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俗世奇人(1)(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小说《俗世奇人(1)》(冯骥才著)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全是真人真事。
目录

苏七块
刷子李
酒婆
死鸟
张大力
冯五爷
蓝眼
好嘴杨巴
蔡二少爷
背头杨
认牙
青云楼主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泥人张
绝盗
小达子
大回
刘道元活出殡
题外话
《醒俗画报》(插图解释)
序言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
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
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
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
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
《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
,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若未闻
,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
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
?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
。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导语
《俗世奇人(1)》十年前由作家出版社首发,收录了冯骥才先生描写清末民初天津卫奇人妙事的18篇短篇小说,配有同一时代《醒俗画报》刊载的数十幅图画,其内容大至时政要事,小到市井信息,生活气息浓郁,有助读者感受与认知那个时代。冯先生简练的文字极富神韵,刻画的人物鲜活灵动,呼之欲出,极具画面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故事略带幽默诙谐,情节出人意料,引人入胜,故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明独特又蕴含丰富,品读后让人意犹未尽。这部超凡脱俗的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其中的不少篇章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教材,部分地区将其选入中考必读书目。精美典雅的封面设计及插图,与内文相得益彰,逾170万册的发行量充分体现了读者的喜爱,是被市场和读者认可的经典版本。
后记
日本的新锐作家南条竹则极通吾国文学。他读
过我刊在《收获》上的几篇《市井人物》,便问我
所写的这类小说是否受冯梦龙的影响。我说:然也
。我与他皆姓冯,我们这是“家传”。他笑了,接
着问我受冯梦龙哪些影响。
我说:三个方面——
一是传奇。古小说无奇不传,无奇也无法传。
传奇主要靠一个绝妙的故事。把故事写绝了是古人
的第一能耐。故而我始终盯住故事。
二是杂学。杂学是生活,也是知识。杂学必须
宽广与地道,而且现用现学不成。照古人看来,没
有杂学的小说,只有骨头没有肉。故而我心里没根
的事情决不写。
三是语言。中国的文学史,散文在前,小说在
后。小说的语言受散文影响。中国人十分讲究文字
的功力,尤重单个的方块字的运用,绝不是一写一
大片。故而我修改的遍数很多。
南条竹则说:“你所有小说都这样写吗?”
我说:“只这类小说才这样写。这是文本的需
要。”
此后,我主动告诉他,鄙人写完《神鞭》与《
三寸金莲》等书后,肚子里还有一大堆人物没处放
,弃之实在可惜。后来忽有念头,何不一个个人物
写出来?各自成篇,互不相关;读起来又正好是天
津本土的“集体性格”。于是就此做了。
初写数篇,曾冠名《市井人物》。这次又续写
十余篇,改名《俗世奇人》。话说明白,为了怕把
读者搞乱。
再有,写完了这一组小说,便对此类文本的小
说拱手告别。狡兔三窟,一窟必死;倘若再写,算
我无能。
话到此处,已然兴尽。再无言之欲也。
龙年初月于津门俯仰堂
精彩页
刷子李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和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
“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P10-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俗世奇人(1)(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骥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7446
开本 16开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5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6
CIP核字 2016036744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5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