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国(一读就懂的世界史)
内容
作者简介
图说历史编委会,编委会成员:李洁、刘秀丽、昌海洋、李良、张文艳等。李洁,笔名华阳,中国古代史硕士,自2000年开始出版历史类著作多部。曾出版图书:《二战三恶魔》《二战三巨头》《正说华夏十二相》《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养生之道》《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养生之道》《中国十大名茶》《百喻经故事全集》。
目录
第一章 入侵者改变不列颠历史进程
古不列颠人
入侵者:罗马人
入侵者:盎格鲁-撒克逊
上帝的到来
第二章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
不列颠岛上的七国时代
唯一的大帝——阿尔弗雷德
兼任英国国王的克努特大帝
第三章 诺曼拉着英国回归欧洲
来自法国诺曼底的继承人
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征服
一本书和一个誓约
第四章 说法语的金雀花王朝
亨利二世的成功与失败
“狮心王”理查一世
约翰王不愿意做的三件事
亨利三世VS西蒙?蒙特福特
长腿爱德华征服威尔士
第五章 英法百年战争
起因:遗产与继承
跨越世纪的战争:开幕
玫瑰战争:亨利VS约克
第六章 黄金时代:都铎王朝
兰开斯特家族的独苗
英格兰宗教改革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海上霸主争夺战
大英帝国的雏形:重商主义与殖民主义
属于全世界的莎士比亚
第七章 斯图亚特王朝来自苏格兰
被嫌弃的斯图亚特王族
骑士党VS圆颅党
军事独裁者:克伦威尔
向海上贸易霸主发起挑战
威廉与玛丽登陆英国:光荣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汉诺威王朝
殖民地争夺战:英法战争
北美殖民地的脱离:美国独立战争
维多利亚时代的开启
两党制成为英国政治惯例
大英帝国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
英属殖民地的大宪章
第九章 日不落帝国走下王座
英国卷入世界大战
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之战:空军捍卫荣誉
战时首相丘吉尔
毁誉参半的蒙巴顿元帅
沙漠猎人蒙哥马利
第十章 战后英国
唯美国马首是瞻
大英帝国的起落兴衰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寿星:伊丽莎白二世
精彩页
古不列颠人
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周围的凯尔特人来到不列颠岛时,岛上已有伊比利亚人居住。他们到来后便开始驱逐原住民,对其他族群进行屠杀或同化,成为不列颠岛的主人。他们与被同化的伊比利亚人一起被称为古不列颠人。至今大部分爱尔兰人、威尔士人、部分苏格兰人以及法国布列塔尼人都是他们的直系后裔。原住民也是外来者
伊比利亚人被认为是不列颠岛最早的居民。作为史前民族,在公元前3000年前,他们从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迁往不列颠岛,并从此定居下来。从外貌特征上看,伊比利亚人头颅较长,中等身材、皮肤暗白,更符合“地中海类型”人种,与现代英国人并不相似。经过漫长的发展,伊比利亚人学会制作简单的工具、用燧石取火,他们越来越聪明,社会组织也变得复杂起来,不列颠岛上的文明程度也得到较大提升。
虽然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但不列颠岛距离大陆并不遥远,常常有来自陆地的客人造访,古老的民族腓尼基人就曾经来过。他们以航海和经商闻名,当发现这座岛上盛产锡和铅时,便和原住民做起了生意。经过双方频繁的贸易往来,不列颠不仅掌握了来自大陆的技术,还迎来了大量的移民。此时,欧洲大陆上的凯尔特人拥有最先进的冶炼技术,他们带着锋利的铁制武器,向西欧、南欧的各个区域扩散,其中就有一些人通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不列颠岛上。
凯尔特人踏上这片广阔的土地后便开始了征服行为。他们驱逐原住民,很快便成为不列颠岛的主人。“先行前辈”伊比利亚人大多被驱赶到了英格兰北部的山区,只有小部分作为奴隶留了下来。
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拥有亚麻色的微红头发,身材高大、肌肉发达,与身材相对矮小、发色和眼色较深的大部分希腊、罗马人截然不同。现代大部分爱尔兰人、威尔士人、部分苏格兰人都具有这种特征,很多时候“凯尔特人”直接就是爱尔兰人的代称。来到这片土地的凯尔特各部族,用武力统治了这座岛。随后岛上出现了“部落”和氏族,建起了村落和山寨。凯尔特人的部落实行军事贵族制,“王”是军事首领,然后分为祭司、武士和普通民众三个等级,这种制度一直沿袭到罗马人的到来。
“古不列颠人”虽然过着游牧生活,但是他们也有原始的农业种植、渔猎和畜牧业。他们在北郎地区种植燕麦,在南部地区种植小麦。他们还会简单的纺织,但穿的都是由动物皮毛所制作的衣物。幸运的是,不列颠岛物产丰富,有适宜耕种的平原,也有水草丰茂的牧区和方便狩猎的森林,沿海的渔场也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入侵者:罗马人 在欧洲大陆上,尤里乌斯·恺撒率领的罗马大军威震四方。刚刚就任高卢总督的恺撒听说海对面的白色悬崖是个很大的岛,岛上住的是屡次和他作战的凯尔特人部落,于是便起了征服之心。公元前55年,统治不列颠的凯尔特人迎来了率兵渡海而来的恺撒大帝。
恺撒大帝的征服之旅
由于岛上的凯尔特人和大陆上的原部族一直保持联系,很快就得到恺撒大帝即将到来的消息。各部落团结起来,在不列颠岛沿岸严阵以待,准备痛击刚上岸的罗马军队。从英吉利海峡渡海而来的恺撒刚一上岸,就遭到凯尔特人的攻击。(P2-4)
导语
