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小读书郎/书与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您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吗?您想放心让孩子独立选择书籍吗?您想让孩子的课外阅读更丰富更广博吗?带着同样的目的,本书编者从众多中外著名推荐书目和国家获奖书目中精心选择了一批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籍,或作简要介绍,或提供版本,为您开列了一份知识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的书单。一册在手,您将有信心为孩子的阅读导航。

内容推荐

阅读是一种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这种习惯需要从小养成。本书既选有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故事、传说故事等体裁的文学著作,又有传记类、科普类、低幼类等读物。这些书目照顾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孩子可以通过此书按图索骥解读原典,还没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孩子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看图识字,亲近书籍。进而循序渐进步入知识的殿堂。

目录

引言:素质教育与少儿问题

凡例

文化的底蕴

 中国古典名著

《封神演义故事》

《红楼梦》

《济公故事》

《聊斋志异》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说唐演义》

《西游记》(上、下卷,白话·美绘版)

《杨家将》

《岳飞传》

 外国古典名著

《白比姆黑耳朵》

《长袜子皮皮》

《大卫·科波菲尔》

《狐狸列那的故事》

《假话国历险记》

《苦儿流浪记》

《绿野仙踪》

《木偶奇偶记》

《三个火枪手》

《汤姆·索亚历险记》

《堂吉诃德》

《天方夜谭》

与心灵促膝

 中外小说

《2099年》(100%阳光版)

《爱的教育》

《宝贝当家》

《草房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花季·雨季》

《柳林风声》

《青春口哨》

《热爱生命》

《三毛流浪记》

《十四岁的森林》

《小公主》

《足球大侠》

《最后的狼》

诗歌、儿歌

《彩图儿童古诗观止》

《大诗人及其名作欣赏》

《荷叶上的珍珠》

《鲁兵儿歌》

《晒月亮》

《中国古代民谣》

《中国小诗人诗选》

现代散文、戏剧

《北国少年行》

《晨雨初听》

《风铃声声》

《获奖儿童剧本选》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戏苑奇葩——中外戏剧精品欣赏》·

《现代背诵散文60篇》

大珠小珠落玉盘

《共和国儿童文学名著金奖文库》

《故事会图书馆文库》

《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带着故事入梦

 童话寓言

《安徒生童话》

《贝洛/王尔德童话》

《格林童话》

《怪老头儿》

《狼蝙蝠》

《鲁西西传》

《365夜寓言》

《世界金质童话: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奖作品

童话集》

《小人精丁宝》

《伊索寓言》(彩图注音版)

《中国科学童话选》(上、下集)

 历史传说

《包公案精彩故事》

《365夜故事》(上、下册)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三册)

《史记故事》

《世界通史故事》

《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

《中国传说故事》

《中国典故故事大观》

《中国历代笔记小说故事丛书》

 科学幻想

《地球保卫战》

《哈利·波特》

《海底两万里》

《死亡星球的复话——中国科幻作品精选

(1985~1989)》

《误人圈套》

《侏罗纪公园》

 开心一乐

《世界阿凡堤笑话大全》

《世界儿童幽默画》

《幽默与笑话》

平凡与伟大之间

 少年风采

《世界风华少年谱》

《世界伟人的儿童时代》

《100个当代少年的风采》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中国孩子在海外》

《中华少年奇才》(上、下)

 历代人物

《达·芬奇》

《戴高乐》

《生命的光芒——海伦·凯勒》

《巨人三传》

《民族新魂——鲁迅》

《十大戏曲家》

《外国文化名人自画像》

《至圣先师孔子》

 科学家传

《爱迪生》

《爱因斯坦》

《居里夫人》

《十大数学家》

《天生就是博物学家:达尔文传》

《院士足迹》

推开智慧之窗

 十万个为什么

 《科学起跑点》

 《世界100项待解之谜》

 《小神童百科知识宝库》(1~6)

 《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修订版)

 《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事事通》

 《小学生自然百科:地学》

 《中国孩子的疑问》

漫游科学世界

《漫游科学世界》

《人体——个奇妙的世界》

《神奇的北极》

《十大科学丛书》

《世界之最》

《小学生漫画数学百科》

《宇宙索奇》

《自然乐园》

人之初

低幼读物

《宝宝大世界(1~3岁)》(4册)

