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读文心雕龙手记/罗宗强文集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读文心雕龙手记》,罗宗强著。收入十三篇札记和两篇附录,写于不同时期,是作者二十多年精研《文心雕龙》的会心之作。《文心雕龙》的研究成果虽已十分丰富,但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研究的余地还很大,罗宗强先生的这些札记,多是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用“一辞一句之训读”来探究《文心雕龙》,对一些以往研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精到的看法。 作者简介 罗宗强,1931年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榕城镇,曾为小学教师、中学职员。1950年考入设于广州的南方大学国文系,是年底随学校赴湛江地区参加土改,被分配在湛江城乡联络处工作。1953年初,被调至海南垦殖局,分配至陵水县的南陵橡胶垦殖场,从事计划统计工作。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师从王达津教授,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1964年毕业,被分配至赣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1975年初得好友帮助,重回南开大学,初在学报工作,后回中文系任教。1981年升副教授,1985年升任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至1995年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至1997年,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2000年与2002年,两次受H本大谷大学之聘。为其特别研究班(博士、硕士与部分教师)短期讲课。2004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退休,同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至2007年。曾任唐代文学学会、李白学会、杜甫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育部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通讯编委、顾问。 目录 小引 释“文之为德也大矣” 释“惟人参之” 附:读《宗经篇》手记 释“辞来切今” 释“五言流调” 释《章表》篇“风矩应明”与“骨采宜耀”——兼论刘勰的杂文学观念 释“养气” 释“人兴贵闲”——兼论刘勰的杂文学观念(之二) 释“阮籍使气以命诗” 刘勰文体论识微 刘勰文体论识微(续篇) 说“情” 说史识 附录 工具角色与回归自我——我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当代价值认同问题 《文赋》义疏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读文心雕龙手记/罗宗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罗宗强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3655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0 |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24 | 
| CIP核字 | 2019001580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0 | 
| 宽 | 15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