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其美传(经典珍藏版)/陈廷一传记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其美,字英士,号无为,浙江吴兴五昌里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上田纯三郞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陈廷一创作的《陈其美传(经典珍藏版)》记述了民国重要人物陈其美的成长、发展和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波诡云谲的清末民初革命风潮。

内容推荐

陈廷一创作的《陈其美传(经典珍藏版)》记述了民国重要人物陈其美的成长、发展和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波诡云谲的清末民初革命风潮,从陈其美的人生沉浮折射出国家艰难曲折和惊心动魄的发展历程,塑造了陈其美富有时代特点、充满矛盾的人物性格和鲜明形象。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历史主义教育和革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

目录

序章 “丝绸之路”东口有个陈家院

第一章 少年纪事

 “善长典”的新学徒

 典当行的“猫倌”

 陈其美及其“恶作剧”

 男大当婚

 其弟赴日归来

第二章 首闯上海滩

 离开石门镇,是在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

 同康泰丝栈的记账先生

 结识蔡元培

 他乡遇故知,结识张静江

 反动派围剿《革命军》的出版者

 湖南之行

第三章 赴日留学

 离开上海,是在一个落霞漫天的傍晚

 东京,革命的中心

 警监学校轶事

 会见孙先生,加入同盟会

 他乡遇故知,结识蒋介石

 回国反清

第四章 经营上海

 重整待发

 扩大地盘,智斗黄金荣

 “天宝客栈”事件始末

 白色恐怖中的陈其美

第五章 同盟乐章

 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

 武昌胜利枪声为中部总会成立剪彩

 革命胜利的日子

 陈其美收复上海

第六章 沪上都督

 刘福彪的一枚手榴弹摆平了都督人选

 招募姊妹花,艳惊陈其美

 剪辫子之风,威惊上海滩

 紧急推动东南地区的光复

 辛亥革命胜利的奠基之战

 陈其美诛斩陶骏保始末

 智取“地头蛇”

第七章 扶助孙文

 中山归国,16年的海外漂流终于画上了句号

 倡组中央,拥护孙文做总统

 民国京都之争:是武昌还是南京

 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第八章 追随孙文

 陶成章 大闹总统府

 先下手为强

 犯众怒老蒋遁日本与风流都督轶事

 十月沪上都督

第九章 共和悲歌

 为共和烈士申冤雪仇

 汪精卫语讥中山:你不会对大总统的职位恋栈吧

 袁世凯撤和谈代表的职,南京将处在敌人炮口之下

 “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

 北京会见:孙中山与袁世凯握手

 陈其美与袁独裁的较量

第十章 北京之行

 陈其美辞掉沪军都督

 北上的日子

 参加前清摄政王载沣的欢迎宴会

 国民党应运而生

第十一章 二次革命

 谁是暗杀宋教仁的元凶

 让凶手大白于天下

 把凶手推向斩首台

 沪上举旗讨袁

第十二章 白色恐怖

 雪压青松松更青

 关键时刻革命党内部又出现了分裂

 孙中山的第一副手

第十三章 三次革命

 讨袁再发动

 东北不亮东南亮

 衷肠诉黄兴

 其美回国义举

 除掉郑汝成

 肇和军舰起义始末

 袁世凯如坐针毡,被迫取消帝制

第十四章 为国捐躯

 不畏失败的人

 白色恐怖中的上海

 枪声在黎明前响起……

 “国葬风波”话是非

试读章节

唐、宋、元、明、清,湖州一直是藩封重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

湖州,被誉为“吴根越角”;被称做“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被世人赞为“中国笔都”;史书上记载“江表大郡,吴兴第一”;文人笔下“人生只合住”。湖州,历史源远流长。从三国的曹丕,晋代王羲之,元代赵孟烦,到清代的吴昌硕,现代的沈尹默,还有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茶圣陆羽,著名诗人孟郊、张志和等。特别是唐、宋两代,湖州汇集了两个全国最大的文人集团,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颜真卿、苏东坡。这些无论是湖州本地的文人墨客,还是寓居湖州为仕的社会名流,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湖州乃至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华夏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功绩不可磨灭,他们似夜空中永不陨落的星辰一样熠熠生辉。

自然,他们生前的活动与业绩,在湖州广袤的土地上留下诸多的遗迹,这一处处伟大的历史留存,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湖州的大地上,或者还沉睡在地下。这一切都是湖州历史的见证,湖州的性格,湖州的灵魂,是湖州乃至中国人民的无价之宝。

在民国短暂的历史上,小小的湖州,一大批国民党要员又从这里走出。他们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国民党教育部长、组织部长、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国民党中央常委、宣传部长戴季陶;国民党财政部次长、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徐恩曾等,在陈果夫、陈立夫的周围组成了真正的“蒋家王朝陈家党”。