《大家夸我好宝宝》

《好孩子应该这样做:儿童人格教育指南》

《看图讲故事》

《泥娃娃——婴幼儿启蒙》

《婴儿学习画库》

《幼儿看图学古诗》

《幼儿100个怎么做》

 情操养成

《儿童动手动脑小制作》

《儿童的人格教育》

《关于成长——青春心灵自助手册》

《活动折纸》

《青少年与法:送你一把闪光宝剑》

《色彩的盛宴——中外绘画精品欣赏》

《苏菲的世界》

《向往美丽》

《学习乐观》

《学会自律》

《旋律中的天堂——中外音乐精品欣赏》

《中华美德图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北国少年行》

高洪波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

父母们的心底都有许多温馨的儿时记忆,虽然被岁月的烟尘所遮掩,但只要不经意中哪怕轻轻掀起了一角,都能使他们眼角的每一条皱纹都漾起笑意;我们的许多小读者们,更是正处在天真烂漫,心事装也装不出来、塞也塞不进去,如晨风、如晴空的童年、少年时代,每天都有新鲜的,每天都有特别的,每天又其实都一样。

看看这本散文小集,也许会掀起你心底陈年的某一页,也许会触动你懵懂中的欢悦之感,也许你会惊喜:“原来他们也……”也许你会满不在乎:“我们昨天还……”无论你怎么想,沁人心脾的小城淳朴之风,会使你感到是作者笔下蘸满了芬芳;暖意融融的亲情生活小照,又让你禁不住记起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的一桩一件;还有那么多快乐的游戏,那么多快乐的小伙伴……原来这一切都如诗一样美。

书中赞美了处事冷静而富有智慧的母亲,她的坚强与刚毅给童年的作者以很深的影响;作者还记述了忠厚淳朴、任劳任怨的父亲,他的“孺子牛”精神,使儿子一生都为之感佩;另外,书中对外祖父、奶奶、表兄表弟及老师等都有极富个性和充满温情的描绘。而在《小城中的儿童体育项目》一文中,更是描绘了“顶让人开心的”、“形式各异、自得其乐的户外运动”(确切地说,就是许多今天的孩子们也还在起劲地玩的游戏),比如在灯光球场抓蝼蛄、抽陀螺、踢毽子、打雪仗、堆雪人、打弹子、斗鸡,当然还有男孩子们的“勇敢”冒险——学游泳、偷西瓜、打架等。作者对玩雪的一段描述,想必无论大人小孩,看后都会产生愉快的共鸣:

大雪仿佛天生是为孩子落的,每逢雪辰,我和一群伙伴们都要穿着毡靴,在雪地上欢笑奔跑,玩一种名为“雪地追踪”的游戏。这游戏只是顽童间的互相追逐,但踏雪的感觉是那么新鲜诱人,你无法拒绝它的诱惑。我们在雪地上奔跑,如一群野兔,把一串串脚印踏在洁白的雪野上,那图案美不胜收。我们好像把童年的记忆、快乐的诗行全写在北方银白色的稿笺上,写在了炊烟袅袅、寒鸦声声的暮霭里,有一种清新、圣洁的生活气息。

高洪波是内蒙古开鲁县人,1951年生。是第一届和第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主张“儿童文学应是快乐文学”,其作品往往于诙谐幽默之中见意蕴,颇启人心智。

还需要说明的是,该书属于《寄小读者散文丛书》之一。我们从该丛书的书名便能猜想,它一定与冰心老人有关。是的,丛书的主编是冰心,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是丛书的执行主编。这是一套专为少年儿童编辑的散文丛书,作者都是近年来在儿童文学界较有成就的中青年作家,因而散文的内容自然也就更贴近我们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与审美情趣。

《晨雨初听》

余秋雨

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

这本书是《当代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中的一本。它是一本由秋雨先生针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口味,亲自挑选出来的经典作品集,共43篇散文与随笔,涉及历史、古迹、读书、社会生活、中外文化等诸多方面,从都江堰到天一阁,从苏东坡到甘地,从老屋窗口到国门奇观,从上海人的文明到中国牛的眼神……内容异彩纷呈而内蕴丰厚、耐人品味。秋雨先生以其作家兼“旅行者”的独特的发现视角、敏锐的人文感受与我们一起品世界,品人生,品文学。

