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
内容
内容推荐
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
一个特别的机缘,七岁的城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曹文轩著的《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人物鲜活灵动,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真情真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作品写尽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写尽美好,将美好写到完美;写尽大爱,将大爱写到充满生机与情意。这种对苦难、对美好、对大爱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和心灵,牵引人们完成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追随永恒》、《甜橙树》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浙江定制版)》、《红瓦》、《根鸟(浙江定制版)》、《细米》、《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天瓢》、《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4卷)。
《红瓦》、《草房子(浙江定制版)》、《根鸟(浙江定制版)》、《细米》、《天瓢》、《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四十馀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宋庆龄文学金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章 小木船
第二章 葵花田
第三章 老槐树
第四章 芦花鞋
第五章 金茅草
第六章 冰项链
第七章 三月蝗
第八章 纸灯笼
第九章 大草垛
美丽的痛苦(代后记)
导语
曹文轩著的《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是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要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达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后记
美丽的痛苦
《青铜葵花》在享乐主义泛滥的今天,无疑是
另一种声音。它进行的是一种逆向的思考。它是对
苦难与痛苦的确定,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
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的突然
袭击、人类野蛮本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急风
暴雨等。我们每天都在目睹与耳闻这些苦难。当非
洲难民在尘土飞扬的荒原上一路倒毙一路迁徙的时
候;当东南亚的海啸在人们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以
十分短暂的时间吞噬了那么多的生命,将一个好端
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的时候;当阿尔卑斯山发生
大雪崩将人的一片欢笑顿时掩埋于雪下的时候;当
中国煤矿连连发生瓦斯爆炸,一团团生命之火消灭
于数万年的黑暗之中的时候……我们难道还会以为
这个世界就只有欢乐与幸福吗?其实,这一切又算
得了什么?那些零星的、琐碎的却又是无边无际、
无所不在的心灵痛苦,更是深入而持久的。坎坷、
跌落、失落、波折、破灭、沦陷、被抛弃、被扼杀
、雪上加霜、漏船偏遇顶风浪……这差不多是每一
个人的一生写照。
然而,我们却要忘却。
我们陷入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先乐呵乐呵再说
的轻薄的享乐主义。
这种享乐主义,是我们在面对苦难、痛苦时的
怯懦表现,是一种对生命缺乏深刻体验与理解的必
然选择。而我们对此却没有丝毫的反思。不仅如此
,我们还为这种享乐主义寻找到了许多借口。当下
中国,在一片“苦啊”的叹息声中,开始了对快乐
的疯狂吮吸。我们看到的景象,大概是那个宣扬享
乐主义的西方都望尘莫及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世界沉沦于一派轻飘的、浮泛的、没有任何精神
境界的欢愉之中。欢乐,欢乐,再欢乐,欢乐到死

追求快乐,是无可非议的,更是无罪的。问题
是:这种忘却苦难的快乐,在苦难突然降临之际,
究竟有多大的对抗力量?它只是一种享乐主义,而
不是一种乐观主义——乐观主义,是一种深刻认识
苦难之后的快乐,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有质量的快
乐。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忽视了苦难对
于我们生命的价值,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的风
度,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当
苦难来临时,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我们
只能手足无措、不堪一击。有些苦难,其实是我们
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
就不能不与这些苦难结伴而行,就像美丽的宝石必
经熔岩的冶炼与物质的爆炸一样。
在这样一个语境中,当一个孩子因为某种压力
而选择轻生时,我们看到,这个看上去很深刻、很
人性化的社会,急急忙忙地、毫不犹豫地从各个方
面开始对造成这个孩子悲剧的社会进行检讨,甚至
是谴责。我们从没有看到过有一个人站出来对这个
孩子承受苦难的能力进行哪怕一点点的反思。我们
无意为这个社会辩护,无意为这个教育制度辩护—
—这个社会、这个教育制度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
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将任何问题往社会身上
一推,往教育制度上一推,难道就是完全合理的吗
?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
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检讨,不也应包括对这个孩
子对苦难的理解与承受能力的培养的检讨吗?
