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共和国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

王金锋编写的《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为其中一册,选取了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事件;详细讲述了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鲧山禹斧的小浪底到峭崖壁立的三峡;从原子弹的引爆到核能的广泛利用;从两弹一星到“嫦娥”奔月;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为其中一册。

王金锋编写的《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记述了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的有关情况。

目录

一、中央决策

政治局决定召开科学大会

邓小平主持科教座谈会

裴丽生推动科协的恢复

广泛宣传迎接科学大会

二、大会召开

开始筹备全国科学大会

筹备组起草科学大会讲话稿

隆重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组织制订科技规划纲要

三、科技发展

中国科大试办少年班

建立完善博士后制度

科研人员努力勤奋工作

农业科技飞速发展

中科院开发科技新产业

中关村发展科技产业

谱写航天科技新篇章

试读章节

广泛宣传迎接科学大会

1977年8月29日,全国科学大会筹备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宣传要点》。

“要点”的主要内容是:

1.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科学实验革命运动的伟大意义。

2.要大造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声势。

3.要宣传深入揭批“四人帮”。

4.要宣传在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科学兴旺发达、捷报频传的新形势。

5.要表扬先进,特别要表扬有发明创造的科技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

6.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

在政策的号召下,全国各级宣传、文化、出版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文化部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单位摄制、创作出更好的、以科技工作为内容的电影、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为科研工作大干快上,为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大造舆论。

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不久,这篇作品犹如热流一样流遍了全国。这篇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作品,为中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做了最好的思想舆论准备。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写作的时候,是经历了一番周折的。当时,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花了很大气力拨乱反正,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动员和鼓舞科学家投入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来,成了当时重要热点之一。

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在政策的号召下,《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希望能在此时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借此推动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出一份力。但写谁,由谁来写大家一时没有主意。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有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提出要见中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陈景润是何许人也,当时编辑部的人并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

经过努力,编辑部的同志终于了解到这位数学家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同时,还听说了有关他的许多传言,有人说他不食人间烟火,还说他是一个“科学怪人”。

编辑部的同志们商议之后一致认为,就写陈景润,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也很支持这件事。至于作者,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著名作家徐识。

徐迟虽然是一位诗人,但写过不少通讯特写,特别是他比较熟悉知识分子,估计能写得很好。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地从扬子江边赶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里,徐迟和编辑部的周明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数学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接待了他们。李尚杰是一位深受科学家爱戴的转业军人干部,陈景润对他更是百倍信赖,什么心里话都对他述说,李尚杰对陈景润也是备加爱护和支持。

李尚杰认真地向我们讲述了陈景润钻研科学的故事。后来,陈景润也来了。他个头儿不高,面颊红扑扑的,身着一套旧蓝制服,是一个十分朴素的人。

李尚杰向陈景润说明来者的身份和来意后,周明又I特意向陈景润介绍说:我们特约徐迟同志来采访你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登攀科学高峰事迹的报告文学,准备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陈景润紧紧握住徐迟的手说:“徐迟,噢,诗人,我中学时读过你的诗。哎呀,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徐迟笑了,对陈景润说:“我来看看你,不是写你,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你放心好了。”

陈景润笑了,天真地说:“那好,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当晚,周明向《人民文学》主编张光年作了汇报。听过周明的汇报后,张光年感觉不错,当场拍板,促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问世。

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经过艰苦的梳理、思索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终于完成了这篇报告文学。《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在头条位置把《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了。

《哥德巴赫猜想》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出来。

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几乎家喻户晓,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中科院数学所。同样,由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宣传扩大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影响,徐迟也每天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他非常激动。

徐迟后来曾说:

应《人民文学》的召唤,写了一篇《哥德巴赫猜想》,这时我似乎已从长久以来的冬蛰中苏醒过来。

这篇作品让知识分子成为了报告文学的主角,生动地描绘了数学家陈景润的传奇经历,呼唤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尊重。

《哥德巴赫猜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陈景润勇攀科学高峰的形象,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中共中央宣传部门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为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制造舆论,全国的科学家也积极地响应科学大会的召开。

邓小平同志更是通过一系列谈话,为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当时所营造的氛围中,人们对科学大会的早日召开充满了企盼。

P24-28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没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围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围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春天(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共和国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金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1783002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9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3
出版地 吉林
224
154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