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学会向学生借智慧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袁晓萍著的《学会向学生借智慧》集结作者20余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全新的儿童视角,对数学教育的教与学的全过程进行重新注释和解读。全书中教学案例创新性高、教学策略操作性强,易于理解、可读性强,可以作为老师们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必备指南。 目录 序 我的儿童观 顺应天性 学生的学应该发生在教学的最前面 解锁儿童数学学习的秘密 每一种声音都值得倾听 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因为“预见”,所以“遇见 构建“学的内在秩序 我的教学观 循道而立 满足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求 以简驭繁:极简在外,极致在内 求变以突出其不变 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 从看见到发现:画出来的精彩 赋予儿童数学语言自然生长的力量 要“类教”,不要“题教” 练习还可以这样玩:自悟,自编,自荐,自练 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项目重组:让儿童学习更有滋味的数学 资源再造:从“相同”走向“不同 我的成长故事 不断成长 学生教会我们当老师 “炼课”手记:学生教会我们当老师 评价语言:从单一简明到多元生动 课堂巡视:从“身入”到“深入” 研究视角:从“除法竖式”到“符号语言 听课议课:从听课本到“导研单” 学生评价:从积分制到能量卡 我的课例 教学实践 以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 好课如小鲜 课例1:《圆柱的认识》 课例2:《年月日》 课例3:《统计里的秘密》 课例4:《准确数和近似数》 课例5:《整理与复习:圆柱和圆锥》 课例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例7:《正比例的意义》 课例8:《认识小数》 课例9:《一个数除以分数》 课例10:《整理与复习t多位数乘一位数》 课例11:《折线统计图》 课例12:《用百分率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 课例13:《分数乘、除法的练习》 课例1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后记:致我的学生老师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学会向学生借智慧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袁晓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67893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9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0 |
| 出版时间 | 2018-11-01 |
| 首版时间 | 2018-11-01 |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60 |
| CIP核字 | 2018219643 |
| 中图分类号 | G623.50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