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夏承焘
伟大的作者都是用他的生命来写作他的诗篇,用
他的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
——叶嘉莹
图书 | 辛弃疾词传(众里寻他千百度)/浪漫古典行 |
内容 | 书评(媒体评论)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夏承焘 伟大的作者都是用他的生命来写作他的诗篇,用 他的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的。 ——叶嘉莹 目录 一 英雄还乡 少年雄 南归路 意踌躇 二 南归之初 美芹之献 悲黍之意 莼鲈之思 众里寻他 三 江南游子 憔悴老吴楚 把栏杆拍遍 望来终不来 四 宦海沉浮 儒冠多误身 西北望长安 人间行路难 蛾眉有人妒 山雨欲来时 五 带湖退居 三径初成须归还 此地结庐待渊明 山花山鸟好弟兄 醉里吴音相媚好 访朋问友流连处 块垒难消意未平 六 二三知己 我最怜君中宵舞 把酒长亭聚鹅湖 汗血盐车收骏骨 人中龙并一世豪 所不朽者万世名 人皆欲杀我独怜 七 绍熙复出 春山杜宇啼 富贵是危机 寻思前事错 八 瓢泉蹉跎 且坐清凉境界中 要物我欣然一处 总把平生入醉乡 谁人共我醉明月 嬉笑怒骂皆文章 九 三仕三已 老去行藏与愿违 木落江冷秋风亭 满眼风光北固楼 叶公岂是真好龙 且趁新凉秋水去 十 烈士暮年 不是长卿终慢世 深觉昨非今日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何计身前身后名 十一 词坛飞将 困境:几人真是经纶手 际遇:谁念英雄江左老 健笔:倚天万里须长剑 柔情:心弥万里清如水 精彩页 靖康之难后,以淮水为界,分隔了南宋与北金。 山东自此成为金人的领地。身在沦陷区的山东志士,在山河沦陷的人生关口,莫不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是留在原地,丢了气节,从此仕金,还是置性命于不顾,抗争到底?抑或是追随着宋朝皇室逃窜的方向,一路南奔? 辛赞选择了第一种。辛弃疾曾说过祖父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毫,涉沂、海,非其志也。 我不想过多评判辛赞的这种选择,相信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他也是痛苦的、无奈的,甚至带有几分与运沉浮、随命分定的宿命色彩。 人之一生,生不可选择,死不可选择,生死之间全是选择。以至于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人生就是一次次不断选择的旅程,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 仕金“非其志也”,那么辛赞志在何方?心之所向又在何处? 亲历了靖康之耻,做亡国奴的滋味时常噬咬着他的心灵。儒家传统重视华夷之辨,堂堂中华衣冠门第却被迫生活在夷狄的世界里,这种耻辱感会让人发疯。所以,即使在金国他获得了相当优裕的物质条件与政治权利,辛赞心中始终有一团火没有熄灭,那就是驱逐鞑虏,回到宋境。 于是,他时常带领族人子弟登高望远,指画江山,那是宋朝的江山。他给幼小的辛弃疾的心灵园地中,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名叫:雪洗国耻、收复中原。 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在已被金人占领的山东历城四风闸的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辛文郁在他6岁时便已去世,祖父成为影响他一生的启蒙者。 我猜想辛赞的子嗣并不兴旺,其子辛文郁的早逝是一个证明。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辛弃疾的到来,对祖父而言,尤其珍贵。祖父给他取名弃疾,字坦夫,后改为幼安。无论是名还是字,都包含着朴素的愿望,那便是: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弃疾”早在春秋时代便有人用过,“无病”“去病”“无忌”,皆与之有类似的寓意。 他自幼便在祖父的教导下,培育着他心中的那颗种子。 他以苦练武艺、仗剑天涯的英雄气灌溉着它,他曾自言“家本秦人真将种”,尚侠任武的贞刚之气是天然存在于他的骨血之中的;他以熟读经史、纵览文艺的人文气滋养着它。北方的深厚水土、齐鲁的儒家文化雕塑着他,他八岁便受业于时称山东名宿的刘瞻。“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平生萤雪,男儿无奈五车何”,这既是对别人的勉励,也是对自己的真实描述。十岁时随祖父游宦,他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曾接受另一个在金代享有盛名的大儒蔡伯坚的指导。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1154年,十五岁的辛弃疾由济南府保荐到燕京参加进士考试,未中。 1157年,十八岁的辛弃疾第二次参加进士考试,仍然未中。 以科举求仕进,是古代士人的一条必经之路,我相信辛赞是这样培育也是这样期许辛弃疾的,但这条路是否是他唯一的选择? 两次科举未中,对辛弃疾而言,或许内心也有失落。但我总觉得。是他骨子里的任侠尚武的英雄梦,在冥冥中让他不得走科举人仕这条路。也是他骨子里的回归宋室的梦,让他不能以一个成功的士子身份效力于金廷,委命于燕京。科举考试,于他而言,是初试霜刃的一次机会,而不是决定他前程命运的全部。 两次燕京之行,虽未得中,却给了他游历北方山川、考察地理风俗、打探金国内情的绝好机会,而这也是祖父辛赞交给他的任务。他不是单纯地抱着科举求仕的目的而来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做。他要纵览山川河流、察看地形地势,绘就机密地图。 作为一个新生代,只要心安理得接受金国子民的身份,努力学习儒学,参加金国的科举考试,将来也能出人头地。辛弃疾的同学兼好友党怀英便是这一类人的代表。 他们自幼一起学习,一起游泰山,一起在泰山灵岩上题名。不知他们站在泰山顶上,耳边是否响起孔子当年登泰山时说的那句话:“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否看见当年青春意气的杜甫,曾在泰山之巅踌躇满志,吟咏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诗句?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意气风发的年代里,有的是可供挥霍的青春与年华,只凭着一腔热血,任梦想沸腾。前程铺满金光在不远的地方向他招着手,一切都那么好,那样满是希望和诱惑。 两次科举失意,并未让他意兴萧瑟,这扇门关上了,自有另一扇窗会为他打开。只是那扇即将打开的窗,背后会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又会将他导向怎样的人生新天地呢? P3-5 导语 “浪漫古典行·人物卷”畅销书系新品之辛弃疾卷登场,套书附赠中国诗词大会飞花令通关宝典。《辛弃疾词传(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本书能让你读懂“豪放词杰”辛弃疾的钢铁志、绕指柔与家国梦。 阅读此书,品豪放词派的经典代表词作,寻大宋文化基因。 内容推荐 清风吹开的史册中留下了他的赫赫大名,却永远欠他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 想建立的不世之勋没有实现,却在他并不在意的词坛上成为一名飞将。 此传记用清雅深情的笔法将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生娓娓道来,以辛弃疾“三仕三已”的坎坷经历为经,以其经典词作为纬,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却无法逃脱软懦的时代困境、精钢百炼终化为绕指柔情的英雄词人形象。同时穿插宋代的文化、风俗及时代气象,内容丰富,情感充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辛弃疾词传(众里寻他千百度)/浪漫古典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墙峻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02096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9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36 |
CIP核字 | 2019069258 |
中图分类号 | K825.6=4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29 |
宽 | 15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