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别说对不起
内容
编辑推荐

正宗原版90后成长,新鲜多汁小说本子,一往无前纯真力量。天然天生的纯真无忌,无可替代的校园质感,毫不含糊的新鲜现代,毫不设防的成长记录,辫子姐姐,90后原创车间第一波主打小说本子。

请记住你们的十六岁,记住你们的青春。别说对不起。好吗?美丽的青春不存在错误,不存在误解,就更不需要道歉。

内容推荐

《别说对不起》这个长长的故事一贯到底的部是一个小女生单纯的疼痛和美梦。这样的故事怎么能缺少英俊、酷炫到夺目的帅哥主角?他们给了故事里那些忧伤惶惶的女孩所有刻骨铭心的伤害或者善意,现实或者梦想。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有着强烈的;良漫倾向。梦想的故事,梦想的场景,梦想的拯救,这一切部是为了让这样一组拥有叛逆、天才、忧郁、深情、倔强等等梦幻型格的男孩女孩上演一出成长的突围戏剧。

《他们俩》一对重组家庭的小姐妹唐小唐、唐小艾,交替出面,讲述她们之间发生的那些或甜蜜或酸涩的故事。情感丰沛的她们。总能抓到一大捧一大捧的感动。这是一个朗朗上口的青春故事,两条几乎平行的叙述线,不错乱,不纠缠,情节衔接自如,气息始终贯通。

目录

你们是很长很美的未来(代前言)

别说对不起

 女巫尹

一、郁莱米叫我小女巫

二、比季北还要英俊的少年

三、我叫你小茉莉

四、这个世界真小

 半生米

一、多么希望我是王子

二、半生米离开小女巫

三、对不起,我的女巫

 夏天的染

一、寂寞的孩子,寂寞的琴声

二、你是最善良的坏孩子

 季北

可爱的,对不起

 结局:那些不是最美丽的梦

 后记 我们都没有错

她们俩

 第一章 因为那个眼神动摇了

唐小艾:天知道我有多么喜欢她

唐小唐:你不能这么没出息

 第二章 谎言也可以这么美丽

唐小艾:不是“好学生”该碰的东西

唐小唐:都有不为人知的调皮

唐小艾:玩具笔竟然像蒸发了一般

 第三章 怎么像那种花痴女生

唐小唐:为了一件生日礼物

唐小艾:读懂了初见面时她眼里的忧郁

 第四章 青春如酒,成长正酣

唐小唐:我就不为难你了

唐小艾:花季的烦心事真让我困惑

 后记 有风吹过,青春花开不语

试读章节

辫子姐姐点评

这个长长的故事一贯到底的都是一个小女生单纯的疼痛和美梦,紫萧从头到尾深度沉浸在一种梦呓般的语境里。

这样的故事怎么可以缺少英俊酷炫到夺目的帅哥主角?他们才能给故事里那些忧伤彷徨的女孩所有刻骨铭心的伤害或者善意,现实或者梦想。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都有着强烈的浪漫倾向。梦想的故事、梦想的场景、梦想的拯救,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这样一组拥有叛逆、天才、忧郁、深情、倔强等等梦幻性格的男孩女孩上演一出出成长的突围正剧。

这是一个十几岁女生唯美和言情风格的作品。她比较强的叙述能力和充沛的情感驱动,使她避免了通常的单薄与矫情。同时,她在这个单纯表达忧伤青春的故事中注入了一些些清浅、一些些深刻、一些些动情、一些些克制、一些些现实以及一些些想象……这样的文字是有特别的感染力的。

一个十几岁的女生,能够这样来架构一个故事,在不同的人物视角和叙述下,让一个故事宛如宝石,有了不同角度的多彩折射。一群男孩女孩一路成长游走,有现实的情境,有时空的闪回,有情节的穿插,有情绪的漂移,无论忧伤或者欢喜,无论激烈或者沉静,透过歌词般句子的韵律,都表现得楚楚动人。

这是一个单向度的青春故事,刻意设置了这样一群孩子被成人、校园抛弃的背景。与成人世界疏离的孤单孩子,喜欢爱得死去活来,自觉被整个世界伤害着,青春期的伤感和无助几乎是黑压压一片而来,紫萧很尽情也很纤毫毕现地呈示着一种成长期的压力、忧伤和无助……

忧伤、唯美、梦幻的格调,青春期孤独、感伤以及油然而生的想人非非,是很吻合当下物质优裕而内心纤弱的青少年读者的一种集体审美情调的。他们能从这类作品中找到认同感,得到想象的满足。即使是云里雾里的抒发,我们也报以微笑吧,因为少女期是往往和忧伤如影相随的,这样的文字毕竟呈现了成长中一定程度的心理真实。

