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家纪念日与现代中国(1912-1949)
内容
内容推荐
郭辉著的《国家纪念日与现代中国(1912-1949)》在继承历史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了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与理论,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多维立体解析现代中国国家纪念日。国家纪念日是民国北京政府、国民党宣传政治理念、动员广大民众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政治文化作用于社会民众的重要媒介。通过回答国家纪念日如何为政权建设服务,揭示其功能的复杂多面,分析国家政权是如何通过国家纪念日对社会民众施加影响,解释国家纪念日表象之下的深层次内涵与意义。
作者简介
郭辉,历史学搏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纪念活动史、记忆史、思想文化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社科评审委员会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全文转载6篇,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国家纪念日与合法性的建构
第一章 “共和”观念:北京政府的国庆纪念日 
一 制度设计:国庆日的生成
二 象征表达:国庆日欢庆纪念活动的操办
三 话语控制:“共和国庆日”的完成
第二章 “革命”记忆:国民党的黄花岗起义纪念
一 “烈士”与“国民”:民元的纪念
二 从黄花岗纪念日到革命先烈纪念日
三 纪念仪式的场景化书写
四 革命记忆的塑造
第三章 党国政治:国民党的国庆纪念日 
一 夺取:“在野”立场的体现 
二 整合:党国一体的塑造 
三 运用:政治诉求的表达
第四章 消费政治:商家的国庆纪念日 
一 “双十节”符号的运用与商品促销
二 “双十节”语言的运用与商品促销
三 余论:背后的故事
第五章 异化政治:国民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一 抗战胜利庆祝与纪念日的出现
二 庆祝与哀悼:纪念活动的开展 
三 纪念话语的表达
第二编 国家纪念日与抗战动员
第六章 御侮救国的宣扬:“九一八”纪念
一 纪念活动的进行
二 关注东北以纪念国耻 
三 宣传国耻以凝聚精神
四 振奋精神以御侮救国 
五 纪念活动的历史价值与功能
第七章 传统文化的发明:孔子诞辰纪念日 
一 孔子诞辰纪念日的创制 
二 纪念仪式的举行 
三 教师节的植入与意义诠释
四 孔子思想的时代阐释
第八章 民族精神的建构:民族扫墓节 
一 民族扫墓节的发明 
二 民族扫墓典礼一:祭黄陵
三 民族扫墓典礼二:祭孝陵
四 民族精神的凝聚 
五 知识精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六 社会民众对民族精神的承接
第九章 领袖崇拜的制作:“抗战建国纪念日”
一 纪念日的制定 
二 纪念活动的举办
三 抗战动员:言论主调的确定 
四 领袖崇拜:言论主调的辐射
结语
参考文献
导语
国家纪念日是民国北京政府、国民党宣传政治理念、动员广大民众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政治文化作用于社会民众的重要媒介。郭辉著的《国家纪念日与现代中国(1912-1949)》通过回答国家纪念日如何为政权建设服务,揭示其功能的复杂多面,分析国家政权是如何通过国家纪念日对社会民众施加影响,解释国家纪念日表象之下的深层次内涵与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家纪念日与现代中国(1912-194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38000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3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424
CIP核字 2018256661
中图分类号 K892.11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49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