你若想了解世事万象,感悟人生百味,文学能点亮心灯。“当文学被看成是一种非职业性的人生素养,当写作被看成是一种跨专业的社会性训练,它们反而会真正重要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专业作家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接受平台”(本书《写给青年学生的序》)。你若想提高文学素养,做个“文学青年”,好的作品选本是必经之门。 “既然喜爱的是文学,那就只面对文学本身,打开感觉,放松情怀,调动想像,唤醒记忆,终于发现,那里除了文学,还有一个陌生的自己。”(同前)其实,做好任何事,首先要观念正确,例如关于学生写作,秋雨先生在书中就谈得很中肯:

写作首先是练习一种与社会、与人沟通的方式,如果学会了很好的写作技能的话,实际上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这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

更深刻的人还会进入另一层次,视作文为思考者的起点。譬如你现在写作文,努力想说一些别人没有说过的话,你才感到痛快,感到满意,这就表明你已经开始进入思考层面了,你要创造这个世界上未曾有过的思想火花,你要点燃它。久而久之,当你有更多的知识之后,你就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思考者。为了思考,你就需要有更多的素材作为你思考的原料。于是,你就成为了一个观察者。一个思考者必然是观察者。

《风铃声声》

商友敬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它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书中虽只收录了19篇散文,但它们大都是中国近代或当代著名大作家们关于童年生活的美文。它们或回忆儿时的一场天真游戏,如贾平凹的《天上的星星》,孩子心中的小秘密也如那星星一般多;或追忆儿时的小伙伴,如范用的《姐姐》,发自心底的呼唤如一声声空谷回音;或记述儿时的一段辛酸往事,如刘半农的《饿》,别有一番揪心的感觉;或用一个故事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如李广田的《宝光》;或纵情讴歌大自然,以表壮志豪情,如从维熙的《四季风吟》;或面对稚子,深情地抒发父母内心的拳拳之爱,如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等。下面是禾子的《孩子,你是妈妈的世界》一文中的两段文字:

妈妈有了宝宝,就有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有了一块温暖如春的乐土,有了一片明净如水的蓝天。呵,我的儿子,我的宝宝。你是我的神明,我的骄傲,你诱我如歌如梦的幻想,你给我如醉如痴的温情。

看了这段文字,相信所有的母亲都会产生同感,心中漾起许多温柔的涟漪。

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儿子,你也生活在妈妈的心中。当你在激烈紧张的竞争中感到劳累不堪、孤独难耐的时候,当你被生活的困顿琐碎折磨得疲惫萎靡的时候,当你被人世之网纠缠得气急败坏的时候,当你被失败的耻辱压迫得心灰意冷的时候,当你被成功的虚枉欺骗得痛不欲生的时候,别忘了,这里有一片属于你的平静的港湾,有一眼永远为你清水长流的心泉。我永远是你的母亲,你永远是我的儿子。

快长吧,我的孩子。

读过这段文字,恐怕没有哪个孩子不会为母亲感天动地的情怀而动情动容的。

该书还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小册子。全书都是用制作画报用的铜版纸印刷的,当然,书中的每一页也被配上了精美的图画,这本仅91页、才几万字的小书,却有5位画家参与绘画,足见用功之精良。另外,正文之旁,还印有简洁、精辟的批注,这些批注或解释散文中的难懂字词,或针对散文中的叙述进行点评,既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又给原文增色不少,读来别有情趣,令人爱不释手。比如,苏童在《过去随谈》中谈到了他从前的老师,文旁的批注之一就是:“老师至死记挂着自己的学生。因为学生是老师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再如,鲁迅在《风筝》一文中记叙了他对少时曾粗暴地折毁弟弟的风筝一事的懊悔,其批注是这样写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们的孩子都懂得这个道理。大人也懂,因为他们都是从孩子时代长大的。但是有些大人忘掉了。”

该书也和其他许多图书一样,属于一套丛书——这套丛书的名字是《新世纪小学生文库·文学辑》。

P70-74

序言

2006年4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个“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亦称“世界读书日”),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在东莞图书馆举行了成立大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情,以此为标志,中国图书馆学会在推动全民阅读上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指导原则,必将对全国图书馆界广泛而深人地开展全民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阅读是人的权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文化产业和版权部负责人戴奥克拉奥(Milagms del coml)女士针对长期以来在阅读中存在的不平等,提出“我们必须保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个人都有书读”。我们开展大众阅读,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有书读。

