟里有一条小河,诉说着人类择水而居的过去和现在。环绕河沟两边的塬与峁,在边畔地和缓坡处,参差不齐,零星分布,筑有或掏挖有三孔一处,五孔一院的土窑洞。窑洞多数是破败的,那时候,梁家河村里几乎没有砖旋的窑洞。这些依山傍势的散乱镶嵌在沟沿谷畔的窑洞,远远望去,别有一番野趣,却是不可以近观的。
无论是清平湾还是梁家河,那时的陕北,那时的黄土高原,那时的农村生活就是这样。无论人的感受多么千差万别,知青们一旦置身其中,三两年、四五年、七年之痒以至终身,都会化入其中,或匍匐似谷,或耸立如山,一声歌呼,山回谷应,终生为黄土助力。
连绵有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布满塬与峁,梁家河村便是夹在塬和峁之间一个小小山村。旷达的荒野、叫天子鸣叫的流云苍天、布满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围山转起的一层层的梯田、低矮的小树、横生的圪针、散落在沟沿谷畔的土挖的窑洞、烟熏火燎的灶台、从来不起灶的大锅、夏天坚硬冬天火热的土炕,以及包头巾的汉子、推碾子的婆姨、绣花鞋垫的女子、揽羊的老汉、放牛的后生、纳大底的媳妇、满坡里耍土的孩娃,对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也还是充满好奇的。若是能听见放羊的老汉、牧牛的后生,背地洼洼里哼唱几句爬山调,一定会出诸如史铁生那样的感慨,珠胎暗结出诸如此类一些刻骨铭心的永难忘怀的印象。
“青线线,蓝线线,蓝格英英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是爱死人。五谷子,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孩儿数上兰花花好。红绣鞋,金莲子,好比两盏灯,兰花花穿上搅乱年轻人。正月里说媒二月里定,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引。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响吹细打抬进周家。土圪台台院子一排排窑,骂一声媒婆子你不存好心。兰花花下轿来东望西瞧,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你要死哟你早早死,前晌你死来后晌兰花花走。”
免不了动问,于是便引出一些个叹息和一曲缠绵悱恻的故事,从呛人的烟锅子里如烟缕也似,飘散在岁月里。那兰花花那女子是有了心上人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土(中国水土生态报告)(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哲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50981
开本 32开
页数 4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64
CIP核字 2018091537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0
3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新登字083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