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军长征重大决策见证录(亲历者的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选取长征中的十余次重要会议,从决策的角度来解读、反映中共中央领导层在长征途中判断形势、把握机遇、制定战略行动方针、维护红军团结等方面的情况。所收文章均是当事人的回忆和论述,同时也收录了少量与各次会议决策内容相关的电报和文件。本书向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内容丰富、资料性强,并富有个性化特点的20世纪中国历史读本。

内容推荐

本书是“亲历者的记忆”其中的一本。这套“亲历者的记忆”丛书选取20世纪发生的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将散见于各类书籍、刊物中的亲历者回忆汇集在一起,旨在以大量不脱离个性的、生动具体的记叙文字,真实地展现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最终把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造成国富民强的现代化中国的历史过程,向广大读者提供一套内容丰富、资料性强,并富有个性化特点的20世纪中国历史读本。

目录

一、准备长征——长征决策是怎样做出的

1.中央红军为什么决定长征

2.中央红军长征做了哪些战略准备

3.红二、六军团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中央分局的训令

——红军主力突围转移,中央苏区广泛发展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8日)

总政治部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

(1934年10月9日)

二、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决策——中央红军究竟向哪里转移

1.通道转兵和通道会议的一些情况

2.为什么要召开黎平会议

3.黎平会议做出了什么决策

4.黎平会议精神的传达及其意义

5.猴场会议重申黎平会议的方针

[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黎平会议)

(1934年12月18 )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猴场会议)

(1935年1月1日)

三、遵义会议的决策——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命运的历史大转折

1.遵义会议的酝酿和准备

2.遵义会议做出了哪些决策

3.遵义会议精神的传达与贯彻

4.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

(1935年2月或3月)

四、扎西会议的决策——红军向川黔边发展

1.军委为什么要进行扎西整编

2.扎西会议决定缩编部队

3.红军各军团缩编的情况

[附]中革军委关于我军改为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的

方针给各军团的指示(1935年2月7日)

中革军委关于各军团缩编的命令

(1935年2月10日)

五、会理会议的决策——统一红军作战指导思想

1.为什么要召开会理会议

2.会理会议决定立即北进

3.会理会议后中央红军继续北上

[附]朱德关于我军在会理附近停留五天进行休整的

部署致各军团电(1935年5月12)

朱德关于十二日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通知

(1935年5月12日)

六、两河口会议的决策一长征北上方针的初步确立

1.红四方面军为什么进行战略转移

2.红四方面军迎接中央红军的准备

3.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4.两河口会议及其决策

5.会师后的不和谐声音

[附]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两河口会议)

(1935年6月28日)

两河口会议的基本情况和战略方针

七、芦花会议的决策一总结经验,共同对敌

1.大敌当前,情势艰险

2.芦花会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

[附]中革军委关于朱德仍任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张国焘任总政委的通知

(1935年7月18日)

八、沙窝会议的决策——反对动摇,重申北进

1.松潘战役计划的破产和夏洮战役计划的制订

2.沙窝会议重申北进方针

3.沙窝会议决策的贯彻执行

[附]夏洮战役计划(1935年8月3日)

中共中央关于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

任务的决议(沙窝会议)

(1935年8月5日中央政治局通过)

九、毛儿盖会议的决策——讨论北上战略方针

1.毛儿盖会议讨论北上战略方针和夏洮战役行动计划

2.毛儿盖会议后的行动

[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毛儿盖会议)

(1935年8月20日政治局通过)

总政治部关于夏洮战役政治保障计划

(1935年8月20日)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给左路军的通报

(1935年8月24日)

十、俄界会议的决策一中央红军成功实现北上战略目标

1.俄界会议的重要决策

2.对张国焘分裂路线的批判和斗争

[附]中共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1935年9月10日)

中共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俄界会议)

(1935年9月12日)

十一、榜罗镇会议的决策一确定长征落脚点

1.哈达铺整编与长征落脚点的初步确定

2.榜罗镇会议选定陕北为长征落脚点

3.进驻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全体指战员给红二十五、

二十六军全体指战员的信(1935年10月)

十二、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1.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

2.红二、四方面军北上

3.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

4.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附]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等庆祝二、四方面军胜利

会师致朱德、张国焘等电

(1936年7月1日)

四方面军二次北上政治命令

(1936年6月28日)

中央为热烈欢迎二、四方面军北上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电

(1936年8月3日)

后记

试读章节

“进来!”

我推门进去,见团政委杨勇同志正在低头看地图。他见我进来,站起身对我说:“九连长,告诉你个事,根据上级整编命令,准备调你……”

“我知道,政委,要调谁你点名好了,我没意见……”没等政委说完,我就抢着说起来。

“你们连编给七连一部分,八连一部分,九连重新组建,团部新建一个通信班,让你当班长,有意见吗?”

“什么?!”杨政委的话一下子把我砸懵了,我跳了起来喊着:“让我抬担架(当时犯错误的人抬担架)也没意见,可九连不能这样编!”

