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图书 | 经典常谈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目录 序 《说文解字》第一 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周易》第二 八卦是圣物,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 《尚书》第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尚”,“上”也,《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 《诗经》第四 诗的源头是歌谣。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 三礼第五 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作礼治主义。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四书第七 规定这四种书,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用些。 《战国策》第八 “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的心思。 《史记》《汉书》第九 《史》《汉》二书所采者博,所择者精,组织的弘大,描写的曲达,同工异曲。二书并称良史,决不是偶然的。 诸子第十 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都想收拾那动乱的局面,让它稳定下来。 辞赋第十一 赋似乎是我国特有的体制。虽然有韵,而就它全部的发展看,却与文近些,不算是诗。 诗第十二 诗原是应试的玩意儿,诗又是供给乐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宫廷及贵人的玩意儿。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是如此。 文第十三 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并不足怪的。 附录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导语 有效的阅读才不浪费生命,阅读经典才能扎知识体系的根基。 朱自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诗、文、赋的经典内容,是读者通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指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经典常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自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18186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4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62 |
CIP核字 | 2018171960 |
中图分类号 | Z835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陕西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