这湖州物产丰富,尤以丝绸和湖笔两大特产最为出名,闻名遐迩,一直是丝绸之路的抢手货。据说丝绸之路上的丝绸湖州占半边天下;而湖州的丝绸陈家占半边天下。

被称为“丝绸之府”的湖州,有个陈家宅。这陈家宅一色的陈姓。世代做着丝绸的生意。人称“湖州丝绸第一家”。

据说陈家的先祖是春秋时陈国的国君陈胡公。当年,吴国又来攻陈,陈国向楚告急,楚昭王亲驾相救,驻兵城父,吴兵退。隔九年后,吴王夫差伐齐,打败齐军后,派人召见陈闵公,闵公鉴于其父客死吴国,马上应召前往,而此举又得罪了楚国,楚出兵讨伐。终于在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出兵北伐,杀掉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郡县,陈国(现今河南淮阳)宣告灭亡。至此一部分陈胡公的后裔(或说陈姓家族)潜逃到了湖州,在这里生息繁衍。

陈家迁至湖州定居最早可以追溯到陈缜,相传他已经是遏父和太姬的儿子满的87世孙了,陈缜就是湖州陈氏东林支的始祖。传到第17世陈应恪(字敬山),迁居湖州府城内,住在学前街的谷诒堂。湖州这个地方盛产蚕丝,陈家借特有的缫丝技术才逐渐发达起来,慢慢成为当地的望族。《湖州府志·教义传》称赞陈氏“以孝义受钦于乡里”。到第24世陈绚,发展到鼎盛期。陈绚因为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修桥铺路,湖州府曾赠以“圣门狷者之流”及“矜式乡间”的匾额,以示纪念,并天下留名。

随后好景不长,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迅速影响到江浙一带。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身为当地富豪的陈家家道败落了。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战乱结束,第25世陈延祜凭着为人勤俭谦和,生意蒸蒸日上,又红火起来。没过多长时间,家道复兴如初,又成湖州望族,远近闻名。业兴子旺,家道更加殷实。

应该说,陈家真正的显赫当属陈其美,字英士。

陈其美墓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岘山南麓,面迎碧浪湖。

墓道人口处立有一石坊,镌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成仁取义”四个大字。墓共三层,石栏曲折,拾级而上,四周刻有孙中山、黎元洪、蒋介石、胡汉民、戴季陶、于右任、居正、吴忠信等名人的诔词,墓碑“陈公英士之墓”为孙中山手笔,墓碑前有两根大石柱,分镌着陈其美生前秉持的联语:

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

成仁取义,俯仰无愧天人

1931年,国民党政府又拨专款重新修建了陈其美墓,气势更加雄伟。后来因长年失修,到“文化大革命”时,陈其美墓遭到严重破坏。P2-3

序言

中国丝绸,世界闻名。

丝绸之路起于盛唐。它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也为西方人所倾慕。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美丽的丝绸,精美如画,轻如蝉翼,曾为西方人翘首以求,于是便有了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便有了车水马龙,便有了盛唐的天下。

且说在“丝绸之路”的东口有个湖州市,这湖州市位于浙江省北部,离风景秀丽的杭州仅有一百公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湖光山色,帆樯出没,鱼跳龙门,青竹翠绿,田畴交织,风景秀美。南有莫干山、天目山,北有太湖水相映,倚山近湖,山围水转,钟灵毓秀,像一幅丝锦的山水画。

泛舟河上,多少陈年旧事,尽为船尾微动的串串涟漪,升腾起神奇的历史烟五……

周武王元年(前1046)湖州地属吴国。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地属越国。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灭越,地属楚国。

湖州又一名称菰城,就源自建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下菰城,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所建,这是湖州年纪最大的古城,其遗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云巢乡窑头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树之中。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项王城”,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新中国成立前还留有两个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处。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述》中说得很清楚:“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乌程就是湖州。起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桩、磨剑石等古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尊为弁山之神。

唐、宋、元、明、清,湖州一直是藩封重地,经济发达,人文荟萃。

湖州,被誉为“吴根越角”;被称做“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被世人赞为“中国笔都”;史书上记载“江表大郡,吴兴第一”;文人笔下“人生只合住”。湖州,历史源远流长。从三国的曹丕,晋代王羲之,元代赵孟兆页,到清代的吴昌硕,现代的沈尹默,还有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茶圣陆羽,著名诗人孟郊、张志和等。特别是唐、宋两代,湖州汇集了两个全国最大的文人集团,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颜真卿、苏东坡。这些无论是湖州本地的文人墨客,还是寓居湖州为仕的社会名流,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湖州乃至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华夏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功绩不可磨灭,他们似夜空中永不陨落的星辰一样熠熠生辉。

