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社会工作理论(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个人心理为主导的理论;第二部分:以互动关系为主导的理论;第三部分:以社会结构为主导的理论。在此大的结构框架下,本书从社会服务实践者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工作理论视为一定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的探索和经验总结,并且以此为线索系统梳理社会工作不同的理论流派及其主要概念和基本逻辑框架,从而揭示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实践理论自身拥有的基本逻辑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 童敏,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民政部社会工作实务特约专家、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厅和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中文学术论文100多篇,英文论文数篇,出版论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民政部以及横向的社会工作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 目录 导言 一 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 二 里士满和亚当斯的社会工作图像 第一部分 以个人心理为主导的理论 第一章 心理动力视角 第一节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演变 二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功能理论 一 功能理论的演变 二 功能理论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问题解决模式 一 问题解决模式的演变 二 问题解决模式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任务中心模式 一 任务中心模式的演变 二 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任务中心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五节 危机介入模式 一 危机介入模式的演变 二 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框架 第六节 依恋社会工作 一 依恋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依恋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七节 自我心理学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自我心理学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自我心理学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认知和行为视角 第一节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 一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认知社会工作 一 认知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认知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 一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灵性视角 第一节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 一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 一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灵性社会工作 一 灵性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 以互动关系为主导的理论 第四章 沟通和建构视角 第一节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 一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 一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 人际关系视角 第一节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六章 系统和生态视角 第一节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三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生活模式 一 生活模式的演变 二 生活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生活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四节 优势视角 一 优势视角的演变 二 优势视角的理论框架 三 优势视角个案管理的基本逻辑 第三部分 以社会结构为主导的理论 第七章 增能视角 第一节 增能社会工作 一 增能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增能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 一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三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 倡导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倡导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倡导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八章 多元文化视角 第一节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 一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 一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九章 批判视角 第一节 批判社会工作 一 批判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批判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一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十章 社会发展视角 第一节 发展性社会工作 一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宏观社会工作 一 宏观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宏观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结语 一 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命题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基础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工作理论(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童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434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18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36 |
CIP核字 | 2019027102 |
中图分类号 | C916 |
丛书名 | |
印张 | 4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