英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岛国。
19世纪,借着时代的东风,建立了一个近乎传奇的全球性超级大帝国。既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又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还是早期议会民主制的诞生地。但是,先进与文明的背后,也有无法抹去的英国给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图说历史编委会编著的《英国(一读就懂的世界史)》语言轻松活波,简洁明快,将英国历史娓娓道来。从诺曼征服到工业革命,从英法百年战争到日不落帝国时代,将英国历史上诸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现象包罗其中,不仅还原一个真实的英国,还启发读者诸多思考。
序言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其领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
和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
共同组成,除本土外,还拥有14个海外领地。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国是一个孤悬于欧洲大陆
之外的岛国;从文明进程上看,不列颠文明的发展
比欧洲大陆要迟缓很多,但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一
步步成为海上霸主,借着时代的东风,建立了一个
近乎传奇的全球性超级大帝国。19世纪的维多利亚
时代堪称大英帝国的巅峰,作为遥遥领先的世界大
国和海上霸主,既有“世界工厂”的称号,又是世
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国家,还是早
期议会民主制的诞生地,这段辉煌的历史让英国拥
有极大的自信。
但是,先进与文明的背后,却无法抹去英国亦
是跨大西洋黑奴贸易的最大奴隶贩子,18世纪时,
英国就有最大的贩奴运输队。为了得到更廉价的原
料、更大的市场,更广阔的土地和殖民场所,他们
借着坚船利炮将战火带向世界各地。臭名昭著的东
印度公司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破坏当地传统
产业,造成印度饥荒;他们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
片,通过向中国倾销鸦片牟取暴利。而在中国虎门
销烟后,悍然发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给亚洲尤
其是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
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
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回顾英国历史,从诺曼征服开始,就与欧洲大
陆发生了难以扯清的关系。这种关系使英国想要保
持一种均衡也难以独善其身,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使英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此时美英关系也发
生戏剧性的转变。
如今,坐落于泰晤士河畔的大本钟进入修缮期
,报时的钟声需要等到2021年才能重新响起,但它
所见证的沧桑百年却依然鲜活的存在于历史长河中

本书以时间为轴,讲述了英伦三岛的发展变化
,使英国这个颇具传奇的国际大国不再遮掩骄矜的
面目。究竟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值得你去了解,又
有哪些杰出人物闪耀在英国历史的星河?跟随这本
书,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英国!
内容推荐
图说历史编委会编著的《英国(一读就懂的世界史)》讲述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历史进程。全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并选取这段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用生动浅显、轻松活泼的语言描绘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勾勒出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另外,本书还附有“历史事件解析图”,可使读者对重大事件及历史发展的脉络一目了然;同时,人物事件等的简要介绍可让读者对历史人物有更精确的把握;还有“延伸思考”栏目针对历史事件进行提问,引发读者对于当下的思考,塑造大历史观。最后,本书还配有准确精美的插图,展现英国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使读者能够直观、感性地了解历史,获得知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国(一读就懂的世界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图说历史编委会
译者
编者 图说历史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249670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16
CIP核字 2018215991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