读书是一个人的权利问题,这种权利的保障,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决定的。回顾阮冈纳赞对图书馆学五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读书是少数人的特权”到“读书是所有人的权利”这个过程是多么漫长。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雅典和斯巴达只向自由人提供教育,十分之九的人口是不享有学习的权利的……因而书是供有选择的少数人使用的”。到18世纪,“为了在最简陋的环境中使社会和平,人们安居乐业,就要求许多人除了贫困外,还要无知……因此,为了每个国家或王国的康乐和幸福,就要使劳动阶层的知识只限于他们的职业范围以内,而不可超越它。牧羊人、庄稼汉以及其他农家人,对这个世界,对与他们的劳动或工作无关的事知道得越多,对他们愉快地并心甘情愿地经受住劳动的艰苦和劳累越是不合适。阅读、书写、算术等……对那些被迫通过他们每天的劳动以换取每天的面包的穷人来说是很有害的”。一直到1913年,要在莫斯科开办一所图书馆学校时,还有沙皇议会右派的领导人提出反对意见:“政府怎能容忍图书馆的发展呢?这将会为一场革命铺下道路。”即使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崇尚读书的国家,读书也要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在过去没有图书馆的情况下,穷人家的孩子当然就没有机会读书了,这种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就被剥夺了。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这是一个大道理,但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腾飞,但是经济腾飞并不能表明中国就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国民的素质上,提高国民素质依靠教育和继续教育,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问题。朱永新也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的气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人是不是能认真读书,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其竞争力也取决于国民的阅读状态。

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最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一直都是尊重书籍、尊重知识的民族,阅读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个最古老的话题和传统。今天,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这个传统还需发扬光大。

最后,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提倡阅读,尤其是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它同时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我认为阅读经典具有这样的作用:不仅对人们的系统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很有好处,而且拓展了我们的生活,培养了我们的素质。一些美国学者认为,阅读经典是作为一个人进入精英阶层所必备的,是与人沟通的条件。无论中国也好,西方也好,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存在这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否则你在这个问题上就失去了发言权。  英国作家毛姆在谈到英国文学时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那些书,既不能帮助你获得学位,也不能指导你如何谋生,不去教你驾驶船舶的技巧,也不告诉你如何维修一辆出了故障的机车。然而,只要你们能真正享受这些书,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而圆满,使你更加感到快乐。”

“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拓展。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哗与浮躁。正因为如此,我相信:读书,在今天仍然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家庭藏书读书的传统及其重建

我国家庭藏书与读书人占人口比例在21世纪的前几年呈下滑趋势,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的三次追踪调查显示,五年来全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在识字者中只有51.7%的被调查者每月至少读1本书,这一体现国民阅读概貌的读书率比1999年下降了8.7%,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读刊率也从1999年的57%、2001年的49.8%下滑到2003年的46.4%,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调查表明,从国民的媒体接触率来看,高居前三位的仍是电视、报纸和图书,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今后,随着其他媒体利用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意力,分割人们有限的闲暇时间,全国国民的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推广读书、鼓励读书,希望重建家庭藏书,让书籍走人每个家庭,让“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并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今天,“耕读传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诠释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耕”就是物质建设,“读”就是精神建设。

在一些西方国家,仍然保持着很好的阅读传统,比如,基督教强调读书,早期教徒读书主要是指读《圣经》,阅读是教徒与上帝沟通的一种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好的阅读传统。有学者曾经对英国18世纪的家庭阅读进行过个案研究,在托马斯·特纳和佩吉·特纳夫妇家里,他们的阅读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尽管家庭日常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中,阅读仍然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第二,他们的阅读大部分是出于宗教的规定;第三,阅读是他们社交生活的一部分;第四,他们的阅读是间歇性的,也就是不同的文本交替阅读,或者边做其他事情边阅读。据说,犹太民族的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西方的读书传统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我们有能力重建家庭藏书。我主张应将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家庭藏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能让家庭成员有一些必备的读物,因为有些人家里根本无书可看。在目前图书馆还不是十分普及的前提下,我们提倡家庭阅读,就不只是继承传统,还具有实际的意义,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让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有书看,家庭藏书在目前能够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家庭藏书可以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如果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读书习惯的话,他一生都受用无穷。巴特勒曾经指出:“人们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已经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他就比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容易去阅读。”这就是我们建立家庭藏书、提倡家庭阅读的意义之所在。  三、图书馆在开展大众阅读中的作用及措施

