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有些形状很难改进”
“民众之车”问世之前
是民众团体的象征吗?
“我们不应该提出任何要求”
早期联邦德国的标志
出口大热卖
“甲壳虫汽车已死——甲壳虫汽车永世长存”
“我心目中的沃奇托”
新旧甲壳虫汽车
后记:大众甲壳虫汽车——全球的标志
注释
致谢
图书 | 甲壳虫的全球史 |
内容 | 目录 序言:“有些形状很难改进” “民众之车”问世之前 是民众团体的象征吗? “我们不应该提出任何要求” 早期联邦德国的标志 出口大热卖 “甲壳虫汽车已死——甲壳虫汽车永世长存” “我心目中的沃奇托” 新旧甲壳虫汽车 后记:大众甲壳虫汽车——全球的标志 注释 致谢 导语 《甲壳虫的全球史》是一部跨国文化历史之书。本书详尽地介绍了甲壳虫的全球化历史进程:甲壳虫汽车起源于纳粹德国,追溯到其战后在西德“经济奇迹”中的作用,再至中世纪在欧洲和美国的流行盛况,在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第二职业,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复兴。叙述翔实,资料丰富,有理有据。 内容推荐 1938年的柏林车展上,展示了一款小型、形状奇特、价格低廉的家用小轿车的原型。这个很受希特勒青睐的模型却没有迅速成为大众之车。战后,大众甲壳虫在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作用下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汽车之一。伯恩哈德·里格尔研究了文化和技术、政治和经济、国家意志和民众心理、工业设计和广告才能,以揭示由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的这款汽车如何成为与可口可乐齐名的特殊全球商品。 除了质量和低成本之外,甲壳虫的成功取决于其不可思议地捕捉各国和各种文化的人们的想象力的能力。它代表了战后的经济奇迹,推动了全球进入机动化时代,象征着在经济不稳定中茁壮成长所需的坚固韧性。 利用多种语言的丰富资源,《甲壳虫的全球史》展示了一系列角色,包括政治权威和企业家、管理人员和工程师、记者和广告商、流水线工人和汽车收藏家以及日常驾驶员,将甲壳虫打造成全球偶像的过程。甲壳虫汽车从第三帝国失败的声望项目转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传奇故事,阐明了20世纪全球化的多重起源、创造性适应和持久的不平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甲壳虫的全球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伯恩哈德·里格尔 |
译者 | 译者:乔爱玲//柯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48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8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6 |
CIP核字 | 2019102265 |
中图分类号 | F416.4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9 |
宽 | 149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