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幸福之路 |
内容 | 内容推荐 《幸福之路》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的生活哲理小书。罗素以浅白而深刻的文字,分析了我们不幸福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不阐述高深哲理,不做枯燥说教,罗素只是将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献给读者的幸福良方: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端坐于名车招摇过市都无法带来幸福,只有摒弃自我中心,努力地增加兴趣爱好,提升个人心理素质,积极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希望现代社会无数在压力与焦虑中挣扎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解脱之法,读懂生活、读懂自己,并且凭着适当的努力握住其实近在咫尺的幸福。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著名英国哲学家、思想家。20世纪最负盛名和最多产的思想家之一。他生前曾出版过一百多部著作,内容涉及哲学、数学、逻辑、社会、政治、国际关系、文学等多个领域。罗素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大师,而且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曾来过中国,对中国非常友好,并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他的思想对我国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 目录 上篇:不幸福底原因 一 什么使人不快乐? 二 浪漫底克的忧郁 三 竞争 四 烦闷与兴奋 五 疲劳 六 嫉妒 七 犯罪意识 八 被虐狂 九 畏惧舆论 下篇:幸福底原因 十 快乐还可能么 十一 兴致 十二 情爱 十三 家庭 十四 工作 十五 闲情 十六 努力与舍弃 十七 幸福的人 序言 这部书不是献给博学之士的,也不是给那般把实际问 题作为谈助的人的。在以下的篇章内,既无高深的哲理, 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 配合这张献给读者的方子时,我所采取的学说都是由我自 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而且我每次遵从这些学说时都 曾增加我的幸福的。为了这个缘故,我敢希望在无数感着 忧郁之苦而不自溺于忧郁的男女中间,能有一部分在此找 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因为相信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 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部书。 导语 《幸福之路》是诺贝尔获奖大师作品,无数人将罗素视为这个时代的先知!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一代哲人罗素经典力作,文字浅显深刻,归纳生活哲理,寻找幸福的良方,全译无删节,傅雷译本,大师罗素写给我们的幸福方法论!普通人获得幸福的方法,哲学大师罗素写给大众的幸福课! 书评(媒体评论) 罗素的这本书(《幸福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是现 代的圣经,罗素是我们时代的圣人(一位科学家,一流 的数学家),很少人能对其由清晰的逻辑推理而来的高 道德标准提出异议,他的逻辑推理使得他理性的,完 美的劝诫看起来简直就像是最简单的常识,但是似乎 很少人能去实践它。不过至少,他的这种简单的观点 可以作为人们对生活的迷惑的一副解药。 ——美国《时代周刊》 精彩页 一 什么使人不快乐?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末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们检讨一番之后,你可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底心境,你不妨去体味体味看。英国诗人勃莱克(Blake)说过: 在我遇到的每张脸上都有一个标记, 弱点和忧患的标记。 虽然不快乐的种类互异,但你总到处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纽约,那是大都市中现代化到最标准的一个啰。假定你在办公时间站在一条热闹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个夜舞会中;试把你的“自我”从脑子里丢开,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一个一个的来占据你的思想,你将发见每组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烦恼。在上工时间的群众身上,你可看到焦虑,过度的聚精会神,消化不良,除了斗争以外对什么都缺少兴趣,没有心思玩,全不觉得有他们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况很好,有的还很有钱,一心一意的去追逐欢娱。大家追逐时都采着同样的速度,即是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车子鱼贯而行;坐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略一旁视就会闯祸;所有的车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过旁人的车辆,而这又为了拥挤而办不到;倘若那般有机会不自己驾驶的人,把心思移到别处去时,那末立刻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抓住他们,脸上印着微微懊恼的表情。一朝有一车黑人胆敢表露出真正的快乐时,他们的荒唐的行为就要引起旁人的愤慨,最后还要因为车辆出了乱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乐是违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相一下快乐的夜会里的群众。大家来时都打定了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咬紧牙齿,决意不要在牙医生那里大惊小怪一般。饮料和狎习,公认是欢乐的大门,所以人们赶快喝,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们怎样的可厌。饮料喝到相当的时候,男人们哭起来了,怨叹说,他们在品格上怎样不配受母亲的疼爱。酒精对他们的作用,是替他们挑起了犯罪意识,那是在健全的时间被理性抑捺着的。 这些种类不同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当然,个人心理也大半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如何改变社会制度来增进幸福的问题,我从前已写有专书。关于消灭战争,消灭经济剥削,消灭残忍与恐怖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我在本书里想谈的。要发见一个能避免战争的制度,对我们的文化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这种制度决无成功之望,因为今日的人们那样的烦闷,甚至觉得互相毁灭还不及无穷尽的捱延日子来得可怕。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末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养残忍与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人就做了残忍与恐怖底奴隶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给?以上种种考虑把我们引到个人问题上来:此时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们这患着思乡病的社会里,能有什么作为,可替他们或她们本身去获取幸福?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将集中注意在一般并不受着外界的苦难的人身上。我将假定他们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作普通的肉体活动。大的祸害,如儿女死尽,遭受公众耻辱等等,我将不加考虑。关于这些题目,当然有许多话好说,而且是挺重要的,但和我在此所要讨论的属于两类。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张治疗日常烦闷的方子,那烦闷是文明国家内大多数人感着痛苦的,而且因为并无显著的外因,所以更显得无可逃避,无可忍受。我相信,这种不快乐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学,错误的生活习惯,终于毁掉了对一般可能的“事物”的天然的兴致和胃口,殊不知一切的快乐,不问是人类的或野兽的,都得以这些事物为根基。观念和习惯等等,都是在个人权力范围以内的,所以我愿提出若干改革的方案,凭了它们,只要你有着中等的幸运,就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P3-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幸福之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罗素 |
译者 | 译者:傅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82329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46 |
CIP核字 | 2019067214 |
中图分类号 | B8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5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