首先,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社区、一个学校的信息中心,能够有力地提供阅读的保障。因为我们建立家庭藏书只是一个方面,毕竟家庭藏书是有限的,杂志、报纸往往都不具备,也没有必要,而图书馆可以提供我们一种连续阅读的保障。第三次国民阅渎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这样一个结论:“国民家庭藏书比例超过一半,但数量不多,比例下降。”这说明家庭藏书的普及率还很低,将近50%的家庭没有藏书。所以在中国家庭藏书还得不到普及的情况下,图书馆在我们大众阅读生活里面的意义就被凸现出来。

其次,图书馆本身承担着很多责任,比如政府咨询、科研保障等,但同样承担着民众继续教育、民众阅读的责任,这是图书馆的一个神圣的使命。中国从图书馆建立的100多年来,图书馆的研究者、工作者以及有识之士,都一直在呼吁图书馆要成为民众阅读、民众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机构,图书馆要有大众意识,对大众开放,对大众开放是保证此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公共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就是因为这让所有的人,不管他是什么人,都能够得到阅读的机会。公共图书馆以及各类图书馆,都有这样一个使命,当然有些研究图书馆可能不重视它,但并不是说它没有这样一个责任。从世界图书馆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如此,图书馆一直在承担这样一个使命。今天,我们呼吁要加强这样的使命感,让图书馆成为大众阅读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最后,图书馆要主动地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社会阅读,比如:推荐书目、读书报告、新书宣传、协助社区和家庭开展亲子阅读等。像东莞图书馆举办的读书节活动就很有特色。该馆在2005年新馆落成之际,开展了首界“东莞读书节”,2006年已是第二届,推出了一系列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东莞图书馆专题动漫活动展、东莞学习论坛读书系列讲座、开通市民学习网、图书展、读书知识竞赛、“我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我喜爱的书房”设计大赛、“藏书与阅读”优秀图书推荐、推荐书目、“学习之家”评选、外来员工“读书学习,争做新东莞人”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东莞市政府还召开专门的工作会议,着力打造建设“图书馆之城”。从全国范围看,许多图书馆都已经做了很多的实际工作。

此外,图书馆还要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清华大学的老图书馆极有这种氛围,我到那里参观,感觉那个地方真漂亮,宽大的落地窗、古典的书柜、宁静的氛围。或坐在那明净宽大的玻璃窗下,看阳光柔和地洒落在书桌上,或听着雨点垂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我们不仅感受到书的魅力,也在体悟着时空的静谧。我觉得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读书环境。我曾在1995年的一篇文章《双休日谈读书》里专门谈到这种感受,“双休日,图书馆应当成为人们读书的好去处”。今天我想变换一下说法:让图书馆成为每个读书人的理想居所!

后记

当你感觉需要一些东西充实你的生活时,你想到过要读一本书吗?当你为孩子带回一摞童话书时,你想到过要陪他们慢慢读完吗?当你看到乡村孩子渴望的眼神时,你想到过要为他们捐出几本书籍吗?当你读到一本好书时,你想到过要把它推荐给周围的人吗?也许还有人心存迷惑: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网络时代,还需要阅读吗?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先听听先贤的感言吧:

阅读将使我们与伟大的人物为伍,生活于对崇高思想的渴望中,在每一次困惑中都会被高贵和真理的火光所照亮!

——哲学家伯特兰·罗素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任何时代的智慧,任何长久为人类所喜爱的故事,我们都可以用极小的代价从书页之中获得,但我们必须先知道如何去接触这些宝藏,如何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好处。

——兰登书屋的创建人贝内特·塞尔夫

读吧!即使你不会读书也可以把书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凝神注视、随便翻到哪一页,找一些招眼的句子看看,到这片无涯学海里航行。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他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他们点头致意。

——英国作家毛姆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和

藏书家尤袤

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西汉目录学家刘向

读书让精神丰厚,让心灵充盈,让思想纵横捭阖。不囿于一门学术,穿越壁垒,拓展视野,终成大家。

——著名科学家茅于轼

读书,是一项个性化的体验,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书带给我们的其实不仅仅是知识、思考、智慧、品格以及“细腻、深刻而持久的感悟”(《中国读者理想藏书·后记》),它还带给我们了一段生活,一份记忆,一种体验。它给了我们以充实的人生感。

