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总序
致中文读者
引言
第I部分
1家族
2“友”、师长、庇主
3“友”、同侪、同辈
第II部分
4官场
5“吾吴”与当地人的义务
第III部分
6“友”、请托人、顾客
7弟子、帮手、仆役
8艺术家、声望、商品
后记
谢辞
注释
参考书目
图版目录
人名索引
图书 |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
内容 | 目录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总序 致中文读者 引言 第I部分 1家族 2“友”、师长、庇主 3“友”、同侪、同辈 第II部分 4官场 5“吾吴”与当地人的义务 第III部分 6“友”、请托人、顾客 7弟子、帮手、仆役 8艺术家、声望、商品 后记 谢辞 注释 参考书目 图版目录 人名索引 导语 柯律格著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的《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在文徵明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全书通过解读明代书画泰斗文徵明以艺术之名的社交和明代复杂的社交关系,以“社会艺术史”的角度重构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写的“艺术家”被还原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中展露着他的才华和性情,从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该书为三联书店重点图书“开放的艺术史”系列中最新的一种。 内容推荐 文徵明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以“明四大家”之一员留名画史。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注重形式分析,柯律格教授于本书中聚焦其作品的制作情境,例如时机与场合,尽可能地利用当时的文献(特别是诗文)与作品,参合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自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的生平与作品,探索其如何在各种活动场域中建构主体与自我,从而拓展了世人对这位伟大人物的理解。 柯律格著刘宇珍、邱士华、胡隽译的《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共八章,每一章皆以某种场域、某一组特定的关系类型作为参考架构,这两者不仅定义了文徵明的自我认同,同时也是他据以待人接物的出发点。第一部分的三章处理了与文徵明前半生有关的场域,包括家族、师长、同侪;第二部分是通过官场与地缘检视其社交关系,援引的材料横跨其一生;第三部分则着重处理他后半生的场域,包括顾客与弟子。最后一章检视在文徵明死后如何凝聚出一个一贯且鲜明的“伟大艺术家”形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柯律格 |
译者 | 译者:刘宇珍//邱士华//胡隽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38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4-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18 |
CIP核字 | 2018196277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 |
印次 | 5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8-6206 |
版权提供者 | 台湾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2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