“你喊什么!”杨政委一声怒喝。

“政委,你知道九连是……”话没说完,我的两颗泪珠滴了下来。

杨政委何尝不知道。九连是彭德怀军团长领导平江起义的老底子。自打上井冈山以来,经过五次反“围剿”,东拼西杀,九连的干部有的牺牲了,有的调走了,可连队始终保留着原来的架子,现在把九连编散,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啊……政委在沉思,许久没有说话。

我呆呆地坐在凳子上,嘴里念叨着:“从中央苏区撤出来的时候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全连百十来号人,只有几个蹭破了点皮;在嘉禾县打阻击,被敌人包围了一个班,为了这个班,连里的干部光着膀子拼上了刺刀,指导员牺牲了,临死还对我说,‘把咱们连带出去……’在黄平到乌江的路上,连队吃肥肉喝凉水,有十几个战士拉肚子掉了队,让彭军团长碰上了,把我差点撤了职。他是为了连队不减员。现在把九连拆开重编,我想不通,不干了!……”

“拆散九连,你想不通,不干了,那撤销四师,我想不通,也不干了,红军还能打胜仗吗?”随着话音,四师政委黄克诚同志推门进来。我赶忙站了起来。

“坐下,坐下,有意见可以提,但要服从命令……”黄克诚同志按着我的肩头,端详了我一下,说:“我认识你,在土城战斗时,我碰到过你,你跟我发牢骚说,‘连队快成了老妈子了(保姆),一个眼岔都不行,老得护着机关’,怎么现在就想不通了呢?同志,全军都实行了缩编,三军团的师部都撤销了,编成四个团,从师长、政委到连排长层层下放,张宗逊师长任你们团团长,我也到你们团当政委来。”说到这,黄克诚同志用手指了指杨勇同志风趣地说:“杨政委也只好当团政治处主任喽!”

杨勇同志接着说:“军委缩编的命令已经下达,目的很清楚,是为了战斗的需要,提高战斗力,为了连续作战,打几个歼灭战。缩编后,军团机关和直属部队实行彻底精简,大批机关干部充实到连队,他们需要锻炼。像你们这些老的战斗骨干暂时保存一下,用不了多久,会有更好的连队让你们带。更主要的是精简缩编后,我们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明白吗……不出两个月,我给你一个连带,回去吧,向新营长张震同志交代一下工作,到团里来报到……”

我站起来,敬了个礼走了。回到部队,已经来了新的连长,我把工作交代清楚,又向新营长张震做了简要汇报,就到团部管理科报到去了。在团部我遇见了参谋长钟伟剑同志,他是从师参谋长下放当团参谋长的。他见我闷闷不乐又开导了我几句:“当班长,当连长都是为了红军胜利的,再说你这个班长比团长也不小啊……”我听得有些糊涂。这时,管理员吴继章同志见我来了,笑呵呵地对我说:“十个连长,一个班,成了连长班……”

到了新建的通信班里,见到班里的战士我才明白了。原来九个战士都是各连的连长,有工兵连的,辎重连的,一连的侯连长,炮连的刘连长……连我正好十个。连长们见我来了,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他们情绪都很高,侯连长爱开玩笑,诌了几句顺口溜:“精减大整编,连长下到班,连长黄荣贤,率领一个团。”我心里没好气,连声说:“去你个猴子,上你的花果山去!”

晚上睡下后,我躺在床上,一个劲儿“翻饼”,挨着我睡的是炮连的刘连长。他听我翻身声支撑起身子问我:“黄连长,你咋啦?”

“心里难受……”

“难受什么?”

我一翻身坐起来说:“师长都当了团长,咱们当战士还有什么意见,只是撤销咱们亲手带出的连队,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你说呢?大炮。”(刘连长的绰号)刘连长披着被子坐起来,沉思了一会儿,轻声地忽然问我:“你见过彭军团长吗?”

“见过!”

“你知道他最爱什么?”

“爱兵!”

“咱们军团长也爱炮。”刘连长小声说了起来:“我在军团炮兵营当连长的时候,他常到我们连看看炮。他经常用手抚摸着炮说:‘老兵怕号,新兵怕炮,告诉你们的新兵不要怕,红军打仗,只要炮一响,战斗结束,准能缴到炮……’最近,他突然恨起炮来。咱们过赤水河的时候,军团长亲自下命令,把重炮全扔进河里。当时我急得和他嚷起来:‘丢了炮,我耍什么?’他冷冷冰冰地说:‘当兵,耍枪!’我说,‘我耍惯了炮,不会耍枪!’他火冒三丈:‘不会耍枪,给你把马刀!’我抱着炮哭了,哭得好伤心。军团长的眼圈也红了,他劝我:‘莫哭嘛,不出一年,我给你一个炮连!”刘连长说到这,我也想起杨勇同志的话:“不出两个月,给你一个连带!”眼前出现了遵义会议前的情形:

那些日子,部队每逢行军,从头到尾排十几里长,人马拥塞,尾大不掉,战士们扛着笨重的机器和炮,一个钟点挪不了半里地。打起仗来,军团部的命令传到师,师传到团,团传到营连,光通信员就四五个来回跑,各机关科室的参谋、干事有的闲着没事干,可我们急得直跺脚……从大局看是该整编一下了!想到这,我对刘连长说:“嗯!编得有理,军委和军团首长的决定错不了……”我心里通了,躺下就睡着了。

P149-151

后记

发生在七十年前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从中国的南方和中部相继出发的各路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重兵的围追堵截,历尽千难万险,会聚陕北,由此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从逆境中奋起、重振乾坤的非凡能力。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之约,我们编辑了这本《红军长征重大决策见证录》,主要选取长征中的十余次重要会议,从决策的角度来解读、反映中共中央领导层在长征途中判断形势、把握机遇、制定战略行动方针、维护红军团结等方面的情况。所收文章均是当事人的回忆和论述,同时也收录了少量与各次会议决策内容相关的电报和文件,附在每章后面。

参加本书编辑工作的有:杨胜群、陈晋、孙东升、王香平、高长武。

需要说明的是,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已经出版的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著述,并征得大部分作者或者文章原发表书刊、出版单位的同意。由于时间仓促,联系不便,尚有一些作者未联系上,特致歉意,并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还有,本书选用了关于长征的部分图片,由于情况不详,未能一一注明摄影作者,特向他们表示歉意,并望与我们取得联系。

                  编者

                 200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军长征重大决策见证录(亲历者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胜群//陈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5555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4.406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