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 作者简介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世界史专业(俄国史方向)博士生导师,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理事长,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曾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埃尔兰根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阿里—法拉比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俄国(苏联)思想文化史、中俄(苏)关系史、俄国(苏联)外交史。自勉:历史是历史学家的第一战场,亦是历史学家的最后庇护所。 目录 导论 帝国幻象:二百年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 一 所谓“国家形象”概念 二 俄罗斯帝国196年 三 “红色帝国”69年 四 关于本书书名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告别帝俄:乔治·凯南视野中俄罗斯“帝国形象”的变迁 一 横穿西伯利亚 二 俄国:“想象的双胞胎” 三 俄国:“野蛮的大监狱” 四 俄国:“邪恶的怪胎” 五 告别帝俄:万花筒般的俄国形象 第二章 迎接苏俄: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 一 彼此想象的中国与俄国 二 “东方情调”与“黄祸论” 三 西伯利亚铁路与“山东蛮子” 四 十月革命与华工大同 五 “我们的黄种兄弟” 第三章 黑白或灰:克伦斯基与俄国革命的另类标本 一 从边城才俊到“革命之子” 二 辉煌散尽后的“革命之敌” 三 共济会的“总书记” 四 回归知识分子 五 无处安放的孤寂灵魂 第四章 红都召唤:罗曼·罗兰和安德烈·纪德们的“苏联” 一 快快去“红色麦加” 二 访苏者的不同视野 三 苏联光彩的背面 四 罗兰与纪德之分歧 第五章 黑旗飘扬:克鲁泡特金之死的中国印象 一 巨人之死 二 克鲁泡特金幽灵在中国 三 1921年:中国政治抉择的分水岭 四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绝唱 第六章 “红色恐怖”:“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及其苏俄形象 一 学术史述 二 “季诺维也夫信”事件始末 三 伪造和传播 四 “红色恐怖”在欧洲 第七章 虚实苏联:美国记者杜兰迪视野中的苏联形象 一 苏俄不受欢迎的记者 二 “斯大林的辩护士” 三 谁统治红色俄国? 四 蒸蒸日上的“红色经济” 五 “俄国有饥饿,但没有饥荒” 六 世纪评说杜兰迪 七 美国人“制造”杜兰迪? 第八章 “回首俄国”:索尔兹伯里眼中“苏联人民的命运” 一 关注红色中国和红色俄国 二 “苏联人民的命运” 三 走进普通苏联人的生活 四 谁代表苏联人民? 五 索尔兹伯里:记者还是作家? 第九章 正义之剑:苏联空军援华及其与国统区的互识 一 揭开尘封往事 二 “中国上空的俄国鹰” 三 中苏形象互识 四 国统区的苏联人 五 再造苏联形象 第十章 “政治解冻”: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反响 一 并非秘密的“秘密报告” 二 CIA追踪“秘密报告” 三 中国共产党的反应 四 波兰的“波兹南事件” 五 匈牙利事件与难民潮 六 巨变+剧变:自“秘密报告”始 第十一章 认识苏联:越南战争中的苏联军事专家与苏联形象 一 战争初期苏联的谨慎介入 二 密林深丛中的苏联军事专家 三 苏联军人的功勋 四 “热水澡”与“黑石子” 五 塑造“苏联形象” 六 苏联老兵的心声 第十二章 看电影者:中苏电影中的“国家形象”与中苏关系变迁 一 苏联舞台与银幕上的“中国形象” 二 “欢迎苏联电影” 三 《德尔苏·乌扎拉》与《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四 中国对《德尔苏·乌扎拉》的批判 五 电影背后的国际政治 六 中国电影中“苏联形象”的变迁 七 《德尔苏·乌扎拉》的历史回声 第十三章 “老莫”餐厅:从政治符号到文化符号的演变与“苏联形象”在中国的变迁 一 政治符号:友谊与冲突 二 文化符号:饮食年代 三 影视文学中的“老莫”记忆 四 说不尽的“老莫” 代结语 时间,前进!前进,达瓦里希! 一 “帝国学”与欧亚主义的诱惑 二 自我与他者:当代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俄国的国家形象对于欧洲人来说仍然是模糊的和陌生的,被称为“欧洲大门口的陌生人”。“红色苏联”时期,苏联政府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和宣传工具,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亚非民族国家展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面貌,突出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建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284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2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50 |
| CIP核字 | 2019064002 |
| 中图分类号 | K51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