读《别说对不起》,感受到紫萧对文字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表达能力。有一点小自恋,有一点小幻想,有一点小颓废,有一点小神经质,还有一点小哲学在字里行间跳跃一下,呈现出属于这个年龄段将熟未熟又百无禁忌的情感特质。

呵呵,即使他们说“我觉得爱情就像《哈利·波特》中海格做的乳脂软糖,很粘牙,甩又甩不掉,很讨厌,不但会违反你当初的目的,而且还会麻烦一大堆”,校园情感还几乎是她们写作全部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个90后的孩子全身心投入的一场写作,单纯热烈、天真夸张、浓墨重彩,好像要用尽她调色盘里所有的色彩。我似乎看到一个完全沉浸在自己虚构的热烈青春故事里的女孩,一路狂奔……

一、郁莱米叫我小女巫

我又做梦了。梦里,我在一座很漂亮的别墅中。我拥有昂贵的小提琴。我拥有正常人的手指。但是梦终究要醒来,我起身,发现周围还是昏暗的,灯光永远只有那么二十五瓦的亮度,房间窄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架旧得不能再旧的小提琴,当然,还有我一共只有九根的双手手指。

这就是命。

妈妈曾经说过,女孩子家学点东西,能够吃饱喝足就好,太奢华的享受有什么用,以后还不是没良心地嫁到别人家里了?

不知从哪天开始,母亲对我说话,总用这种讽刺的态度,要将我逼到悬崖边一般。

我打开门,奶奶在摇椅上睡觉。我溜到卫生间,打量着自己挺精致的脸蛋,又举起极不协调的手,心又疼了。

其实我也是公主,至少在七岁前,我还是父母的小公主。那时候我拥有嘹亮的歌喉,能拉奏出很棒的小提琴乐曲。父母坚信我是上天恩赐的公主,给家里带来希望的天使。

可我却没有那个好命。

那年去参加一次艺术大赛,我是被记者和媒体关注最多的天才小选手。

许多人都相信,我会是冠军。背负着沉重的使命,我幼小的心灵承担不起的期望,我的双手颤抖了,小提琴的声音也在颤抖。

我不知是如何被主持人送下台的,一下台便被记者们包围了。完了,看着爸爸那恨铁不成钢的脸色我就知道我完了。我的梦想,我小公主的骄傲,一瞬间被压力冲垮了。可怜的小小人儿,哭泣着跑到了街头。

摇摇晃晃地哭着,哭到没有力气抽噎,我双腿一软,倒在了地上。双手一撑,因为眼花没看见那里满是尖利的玻璃碎片,手指头顿时被刺穿……醒来的时候,是在医院。我的双手和膝盖被包扎着。那段日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药水一滴一滴地注入我的身体,看着医生、护士和大人交谈时神秘兮兮的样子。

我的第六感告诉我,我的小宇宙没有了光明。后来我听见奶奶对别人说,我的左手小拇指因为失血过多而导致坏死,可能要被截去。我又哭了,哭了很久,哭到嗓子疼痛得如刀割一般。

可是我的心,我幼小的心脏,更加无助。它跳动在一个将要成为残疾人的小孩的胸腔中。是憎恨,还是同情呢?我多么想要剖开胸腔,看一看我的心脏。我天真地以为,大家会同情我,会更加心疼我鼓励我。可是我错了,记者只是一度将“神童公主遇难”作为一个儿童心理主题大谈一番,然后报纸上、电视上渐渐少了我的名字,少了我可怜的消息。

一年后,爸爸妈妈有了新的孩子。我的亲生妹妹尹菀,她拥有比我更加漂亮的脸蛋、动听的声音和健全的身体。她和以前的我一样优秀。她不知道她只是父母的瓷娃娃,父母为了名誉而制造的瓷娃娃。我被遗忘了,父母把我送到奶奶家,从此遗忘了我。

如今,我十六岁了。淡蜜色的皮肤,没有化妆品,没有夸张的装饰,我和所有玉中高一学生一样,乖乖巧巧地背着大书包,认认真真地学习。这样保持了很久,我以为我会出人头地,忘掉痛苦,会上演一场精彩的“公主翻身战”。

然而,我在妄想。P17-23

序言

如果可以,我很想完全像你们一样活着。

像你们一样表达,超Q的萌语,娇憨的绘文字,狂欢的COSplay;像你们一样写作时任性大胆,好像天真的涂鸦。

像你们一样全身心去热爱一个偶像,为一个小蝴蝶结心花怒放,为了一个男生好像全世界一会都下雨了一会又全部发亮了。很喜欢在你们的小说里出没的飞扬美少年们哦,他们集中满足了少女期的你们对男孩所有美好的想象。