由于我们对民主、自由、快乐的褊狭理解,我
们喜欢不分是非地充当“快乐人生”代言人的角色
。我们为那些不能承担正常苦难的孩子鸣冤叫屈,
然后一味地为他们制造快乐的天堂。当谈到儿童文
学时,我们说:儿童文学就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
学。十多年前,我就纠正过这个显然不怎么可靠的
定义,我说: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
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也包括悲剧快感——后
者在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安徒生的作品
,大部分是悲剧性的,是忧伤的,苦难的,痛苦的
,但也是美的。由于一种不可靠的理念传播于整个
社会,导致了我们对安徒生当下意义的否定,甚至
发展到有人要往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我在想:在
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今天,我实在不知道全世
界到底还有多少人要向安徒生的脸上吐口水?看样
子,这事情大概也就是发生在中国——一个享乐主
义风行的世界。殊不知,这正是我们对苦难缺乏认
识而对快乐又抱了一种浮浅见解的有力证据。
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
代的苦难。苦难绝非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今天的孩
子,用不着为自己的苦难大惊小怪,更不要以为只
是从你们这里开始才有苦难与痛苦的。人类的历史
,就是一部苦难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将继续延
伸下去。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
的优雅风度。
就在我写完《青铜葵花》后不久,我读到了罗
曼·罗兰的一段文字: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
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这两位是姊妹
,而且都是圣者。她们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魂。
她们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爱欢乐与痛苦
的人,便是既不爱欢乐,亦不爱痛苦。凡能体味她
们的,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
青铜葵花》要告诉
精彩页
第一章 小木船
1
七岁女孩葵花走向大河边时,雨季已经结束,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流水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房屋是潮湿的,牛是潮湿的,鸟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
葵花穿过潮湿的空气,不一会儿,从头到脚都潮湿了。她的头发本来就不浓密,潮湿后,薄薄地粘在头皮上,人显得更清瘦,而那张有点儿苍白的小脸,却因为潮湿,倒显得比往日要有生气。
一路的草,叶叶挂着水珠。她的裤管很快就被打湿了。路很泥泞,她的鞋几次被粘住后,索性脱下,一手抓了一只,光着脚丫子,走在凉丝丝的烂泥里。
经过一棵枫树下,正有一阵轻风吹过,摇落许多水珠,有几颗落进她的脖子里,她一激灵,不禁缩起脖子,然后仰起面孔,朝头上的枝叶望去,只见那叶子,一片片皆被连日的雨水洗得一尘不染,油亮亮的,让人心里很喜欢。
不远处的大河,正用流水声吸引着她。
她离开那棵枫树,向河边跑去。
她几乎天天要跑到大河边,因为河那边有一个村庄。那个村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大麦地。
大河这边,就葵花一个孩子。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大河这边,原是一望无际的芦苇,现在也还是一望无际的芦苇。
那年的春天,一群白鹭受了惊动,从安静了无数个世纪的芦苇丛中呼啦啦飞起,然后在芦荡的上空盘旋,直盘旋到大麦地的上空,嘎嘎呜叫,仿佛在告诉大麦地人什么。它们没有再从它们飞起的地方落下去,因为那里有人——许多人。
许多陌生人,他们一个个看上去,与大麦地人有明显的区别。
他们是城里人。他们要在这里盖房子、开荒种地、挖塘养鱼。
他们唱着歌,唱着城里人唱的歌,用城里的唱法唱。歌声嘹亮,唱得大麦地人一个个竖起耳朵来听。
几个月过去,七八排青砖红瓦的房子,鲜鲜亮亮地出现在了芦荡里。
不久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那天早晨,一面红旗升上天空,犹如一团火,静静地燃烧在芦荡的上空。
这些人与大麦地人似乎有联系,似乎又没有联系,像另外一个品种的鸟群,不知从什么地方落脚到这里。他们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大麦地人,大麦地人也用陌生而好奇的目光看他们。
他们有自己的活动范围,有自己的话,有自己的活,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一套。白天干活,夜晚开会。都到深夜了,大麦地人还能远远地看到这里依然亮着灯光。四周一片黑暗,这些灯光星星点点,像江上、海上的渔火,很神秘。
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
不久,大麦地的人对它就有了称呼:五七十校。
后来,他们就“干校干校”地叫着:“你们家那群鸭子,游到干校那边了。”“你家的牛,吃了人家干校的庄稼,被人家扣了。”“干校鱼塘里的鱼,已长到斤把重了。”“今晚上,干校放电影。”……
那时,在这片方圆三百里的芦荡地区,有好几所干校。
那些人,都来自于一些大城市。有些大城市甚至离这里很远。也不全都是干部,还有作家、艺术家。他们主要是劳动。
大麦地人对什么叫干校、为什么要有干校,一知半解。他们不想弄明白,也弄不明白。这些人的到来,似乎并没有给大麦地带来什么不利的东西,倒使大麦地的生活变得有意思了。干校的人,有时到大麦地来走一走,孩子们见了,就纷纷跑过来,或站在巷子里傻呆呆地看着,或跟着这些人。人家回头朝他们笑笑,他们就会忽地躲到草垛后面或大树后面。干校的人觉得大麦地的孩子很有趣,也很可爱,就招招手,让他们过来。胆大的就走出来,走上前去。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铜葵花(浙江定制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94929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50
CIP核字 2018282421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0
152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3: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