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不必和别人一样
内容
内容推荐
王敏著的《我不必和别人一样》是心灵成长类的普及读物,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清淡的笔墨,讲述人生故事,透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读者一起探讨心灵话题……全书通过立足五个方面:不一样的领悟,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努力,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气场,将一个新颖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不必和别人一个样。文字里也许尽是她的处世情怀,却也有发人深思的人生感悟。
作者简介
王敏,中国气场课程创始人,国家一级播音员,国际NLP执行师,国家认证系统排列师,Apple(中国)公司特邀讲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特聘讲师,教育部老教授协会系统排列学院学术委员,中国(香港)国际礼仪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目录
第一章 不一样的领悟: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折射
我,不必和别人—个样
结婚20年,我竟然不知道你爱吃甜
最怀旧的是胃口
真正贵的都是无形的
懂得感恩更显人格高贵
“知道”和”做到”
爸爸战斗过的地方
谁不是委屈大的?
做真正喜欢的事,选值得爱的人
你值得这么贵
第二章 不一样的思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我选择,我负责
你有资格变得更好
一辆奔驰车引发的思考
乖孩子在外,熊孩子在内
看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
遇到攻击和诋毁怎么办?
如何调节因爱对方而产生的控制欲和占有欲?
“拧不开瓶盖”的女生更受欢迎吗?
恋爱里的作(zuo)女也有春天
我变,你变,世界变
找个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
第三章 不一样的努力:慢慢走才会很快
你真的努力了吗?
我的三头六臂高效工作大法
四两拨千斤的隐喻
你的人生你做主
向着完美的方向不断前行
优秀都是逼出来的
慢慢走,才会快
再多道理都抵不过“我愿意”
第四章 不一样的追求:只为美好随心
聪明意在“得”,智慧意在“舍”
礼仪发乎于心
做”无用”之事,美好随心
不做不会怎样,做了很不一样
”女爷”时代
原来—切都是爱
我的人生“潜规则”
守住自己的界限
绿萝与石佛
第五章 不一样的气场:活成闪闪发光的自己
我就是气场女王
气场?气质?气势?
活色生香、斗志昂扬
美貌不是女人的王牌
有资格才有气场
好老师都是段子手
人生不过呵呵二字
道不同,不相为谋
序言
一样&不一样
这是我人生第一本书,很是好事多磨,封面设
计了几十版,书名讨论了十多个,最后编辑很无奈
地说:“你,真的和别人不一样!”
我也精疲力尽地回她:“我,不必和别人一个
样!”
编辑忽然兴奋地回信息:“好,就这个了——
我,不必和别人一个样!”
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比这句话更能诠释我为人处
事的风格了,我就是那个一直和别人不一样的人。
而为何一直要和别人不一样,最初我自己也不
太明白。
直到有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如果大家都
能理解你,你要普通成什么样啊?”
哈哈哈,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执念是什么——
我拒绝普通!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泯然众人矣”
是件很可怕的事。
比如我以前不爱笑,总是一副冷冷的拒人千里
的样子,好多朋友说我缺乏亲和力,劝我要改变,
劝我多些微笑,多和别人拉家常,改变酷酷的发型
,换掉张扬的衣服……
我一边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可一边觉得这样
的改变很可怕:我变成很多人满意的样子,大家看
我顺眼了,可轮到我看自己不顺眼了,这还是我吗
?我到底是让大家满意还是让自己满意?
况且,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不管是信念、价
值观还是审美眼光、行为习惯,如果我们想让别人
满意,最后的结果就是更多人不满意,尤其是自己
最不满意!