我手写我心,这点在你们的写作中表现得最为纯粹。比如,就为了一个遥远的心爱男生,或者就为了一个身边亲爱的朋友,你们一边写一边嘻嘻哈哈笑或者稀里哗啦哭,手舞足蹈不愿刹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纯真力量。在我眼中,90后的你们是最投入、最纯粹的写作者。

这套90后的小说,是新鲜多汁的青春书。仔细一点,可以嗅到鲜橙多、苹果多、葡萄多、可爱多……种种生动迷人的气味。天生的青春无忌,无可替代的校园质感,毫不含糊的新鲜和现代,毫不设防的生活记录,那是真正90后十几岁人群最原汁原味的青春。

你们为自己心爱的小说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号一一星座小说、双面小说、唱歌小说……呵呵,你们才不管这些那些严肃的文学术语呢。你们好玩又认真地写着,毫无心机,浮想联翩,天花乱坠……不过,读着你们很多很多的小说,我觉得有三大主打风格很明显呢,应该也代表着90后的三种鲜明的写作倾向吧。

第一大主打风格绝对是唯美情感派,小女生是绝对的主力作者。

即使你们觉得“爱情就像《哈利·波特》中海格做的乳脂软糖,很粘牙,甩也甩不掉,有点讨厌,不但会违反你当初的目的,而且还会麻烦一大堆”,唯美的青春期情感还几乎是你们全部的写作源泉和动力。青春的救赎和想象,一向是小女生们最喜欢的故事路子。

这样的故事怎么会缺少英俊酷炫到夺目的漫画式的帅哥主角呢!温柔的、开朗的、残酷的、幽默的他们,才能给故事里故事外这些那些忧伤惶惶的女孩所有刻骨铭心的伤害或者至爱,现实或者梦想。

《别说对不起》是只有十三岁的女孩紫萧的作品。她一口气写下好几万字的长长的故事,一贯到底的都是一个小女生单纯的疼痛和美梦。这个故事集中了所有这个年纪有着强烈浪漫倾向的女孩梦想的故事、梦想的场景和梦想的拯救。我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在创作时,在自己周围摆设起各种虚构的人物、道具、颜色和味道,让一组拥有叛逆、天才、忧郁、深情、倔强等等梦幻型格的男孩女孩角色层出不穷,上演了一出出成长突围的戏剧。

而《天上的阳光》里的郁寒寂肯定是作者九真果汁最心爱的一类型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的忧郁孤寒寂寞的男生,集所有让女生心动、心疼的特质于一身,这样的男生会成为很多很多女生编织故事的动力源泉。

比起上面两篇作品,《小镇上来了一个姑娘》有点特别,是一对小姑娘死党为了表达和纪念彼此最深厚的友情而创作的一个幻想故事,骨子里就是一个为最亲爱的朋友写的故事。它尽情渲染小姑娘之间那种微妙但是强烈的情谊。两个小姑娘,公主凉半半和小镇女孩拖小鞋是绝对的主角。她们经历了命运的波折和不幸的磨练,最终,对“世界上的另一个我”的情谊超越了爱情,超越了亲情。这个故事的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友情激荡和梦想成真的过程,同时也满足了她们内心浪迹异乡的浪漫渴望。

忧伤、唯美、梦幻的格调,青春期孤独、感伤以及油然而生的深浅不一的想象,是很吻合当下物质优裕内心纤弱的你们的一种集体调调的。你们能从这类作品中找到认同感,所以你们沉浸在美好任性的想象中,乐此不疲地哭着,笑着,写着,也乐此不疲地哭着,笑着,读着。

所以,尽管情绪浓烈情节单薄,但单纯到强烈的人物成了这些小说最好的强心剂。即使有时会有云里雾里的抒发,我也对你们报以微笑,因为少女期往往和忧伤如影相随,你们那么全身心地渴望着爱和被爱。

第二大主打风格是天真生动派,最具备打动读者的天然独特优势。

我也看到了,少女期虚无娇嫩的情绪在你们太多的文字里已经渐渐弥漫到有点泛滥,本应属于这个十几岁人群那种本真透明的成长描摹就更让人赏心悦目。相对于作品数量更加庞大的“唯美情感派”,天真生动派的纯真明朗更加轻易地征服了我。

