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植物园六十年的实践与认知
内容
作者简介
许再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9年9月15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1953年毕业于黄岗镇中心小学,1956年初中毕业于饶平县第二中学,1959年毕业于广东潮安农业技术学校,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从事园林工作。1961年调往该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事植物资源考察和植物引种驯化的研究。通过边工作边学习,于196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主要从事植物资源学、民族森林一植物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并在1 985年毕业于前民主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国际研究生班,分别获该校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发的学位证书。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六十年的植物园生涯
第一章 植物引种驯化一一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植物引种驯化及栽培植物的生长适应性
1.热带植物引种的不同种源对低温的适应调查
2.石灰岩季雨林若干树种引种初步分析
3.我国古代植物引种驯化的实践及理论初步探讨
4.引种的龙脑香科植物对低温适应性的探讨
5.滇南热带野生植物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及适应性探讨
6.刍议温室效应对我国热区植物资源开发的可能影响
第二节 植物资源考察及开发利用
1.依兰香的资源调查及其栽培
2.云南省团花的调查研究
3.国产血竭植物资源的研究
4.滇南栽培的热带植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潜力
5.热带森林的生态学意义与西双版纳的合理开发
6.西双版纳热带植物资源开发的历史回顾与潜力发挥
7.混农林系统:热带山地开发的一个新策略
8.西双版纳热带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
9.古今演变中的云南植物若干特点探讨
10.我国植物资源学的开拓者——从蔡希陶的论著与实践探讨其学术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植物学(文化)与植物资源
1.西双版纳民族用材研究
2.西双版纳傣寨传统栽培植物的调查研究
3.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植物命名与分类系统研究
4.西双版纳榕树的民族植物文化
5.自然资源开发的民族传统经验与云南热区山地生态环境建设。
6.民族森林文化/民族植物学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7.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与柬埔寨高棉族药用植物传统利用知识的初步比较
8.西双版纳傣族热带雨林生态文化及成因的探讨
9.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泰族民间植物命名方法与土著名字的相似性探讨
讨论:植物引种驯化与植物资源学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植物迁地保护——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本身
第一节 我国植物园的植物迁地保护
1.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
2.迁地保护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3.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云南热带植物保护中所做的工作
4.地区性植物多样性保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一个重要功能
5.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与土著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研究
6.我国植物园与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及研究
7.中国植物园与药用植物的收集保存
8.植物园的挑战——对洪德元院士的《三个“哪些”:植物园的使命》一文的解读
第二节 植物迁地保护的原理与方法
1.地区性的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2.植物园在稀有和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一些策略
3.中国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的现状与对策——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原理与方法的讨论
4.中国龙脑香科植物受威胁状况及迁地群落保护探讨
5.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迁地”与“近地”保护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稀有、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及其研究
1.望天树保存及繁殖技术研究报告
2.龙脑香科植物望天树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分化
3.桫椤保存及繁殖技术研究
4.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与地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
5.版纳青梅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6.龙脑香科濒危植物广西青梅的遗传迁地保护
7.迁地保护的4种龙脑香冠层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8.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近地保护
9.我国近30年来植物迁地保护及其研究的综述
10.基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迁地保护略议“本土物种全覆盖保护”的植物园项目
讨论:创立植物迁地保护生物学的刍议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植物园建没——与时俱进的植物园建设理念
第一节 植物园的功能定位..
1.斯里兰卡植物园考察见闻
2.植物园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3.植物园的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4.从植物引种驯化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植物园的50年发展回顾
5.植物园的功能定位研究
第二节植物园建设的理念
1.以“科学植物园”为目标,建设生命科学创新研究及知识传播支持平台——院省合作重大项目“万种植物园”的科学意义和建设成果
2.植物园及其建设的生态学基础——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例
3.对植物园未来园长在植物园建设上的9条建议
4.林业系统树木园建设与管理之我见
5.与时俱进的植物园建园理念
6.植物园的保护概念变化——文化植物园的讨论
7.生态文明建设:植物园的进一步行动
第三节 发展中的中国植物园
1.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改革与发展——纪念她的奠基者蔡希陶教授诞辰85周年
2.发展中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
3.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提高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能力的一些思考
4.人与自然——迈向2l世纪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
5.亦师亦友终生消受——兼忆昊征镒教授与热带植物园的发展
讨论:植物园学与科学植物园讨论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许再富先生著的《植物园六十年的实践与认知》翔实地反映出我国植物园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植物引种驯化、植物迁地保护、科学植物园建设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荟萃了许再富先生在植物资源考察、引种驯化及资源开发、民族植物及文化、迁地保护及稀有濒危植物研究以及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建设理念与植物园建设等的心路历程与智慧认知,体现了许再富先生亲历的我国植物园发展和功能变迁的历史成就。书中也有极具个人情感与师道尊严的认知白描,盖源于蔡希陶、吴征镒等大师的多年言传身教,感悟学无止境的人生哲理,又益于许先生在植物园的实践、认知及学术造诣,铸就了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既能立足当下任务,又能吸收总结古今经验与植物文化,不断学习、借鉴、跟踪中外最新进展,把握时代脉搏、发展方向与植物园的使命变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植物园六十年的实践与认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再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898686
开本 16开
页数 4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38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188
CIP核字 2018274476
中图分类号 Q94-339
丛书名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85
211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