有位早年旧友忽然给我发信息,说感觉我现在
很多照片“很装”,把我吓得赶紧反省自己到底做
了什么矫揉造作之事。翻看半天自己的照片没找到
原因,于是虚心去她朋友圈找标准答案:什么样子
才是不装。
结果她朋友圈首页就是她穿着一身白娘子的古
装,满面含羞地撑着一把油纸伞,半躺在湖畔……
我顿时迎风凌乱……
我还是继续“装”我自己吧,如果按她的标准
“不装”,就只能扮小青或法海了。
所以,我们无法满足别人的标准和他们一样。
寓言故事《父子抬驴》就是千古教训:有驴不骑是
傻瓜,父亲骑驴是不爱孩子,孩子骑驴是对父亲不
孝,俩人骑驴是不心疼驴,那就只好父子俩一起抬
驴了,结果是自己更辛苦,更多人笑他们有病——
这反而是更大的“不一样”!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总是在最少数那
里。所以20%的精英之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走的
人少。倒不一定是因为精英之路有多难走,更多是
因为80%的人不敢走,因为他们会觉得在80%那边
更安全。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我们本能地追求和其他人
一样,只有一样才可以被群体接纳,才会让人有安
全感。
试想一下,远古人类如果不生活在群体中,那
是很难生存的,就算是现代人,让我们忽然进入一
个完全陌生的不一样的环境,我们都会觉得紧张甚
至恐惧。
所以追求“和别人一样”,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可人这一生,不仅仅是只为了生存,更多人会
追求精彩的人生,会追求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出彩的人生一定是先“出格”的,精英人群的
格局和思维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否则怎么会走
出平凡与出类拔萃呢?
走不一样的路,确实会辛苦,因为没有更多前
车之鉴,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探索,每一步迈出去
都可能受挫或失败;
做不一样的事,可能会痛苦,因为你总在打破
自己的舒适区,打破一个旧我重塑一个新我;
做不一样的人,会感到孤独,因为没有多少人
理解你,就算是真心的关爱和建议,也都只能给你
慰籍,你的人生还是要你自己去负责。
然而,那又怎样?
走不一样的路,才能收获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做不一样的事,改变才会真的发生!
做不一样的人,才会活出自己的气场!
其实没有绝对的“一样”或“不一样”。
只要我们活出自己的不一样,尽情彰显自己的
气场,就如同暗夜里点燃的光,一定会吸引来同样
的能量,当我们这群“不一样”的能量相互吸引越
聚越多时,我们就把“不一样”聚成了强大的“一
个样”!
导语
走不一样的路,确实会辛苦,因为没有更多前车之鉴,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探索,每一步迈出去都可能受挫或失败;
做不一样的事,可能会痛苦,因为你总在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打破一个旧我重塑一个新我;
做不一样的人,会感到孤独,因为没有多少人理解你,就算是真心的关爱和建议,也都只能给你慰藉,你的人生还是要你自己去负责。
王敏著的《我不必和别人一样》送给想活出不一样人生的你。
精彩页
结婚20年,我竟然不知道你爱吃甜
中秋节,我家发生了半块月饼的“神秘失踪”事件。
我家每年都不买月饼,因为月饼基本上就是中秋节那天尝尝应个景,朋友送的月饼,会放在冰箱里一直到过期,最后扔掉。
中秋节前,朋友特意从广东寄来一盒精美的月饼。一盒里就四个,我切开一尝,果然名不虚传,好吃!可再好吃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我把一个月饼切成四份,一点点地吃。
中秋节前的晚上,我泡着普洱茶,兴致盎然地又拿出个月饼切了一半,和女儿一人一E1吃完了,另一半就放在桌子上。仅剩的另一个月饼被我放进冰箱,等着第二天中秋节端上桌子应个景。
等一等,有人问:你家还有谁啊?
答:还有我家先生,孩她爹。
问:那为何你不给他吃啊?
答:他不吃零食,不吃甜的。我跟他结婚快20年了,就没见过他吃甜的。我从不记得他吃过零食,顶多喝小酒时吃个咸干花生。
哦,知道了吧?所以,虽然我家孩她爹当时就在沙发上歪着看电视,我也没意识到把月饼分给他尝一尝,因为我“知道”——他不吃甜的。
女儿平时住校,回家总要跟我挤一张床,孩她爹就自己找小床或沙发去睡了。那天晚上,我去睡觉时,他还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第二天一早,我去喝茶,忽然发现半个月饼不翼而飞。昨晚放冰箱了?拉开冰箱一看,只有那最后一个月饼。昨晚那半个呢?我满屋子转悠地找着。
她爹刚刚睡醒,坐在沙发上揉眼睛,我径直穿过他,到卧室问正在睡懒觉的妞:“你昨天夜里起来吃月饼了?”