《嘘,我是一朵小蘑菇》、《suPER星座女生》在这套90后小说里有着最本色的书写却也是最出色的表现。杨杨和帝浠的风格是憨态可掬的,也是校园味十足的,透明率真的幽默糅合着最IN的信息,呈现的都是现在你们这群90后的十几岁人群感情的健康状态。活生生的可爱质感,纤毫毕现的细节,是非你们莫属,任谁都编不出来的。

《嘘,我是一朵小蘑菇》是一个单纯的精灵、精力超级充沛的小姑娘在那里嘟嘟囔囔她那些小糗事儿。一个接一个小时候傻乎乎的片断,一气呵成。那种女生特有的水灵灵的真实,清澈好玩,憨态可掬,一派纯天然的清新模样。其实啊,像杨杨那样全力表达本真自然的成长,轻轻巧巧写来,看似毫不费力,却是无招胜有招。

《SUPER星座女生》更是活蹦乱跳、流光溢彩的小说。好玩到爆的句子,随心所欲的细节,在字里行间刺溜刺溜窜进窜出。帝浠这个小女生最不同凡响的地方,就是她有那种独一无二的能耐,让每个人物在放松到恣意的氛围中手舞足蹈,横冲直撞。她把小女生的生动,一把提升到了生猛的境界。

还有王汐子的《浪漫故事&可爱生活》,我能感觉到那是她毫不设防的生活记录。读着那些十几岁的烂漫鲜活的故事,我就被带动着换成一个90后女孩的立场和视角。一个个画面闪回,那些文字就有了飞速的、缭乱的青春镜头感。

俏皮又不失个性,好笑又不失动人,任性又不失体察,麻辣又不失温柔,单纯又不失丰富……我非常羡慕和赞叹你们显示出来的那种独特的可爱调调,除了身处其中的你们,那是任谁都虚构想象不出来的。那样率真明朗的青春,那样动感和校园味十足又传递着你们成长和生活中最新鲜的趣味,呈现的都是十几岁人群天真又独立的成长状态。

我要不遗余力地表扬天真生动派。在这些作品里,我看到你们对生活、成长永远抱有美好的信心。所以,你们要大力发扬自己的天性文字哦。要知道,纯真品格恰恰是你们最大的天才和优势所在呀。

第三大主打风格是自觉创作派。比起前两大主打风格的自发性、天然性,你们中也有了正由自发写作向更自觉的创作进化的相对成熟的作品。

我读很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写的小说,大多数都有想讲一个故事的充沛激情,但是比较少有很正点的小说叙述感觉,大多很随性,或者很急性子,对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感觉或者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结构,语言有何特征,都不太讲究,基本由着性子天马行空。比如喜欢的情节就尽情渲染造成整个作品重心不稳,比如粗粗拉拉类似粗略的漫画解说词,比如通篇情节淡到全是很散文很诗歌的感觉。你们往往很容易把一篇小说写成一篇拉长的散文。不是说那样写小说完全不可以,这其中我真的也看到了有着浑然天成小说感觉的作品。不过,很多作品还是感觉和真正的小说有那么一层隔膜,有那么一点点距离。

由自发天然到真正有小说的创作意识,对于你们来说,也许只需要跨上几步转上一个弯,马上能豁然开朗。我读《她们俩》,尤其读到《丑阿果的故事》,就看到了既天然又成熟的小说。它故事逻辑缜密,节奏掌握得很好,转折也不突兀,而不是不像有的作品那样任性。

《她们俩》是一个朗朗上口的青春故事,两条几乎平行的叙述线,不错乱不纠缠,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傍,情节衔接自如,气息始终贯通。作者李佳凝有相当不错的控制能力。  达拉的《丑阿果的故事》,眼光通透,整篇小说的节奏都在她的掌握中。而且,达拉写人物间的对话、人物的举动以及举动背后的心理都很真实。我为她小说家般的观察力,或者说眼光的准确性感到惊讶。

读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女孩怎样很好地把自己对生活的感觉融入到故事中,做到了既是真实的,又是故事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写作也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活。你们有天然优势,再加上更自觉一点的创作意识,那么你们肯定会有更惊人更完美的面貌。

到了今天,尤其在儿童文学中,成人作者对故事的单向度控制早已经不可能了。对我们来说,小读者变成了作者,书迷变成了写作者,青春的故事有了新的成分和形式,烂漫、真纯而清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诠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成长、自己的青春。你们正在写出对你们来说有真正生命感觉的故事,并且在写作过程中自由地改变自己。

你们混合了天真与严肃,快乐与创意,道出了对童年的留恋,对渐渐失去天真的长大的惆怅,无与伦比地传达出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写小说时那种几乎称得上是无比美妙的感觉。

我特别喜欢《嘘,我是一朵小蘑菇》里的一段话:“以后的日子,我想说那将会是更加缤纷多彩的。可能我们调皮捣蛋,可能我们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愿意积极地成长,开心乐观地长大。如果可爱也是一种罪,那么就让我们罪加一等,罪不可赦吧!”