自然,他们生前的活动与业绩,在湖州广袤的土地上留下诸多的遗迹,这一处处伟大的历史留存,似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湖州的大地上,或者还沉睡在地下。这一切都是湖州历史的见证,湖州的性格,湖州的灵魂,是湖州乃至中国人民的无价之宝。

在民国短暂的历史上,小小的湖州,一大批国民党要员又从这里走出。他们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国民党教育部长、组织部长、行政院副院长朱家骅;国民党中央常委、宣传部长戴季陶;国民党财政部次长、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国民党中统局局长徐恩曾等,在陈果夫、陈立夫的周围组成了真正的“蒋家王朝陈家党”。

这湖州物产丰富,尤以丝绸和湖笔两大特产最为出名,闻名遐迩,一直是丝绸之路的抢手货。据说丝绸之路上的丝绸湖州占半边天下;而湖州的丝绸陈家占半边天下。

被称为“丝绸之府”的湖州,有个陈家宅。这陈家宅一色的陈姓。世代做着丝绸的生意。人称“湖州丝绸第一家”。

据说陈家的先祖是春秋时陈国的国君陈胡公。当年,吴国又来攻陈,陈国向楚告急,楚昭王亲驾相救,驻兵城父,吴兵退。隔九年后,吴王夫差伐齐,打败齐军后,派人召见陈闵公,闵公鉴于其父客死吴国,马上应召前往,而此举又得罪了楚国,楚出兵讨伐。终于在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出兵北伐,杀掉陈闵公,将陈地划为楚国的郡县,陈国(现今河南淮阳)宣告灭亡。至此一部分陈胡公的后裔(或说陈姓家族)潜逃到了湖州,在这里生息繁衍。

陈家迁至湖州定居最早可以追溯到陈缜,相传他已经是遏父和太姬的儿子满的87世孙了,陈缜就是湖州陈氏东林支的始祖。传到第17世陈应恪(字敬山),迁居湖州府城内,住在学前街的谷诒堂。湖州这个地方盛产蚕丝,陈家借特有的缫丝技术才逐渐发达起来,慢慢成为当地的望族。《湖州府志·教义传》称赞陈氏“以孝义受钦于乡里”。到第24世陈绚,发展到鼎盛期。陈绚因为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修桥铺路,湖州府曾赠以“圣门狷者之流”及“矜式乡间”的匾额,以示纪念,并天下留名。

随后好景不长,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迅速影响到江浙一带。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身为当地富豪的陈家家道败落了。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战乱结束,第25世陈延凭着为人勤俭谦和,生意蒸蒸日上,又红火起来。没过多长时间,家道复兴如初,又成湖州望族,远近闻名。业兴子旺,家道更加殷实。

应该说,陈家真正的显赫当属陈其美,字英士。

陈其美墓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岘山南麓,面迎碧浪湖。

墓道入口处立有一石坊,镌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成仁取义”四个大字。墓共三层,石栏曲折,拾级而上,四周刻有孙中山、黎元洪、蒋介石、胡汉民、戴季陶、于右任、居正、吴忠信等名人的诔词,墓碑“陈公英士之墓”为孙中山手笔,墓碑前有两根大石柱,分镌着陈其美生前秉持的联语:

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

成仁取义,俯仰无愧天人

1931年,国民党政府又拨专款重新修建了陈其美墓,气势更加雄伟。后来因长年失修,到“文化大革命”时,陈其美墓遭到严重破坏。

1984年3月,当地政府又拨专款按照1931年模样,修复了陈其美墓。新修复的陈墓墓顶雕刻着国民党党徽,墓前竖着刻有孙中山手书的“陈英士之墓”的花岗石墓碑。中央平台上的花岗石竖刻着“孙中山大总统诔辞”,叙述陈氏生平事迹。墓道长201米,宽12米。墓门中心横匾是孙中山手书的“成仁取义”,左边横匾“浩气长存”为林森手书,右边横匾“精神不死”为蒋介石手书,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其一为于右任手书的“春尝秋柿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其二为蔡元培手书的“轶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子房鲁连一流。”

修缮一新的英士公园,已向游人开放。这里人文气息相当浓厚,并在碧浪湖畔建立了碑廊,使湖光山色和英雄之墓相得益彰,倍增辉光。

写到这里,笔者不得不告诉读者:陈其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辛亥革命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在捍卫共和制、反对洪宪帝制复辟的英勇斗争中献出了生命。陈其美在世仅仅40个春秋,在中国多灾多难、风云变幻的年代,他没有追求改良主义而走上革命道路,可谓善始;没有走向革命的反面而成为光荣的烈士,可谓善终。陈其美虽然为国捐躯了,他的碧血化作天边的彩虹,他留下的献身精神和高贵品格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永远宝贵的财富。他日若有机会来湖州,你一定要来英士公园凭吊,湖光山色会告诉你更多的英雄故事和感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其美传(经典珍藏版)/陈廷一传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廷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4682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4055257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