妞迷迷糊糊:“我有那么神经吗?”
我挠挠头:“那我昨夜梦游了?”
妞翻身看我:“怎么了?”
我满脸怪异的表情:“昨晚那半个月饼明明在桌上,今天早上不见了。”
妞很无奈:“妈妈,半个月饼有那么重要吗?是不是我爸吃了?”
我不以为然:“怎么可能?!你爹从来不吃甜的。”
妞说:“万一是他半夜看电视吃了呢?”
我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他从来不吃甜的。”
是啊,都快结婚20年了,我还能不知道他?!我压根儿就没见他吃过什么零食甜品,平时家里的饼干、面包、巧克力放在那里,到过期也没见他吃过啊,不可能的!
我就坚持着这个“不可能”,从孩她爹身边过了好几趟,一直在琢磨:要么我昨晚梦游了,要么是提前进入更年期了?
奇怪!神秘!半个月饼不见了!
我一整天都在嘀咕这件事,从孩她爹面前溜达好几回,彼此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似乎,好像,大概,也许,在我的认知中,老夫老妻容易陷入这个模式:看似天天在一起,可对方今天有没有洗脸、穿的什么衣服,好像都没概念,正应了那个成语——“熟视无睹”。
八月十五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孩她爹在厨房一阵煎炒烹炸,摆了一桌子饭菜庆祝过节。我从冰箱里拿出最后一个月饼,切成四块,摆到了餐桌中间。一个月饼分了四小块,我吃两块,妞吃了一块,剩下一块我本来要给妞,想了想就递给孩她爹:“来,赏个脸吃一块月饼吧,过中秋节呢!这月饼很好吃!”
孩她爹一如我所料地摇摇头:“不吃。”
我把月饼转向妞,看,我说的吧?他一直就这样!
忽然听到孩她爹说:“我昨晚吃过了,是挺好吃的。”
什么?!你吃的!?
我瞪大眼睛:“昨晚的半个月饼你吃了?”
他表情坦然:“是啊!”
妞大叫:“我说吧,明明是我爸吃了嘛!”
我瞪圆眼睛看着他:“你不是从来不吃甜食吗?”
他表情毫无变化:“我其实最喜欢吃甜的了,只是家里很多长辈有糖尿病,我就尽量少吃。”
妞在一边笑:“妈,你非说我爸从来不吃甜的,你了解我爸吗?”
我忽然语塞,我了解他吗?
我有些发愣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和我生活了近20年的男人,忽然发现他竟然有眼袋了。他什么时候有了白头发?他穿的T恤领子什么时候松垮了?我有多久没有认认真真看过这个人了?
而最要命的是——结婚快20年了,我竟然不知道他爱吃甜。我一直以为他就是我以为的那个人,只会画画,不谙世事,不善言谈;喜欢宅在家里睡觉,喜欢买菜做饭,不擅应酬不喜社交。我还以为他不吃零食,从不吃甜。
我好像一直在和我以为的那个人生活着。我一直以为他适合穿粗犷型的衣服,就老给他买同一品牌的灰绿、土咖色系衣服,他默默穿了多年,有一天终于对我说:“别人都说我穿这个颜色的衣服显得脸色很差,不好看。”我才认真打量一下他:“哦,有吗?好像是啊……”
他总是给我和妞做一大盆一大盆的鸡鸭鱼肉,每次都吃不完。我总是吵着说他就喜欢吃这些重口味的东西,可有一天忽然发现,每次他做好都是给我和妞吃的,他自己永远吃馒头咸菜和清汤面,他就喜欢那些清淡食物。而那一盆又一盆的酸菜鱼跳水兔大盘鸡涮羊肉,在他看来是最有营养最好吃的,他以为我和妞喜欢吃,所以总是拿这些他认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吃。后来我和妞在外面吃了什么好吃的,都不敢在她爹面前提,怕就那么顺口一提,第二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不必和别人一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505581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8
CIP核字 2018222675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