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曾国藩是晚清理学中兴的代表人物,其为学服膺程朱而不弃陆王,治学笃实,精研性天;平生修身诚敬,又以理学为政、治军。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以程朱理学为根本,又广泛吸收了孔孟儒学、陆王心学、王夫之气学、桐城派的理学与文学。以及汉学考据等,综罗百代而集于大成,其理学偏重实践,修身治世,客观上反映了晚清社会变革、学术转型的需要。徐雷著的《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从思想渊源、天理观、性命观、心物观、工夫论诸方面展开,多角度地考察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力求对其理学思想做出符合历史的客观研究,并对现代儒学的重构有所启示。 作者简介 徐雷,1977年生,上海人,现居湖南长沙。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现任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曾在《原道》《学术论坛》《湖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曾获湖南省高校师生微宣讲比赛高职高专教师组一等奖,并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构架 第三节 学术意义 第二章 曾国藩理学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渊源之一——受益于父祖辈的教诲 第二节 渊源之二——有闻于湖湘学风 第三节 渊源之三——问学于京城理学师友 第三章 曾国藩的天理观 第一节 理与气:理常气变,明理重气 第二节 理与欲:存理去欲,循礼治欲 第三节 理与势:理势合一,明理因势 第四章 曾国藩的性命观 第一节 理气性:穷理尽性,变化气质 第二节 天命人:顺天、知命、尽人事 第五章 曾国藩的心物观 第一节 心与理气性 第二节 心与物境欲 第六章 曾国藩的工夫论 第一节 格物工夫:“格物而不病于琐” 第二节 修心工夫:“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第三节 知行工夫:“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学界迄今对曾国藩理学思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兼采汉宋”“中兴桐城”“调和程朱陆王”“理学经世”等学术史方面,虽然也对其本体论、心性论、致知论、修养论等哲学思想有所涉及,但总体而言有待深入。具体而论,对曾国藩理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诸如“理、气、心、性、物、境、欲、命、势、静、敬、诚”等概念的内涵和功用,以及由这些概念所建构的诸如“理气、理欲、理势、心理、心气、心性、心物、心境、心欲、性命、知行”等关系的认识和命题,还需更多的专门研究。概念不清,理学不明;不知性理,不见事功。 徐雷著的《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从概念分析入手,由点及面,以小见大,从思想渊源、天理观、性命观、心物观、工夫论诸方面展开,多层次考察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及其价值,力求对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做出符合历史原貌的客观分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曾国藩理学思想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徐雷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71605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12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31 |
| CIP核字 | 2018187564 |
| 中图分类号 | B259.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南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