对于少年儿童朋友们来说,越早接触图书,阅读的涉猎面越广,对其智力的增长乃至精神气质的养成,将越有积极的甚至是不可限量的影响。当然,这些书必须是思想健康、观点正确、寓教于乐、文字规范且富有特色的好书。向孩子们推荐好书,引导孩子们阅读好书,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就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阅读的生活习惯、阅读的浓厚兴趣需要从小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亲会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从小培养子女读书的习惯,并学习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一有空闲,人们便会在地铁、机场、路边的咖啡吧、公园的长椅上看起书来。

王世伟先生就提出:“要在全体市民中树立这样的理念: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阅读是幸福、快乐、精彩、高尚的人生,要使工作生活成为阅读学习的过程,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全体市民的一种习惯和风尚,成为一座城市的风景和文化……我更希望每天都是读书日,使我们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开放与对话,多一些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多一些幽默与想像力,多一些静坐读书,多一些文化与书卷气,在阅读中提升城市与市民的品质与素养。”

另一方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亦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中华民族要想使绵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永续不绝并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提高素质的重中之重就在他们。做好这一切,我们不但要靠教育的发达,而且要靠出版事业的繁荣;不但要提供孩子们今天需要知道的、可以知道的,而且要提供他们明天应该掌握的、必须掌握的。

因此,本书的编写宗旨,就是为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作阅读指导,有选择地向他们推荐一批好书,引导他们有目的地阅读,并帮助他们理解原著,进而达到激发其爱书、读书热情的目的。在本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收集和调查工作,决定结合当前的教育需要以及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阅读状况,在图书的选择上,突出以下三点:(1)强调传统的力量。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曾有许多令世界赞叹的文明传统,而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应当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去培养、熏陶孩子们。(2)强调基本的民族素质。这与上一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许多的独特的文化习养、道德规范、生活习俗、人情伦理等,应当让孩子们也把这些全民族认同的、遵守的基本观念融人他们的血液中,使他们为自己的民族自豪,为民族的兴旺奋斗。(3)强调新颖性与历史性的结合。也就是多选择与当代少年儿童心理、情感贴近的新书、新作,同时,着眼于未来,多选观点新、内容新、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或已经经受了长期时间考验,证明生命力不衰的优秀图书。

为少年儿童开列推荐书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幸有王余光先生主编的《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为启迪,又添其《名著的选择》(王余光、邓咏秋编著)中专列有“中小学生书架”,先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书目,其选书多半为本书所吸收。另外,我们还有很多图书选自历届“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金钥匙”奖、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等的获奖图书目录以及“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推荐书目。

本书由多人撰写,具体分工如下:

严红:与心灵促膝;科学家传;少年风采和历代人物的某些书目;文化的底蕴、带着故事入梦、推开智慧之窗和人之初中少数条目的抽换与改写;后记;并提供和整理图片。

王友富:文化的底蕴;带着故事入梦;推开智慧之窗;并整理书名索引。

此外,少年风采、历代人物和人之初中的一部分由徐丽芳、陈幼华两人完成。

全书的选目、分类、《素质教育与少儿阅读》。(引言)及最后的统稿工作,由严红和王友富共同完成。

书中《小公主》、《哈利波特》、《柳林风声》、《苏菲的世界》四篇特别约请了一位15岁的初三毕业生、武汉六中的马卉彦同学来撰写。她从小就对读书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小学三年级起自主阅读,阅读是她课余的主要乐趣之一,已有几十本中外名著的少年版甚至原著被“看”进了脑子,她自己就是阅读最好的受益者,读出了阳光般明亮的心情、阳光般坚定的信心,还有对问题的科学分析与认识能力,读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交友观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与爱。她是我的女儿。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参与,能让她更加热爱阅读,更加善于从阅读中找到思想的乐趣,尤其希望以此带动更多的孩子一起来阅读。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为保证推介的科学、准确,引用、参考了不少原著的序言、前言后记乃至网上评论等,在此一并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指教。

另外,还要向为本书的完成给予热情帮助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鹏先生,武汉市少儿图书馆黄琼女士、何晓健主任,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王媛博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因主观倾向、知识结构所囿而使书中产生疏漏或偏颇,加之受地域及图书馆藏书量、藏书覆盖面的限制,虽然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现在回头看看这些选书,仍有不少遗憾之处。恳望各位专家、读者予以批评指正,尤其欢迎小读者们向我们提供宝贵意见,以使这本小书更加完善,让更多的人受益。

严红

2007年2月18日(丙戌年正月初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小读书郎/书与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严红//王友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054875
开本 32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3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