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全球反恐战争问题新论/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全球反恐研究论丛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震,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和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18—2019年度访问学者,兼任上海反恐研究中心理事、中信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近年来主要从事国际安全与中东问题研究。曾先后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研究中心从事访问研究,并多次参与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上海市社科规划办等委托的重要课题研究,目前正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民委有关课题。王震博士已在《社会科学》 《现代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研究》等学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参与编写专著章节十余部,出版有专著 《一个超级大国的核外交: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新华出版社,2013年),翻译有《统治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14年)、《国际反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此外,他还先后在《世界知识》 《中美聚焦》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近百篇。部分研究成果曾获“第九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一等奖”、第十二届和十三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上海社联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张仲礼学术奖”。此外,他还曾入选国家民委“首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计划,并先后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全球反恐战争与跨国圣战运动 第一节 “跨国圣战”的相关概念、内涵与分期 一、“跨国圣战”的定义 二、“跨国圣战”运动的分期 第二节 跨国圣战运动的滥觞:阿富汗抗苏战争 一、阿富汗战争的时代背景 二、阿卜杜拉-阿扎姆与阿富汗“圣战” 三、美国的角色 四、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第三节 跨国圣战运动的异化:从“阿富汗毕业生”到“基地”组织 一、“基地”组织的诞生与转向 二、“基地”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第四节 第三波跨国圣战运动:全球化时代的怪胎——“伊斯兰国” 一、“伊斯兰国”组织诞生 二、“伊斯兰国”崛起的成因 三、“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的分歧 四、“伊斯兰国”的衰亡 五、“伊斯兰国”引发的两难 第五节 后“伊斯兰国”时代的跨国圣战与全球反恐 一、“伊斯兰国”组织的未来走向 二、“伊斯兰国”溃败对全球圣战的影响 三、“伊斯兰国”溃败对伊叙周边地区反恐的影响 四、“伊斯兰国”对欧美恐怖活动的影响 第六节 余论:全球反恐何为 第二章 全球反恐战争的困境与根源 第一节 全球反恐战略困境的含义 一、“越反越恐”的含义 二、关于“伊斯兰国”的争论 三、“伊斯兰国”的本质 第二节 技术根源:远程交通与信息革命 一、武器技术 二、远程交通与通讯技术 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四、新媒体技术 第三节 意识形态根源:“圣战”思想的全球化 一、恐怖主义意识形态的演进 二、“圣战”意识形态的全球化 第四节 霸权政治根源:美国全球反恐战争的迷失 一、反恐战争扩大化 二、过分依赖军事手段 三、先发制人与单边主义 第五节 世界经济根源:全球化带来的冲突与鸿沟 一、“全球化”的含义 二、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三、全球化与恐怖主义 第六节 国际制度根源:国际反恐合作机制的缺陷 一、国际反恐合作的渠道 二、国际反恐合作的领域 三、国际反恐合作的困境 四、国际反恐合作评估 第七节 国际秩序根源:国际格局转型与局部失序 一、“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含义 二、国际格局转型 三、国际格局转型与恐怖主义 第八节 余论:全球反恐的未来 一、共性与差异,一种多元化的阐释 二、第五次恐怖主义浪潮? 三、全球反恐的出路 第三章 全球反恐战争转型与中国 第一节 美国全球反恐战略调整 一、小布什政府全球反恐战略 二、奥巴马政府全球反恐战略 三、特朗普政府全球反恐战略 第二节 跨国恐怖活动升级与反恐战争的教训 一、国际恐怖活动的快速升级与扩散 二、反恐战争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全球反恐战争转型的表现 一、反恐理念与认识的深化 二、反恐领域的拓展 三、联合国反恐功能的强化 四、多边主义的回归 五、国际反恐机制的常态化 第四节 全球反恐战争转型对中国的影响 一、全球反恐战争转型对中国的挑战 二、全球反恐战争转型带给中国的机遇 三、全球反恐战争转型:中国何为? 第五节 余论:全球反恐战争转型的前景 附录 附录一 布热津斯基致卡特总统的备忘录“关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思考” 附录二 第166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美国在阿富汗的项目、政策与战略 附录三 第277号国家安全决策指令:低烈度冲突战略与国家政策(U) 附录四 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2003) 附录五 全球反恐战争进展报告(2003) 附录六 打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2006) 附录七 国家反恐战略(2011) 参考文献(征引文献) 一、英文专著 二、英文论文及报告等 三、中文专著和译著 四、中文论文或媒体文章 后记 导语 鉴于全球反恐战争的复杂性,王震著的《全球反恐战争问题新论》并未试图就这一现象进行全面梳理,或是尝试建构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而是选取了三个极为典型的侧面进行剖析,旨在通过回答三个与全球反恐战争密切相关的问题,为读者勾画出全球反恐战争的不同切面,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前仍在进行当中的这场全球反恐战争。 本书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与全球反恐战争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而就全球反恐战争的不同侧面和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内容推荐 “9·11”以来的全球反恐战争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和“9·11”事件后初期相比,不仅恐怖活动的案发频率、伤亡程度大幅攀升,跨国恐怖组织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也进一步增强。“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的疑问是“这些恐怖分子为什么如此恨我们?”如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却是“为什么我们无法阻止这些恐怖分子?” 王震著的《全球反恐战争问题新论》回答了全球反恐战争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即我们面临的跨国恐怖分子从哪里来?“9·11”以来的全球反恐战争何以成效不彰?未来全球反恐战争将向何处去?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各种观点、案例和数据等信手拈来,尤其是使用了大量美国新近解密的档案和外交、安全战略文献,分析问题时如抽丝剥茧、娓娓道来,语言简练而又不失缜密,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能够从中国立场出发独立地阐释全球反恐战争,并将宏观战略研究与微观反恐问题进行融合研究的大胆尝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反恐战争问题新论/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全球反恐研究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5004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0 |
CIP核字 | 2018159418 |
中图分类号 | D81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