我读到了你们有一点小自恋,有一点小幻想,有一点小颓废,有一点小神经质,还有一点小哲学在字里行间跳脱一下,更有一点小诗意,纤毫毕现地呈现出属于十几岁这个年龄段将熟未熟又百无禁忌的情感特质。

你们写起来真像撒开脚丫在跑啊跑啊,一路下来不带喘气,衔接飞快。我感觉到真正被卷入到一种有点汹涌的少女的语流中,很青春,很缭乱,很起伏,很细节,很质感。也只有身处当下成长的你们才能用这样的句子、这样的节奏、这样的创作方式,写出你们生活的模样、感情的模样。即使有时候有点夸张变形,有点小小的结巴,有点强烈的理想化,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可以这么说,这套小说呈现的,是正宗原版的90后青春与90后成长。

读着你们的作品,我常常发出会心的微笑。多么奇妙呀,你们读着我们写的青春故事,你们更以你们的写作与我们建立了一种想象力与想象力之间的呼应。我看到,你们和你们的故事一同奇妙地生长着,奇妙地一点点绽放。各种花朵的模样,各种花朵的香气,各种花朵的姿态,那是很长很美的未来啊……

后记

有风吹过,青春花开不语

似乎在梦中,望见一棵没有叶子的树。枝上开着大朵大朵绿色的花,花下是圆头圆脑的绿色果实,几乎分不清哪是花,哪是果,哪是偷吃花蜜的青虫。

像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颜料,在所有盛放的色彩里,我难以理出清晰的脉络,去表述自己难以名状的感受。

就随便说说自己吧,关于成长,关于快乐,关于思考,或者关于别的什么。

一直很喜欢写散漫而自由的文字,抛开平日的条条框框,只是一味书写自己的心情。有灵感时话如刀劈流水,没灵感时绝不强加于己。当我的幻想,我的梦,我在青涩年代里最为珍贵的秘密渴望与人共享时,我总是走走停停地书写着,总是固执地相信一定会有真挚的心愿意倾听。我不是一个很会编故事的人,所以在我的文字中,很大程度上有自己的影子。更多的时候,我的文章写在脑子里而不是纸上。小时候一直那么执著地向往变化万千的童话,只是觉得自己不够幸运罢了。

长大了,我仍然喜欢没事的时候就这么坐着,在脑海里铺一张白纸,画我的幻想图。不满意了就使劲摇着头,好像那些想象都被我甩了出去。我也许什么都没有,但因为有了这些断断续续的故事,我又什么都有了。

也就是因为这些,写作真正变成了一种享受。《她们俩》是我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小说,五一节开始构思,暑假动笔。

酝酿了好长时间,把许多星星点点的思想拢在一起,却嫌太杂乱。在纷繁的想象中挑挑拣拣,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材料与形式来搭建这座文字的城堡。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讲,就是运足了“真气”,来敲打每一个字。我既是唐小唐,又是唐小艾。她们之间发生的事,也是我对自己的疑问。每次想到自己所经历的以及看到的那些或甜蜜或酸涩的事,心头便柔软地颤动起来。情感丰沛的年龄,总能抓到一大捧一大捧的感动。

或许是因为小说里有太多自己的东西,我小心翼翼地进行着“地下工作”,不愿被任何熟悉的人窥见自己的秘密。直到辫子姐姐告诉我小说写得不错,我才向妈妈透露了实情。即使是在时间充裕的暑假,我上电脑的时间也是被严格控制的。不明真相的爸妈经常在我文思泉涌时强制我关机。为了不使“情报”泄露,我拼命压抑住内心的冲动,把到了嘴边的话生生咽下去。

我这个电脑菜鸟还特意向同学请教了隐藏文件的方法,把小说在一个子文件夹中隐藏了起来。这样的日子坚持了两个星期,一万多字的小说终于出炉啦。老妈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戒备森严”,我笑而不答。这也是所谓“叛逆”的一种表现吧?

如蝶纷飞的纸页,带着微温的热度,扑闪着飞向一季又一季的花期。

我又做梦了。

放飞一只纸鹤,我听见了自己内心翅膀的振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别说对不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郁雨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56463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6.87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00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