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斯特城堡
内容
编辑推荐

《古斯特城堡》是电影《北京你好》原著者、《我坚强的小船》编剧、受莫言、阎连科和李敬泽赞誉的“70后最优秀小说家”徐则臣的最新力作大集结。这些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

内容推荐

《古斯特城堡》包含了作者徐则臣18篇中短篇小说。其中《古斯特城堡》这个短篇讲述了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短暂旅居期间的奇特经历,作者以第一人称展开叙事,“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作者的化身,小说营造叙述的真实感,让人身临其境。

《古斯特城堡》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镜子与刀

养蜂场旅馆

暗地

露天电影

雪夜访戴

梅雨

先生,要人力三轮吗

古斯特城堡

我们的老海

失声

鬼火

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下一个是你

夜归

忆秦娥

河盗

古代的夜晚

九年

试读章节

镜子与刀

1

前面是门,后面是窗户。门外是花街,一间间高瘦的灰瓦房,檐角像鸟的翅膀一样翘起来,几乎每个院子里都有一棵槐树。现在槐花正盛开,白白的团团簇簇占了大半个院子,团团簇簇的香甜味跟着风斜着往天上跑,经过穆家饭店的两层楼。老板的儿子穆鱼站在二楼门前捂住鼻子和嘴,香味呛得他想咳嗽。他离开门,转身回到屋里,无所事事地转了几圈,从抽屉里拿出一面小镜子,圆的,背面贴着一只凤凰。他举着镜子爬到窗户边,对着窗外的石码头和运河照起来。然后,他在心里念念有词:

天灵灵,地灵灵,大鱼小鱼现原形。

一点动静都没有,石码头还是石码头,运河还是运河。有人在石阶上湿漉漉地走,有船在靠岸和离开,更多的船从运河上经过,摇桨的看起来好像原地不动,只有机动船才拖着大辫子一样的黑烟突突突驶过水面。天灵灵,地灵灵,大鱼小鱼现原形。没有鱼从水里漂上来。他觉得很没意思,甩了几下镜子,突然发现原来镜子里没有光。这是背阴的一面。他抓着镜子上了楼顶。

楼顶是个宽敞的平台,上午的阳光照在芦席上的四排鱼干上。穆鱼舞动镜子,阳光像手电筒一样照到鱼干上。然后是树、石码头、运河、船、来往的人,然后照到一条泊在岸边的巨大的乌篷船。天灵灵,地灵灵,他还在心里念叨,就看到椭圆形的阳光照在了船头的一张黑脸上。凭直觉,穆鱼认为那张脸应该超过八岁,具体超过多少他心里没数。他只能用自己的年龄去衡量别人,超过八岁他就不知道会长成什么样子了。那个男孩躺在船头睡觉,光头,肚子上只盖一件灰色的衣服,蜷缩得像条狗。他的个头比自己大,穆鱼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陌生人,穆鱼对他的兴趣开始只是他的光头,他发现镜子里的阳光照到光头上时,光头像灯泡一样发出了光。他一动不动地照着,让它坚持不懈地发光。

光头男孩动了动,挠了几下脑袋,他感到了热。他又张了张嘴。穆鱼就把椭圆的阳光对准了他的嘴,嘴没有感觉。又照他的眼。他动了,摇了摇头。穆鱼的兴趣就转移到了他的两只眼。不仅照着,还不停地晃动,他觉得自己是在用一只透明光亮的手去摸光头的眼。光头猛地摇了几下头,懵懵懂懂地睁开眼,疑惑地看看四周。穆鱼赶紧收起镜子。光头又睡了。穆鱼再照,一会儿光头又醒了,他拼命地揉眼,突然坐了起来,穆鱼的镜子收迟了,他看到了一个光源,一个男孩趴在楼顶上。他愣愣地看着穆鱼,突然从屁股后头摸出了一只白瓷碗。穆鱼觉得眼前明亮地一晃,白瓷碗像太阳和镜子一样对他发出了光。穆鱼偏脑袋躲过去,看到光头咧开了嘴在笑,一口比碗还白的牙。

他们开始相互晃对方的眼。为了及时躲避远道而来的强光,两个人不断从这里移到那里。穆鱼的活动范围比光头的大,所以他觉得自己更开心。他张大嘴嗷嗷地喊,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但他不在乎——很久没有人跟他一块儿玩了。

2

三个月以前,他开始出疹子。医生说,最好不要见风和阳光。父母就跟学校请了假,把他关在家里,哪儿也不许去。后来疹子出完了,可以出门了,说话莫名其妙地又成了问题。刚开始嗓子有点哑,逐渐说话就变得困难,到了后来,干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到医院看,医生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然后说,他们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毛病。倒是发现他下巴底下长出了一个疙瘩,黄豆粒大小,用仪器扫来扫去,没什么可怕的东西藏在里面。可为什么就不能说话了呢?

父母又带他去了另外几家医院,结果大同小异,都没办法,就把他带回家了。整个花街都对这种稀奇古怪的病有了兴趣,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都争着献计献策。一会儿这东西能治,一会儿可以吃那东西试试。他们家是开饭店的,煎药熬东西人手多得是,但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效果,穆鱼依旧只张嘴不出声,急得父母每天晚上送走了客人,就抱着儿子抹眼泪。后来豆腐店的麻婆拎着二斤豆腐过来,说她小时候在老家时好像听过这种怪病,得病的也是个孩子,九岁,请了跳大神的仙姑给祷告好的。麻婆说,要不也试一下?穆老板两口子大眼瞪小眼,试试吧,死马当活马医了。

就去几十里外的鹤顶请了位仙奶奶。仙奶奶九十多岁,裹小脚,会跳大神,还会算命看相和用罗盘看阴阳宅,反正和神神道道有关的事都能干。但她轻易不出山,年龄大了,呼神驱鬼的事情太耗精力,折寿。穆老板费了不少口舌才请到。仙奶奶说,要不是听说他的儿子才八岁,用飞机接她也不会来。

当然她是坐船来的。穆鱼一见到她就被吓哭了,只掉眼泪不出声,他从没见过头发那么白、人那么瘦的老太太,就比电视上的骷髅架多一层皮。仙奶奶嘎嘎嘎地笑,说:

“有戏。附身的鬼已经怕我了。”

她伸出一只枯瘦的手放在穆鱼头上,另一只抬起他的下巴,“没错。”她说,“就是这个。不能让它落地,一落地孩子就彻底成哑巴了。”

穆鱼觉得她的手冰凉,带了飕飕的冷风。他继续张大嘴哭。

“落地?”穆老板和他老婆盯着儿子的脖子看,没听懂。

仙奶奶不理会穆鱼的眼泪,用长指甲在小疙瘩下面的某个位置上点一下,“这里,”她说,“不能让它走到这个地方。走到了就是落了地,孩子这辈子都别想说话了。”穆鱼感觉她指甲尖也是凉的。

“那怎么办?”

“好办,”仙奶奶说,在送过来的椅子上坐下,接过一根正燃的烟插到自己的小烟袋里,“我过会儿作法驱一驱。还有,这孩子三个月不能踩地面。我是说,”她用烟袋指指脚底下和门外,“不能下楼,就待在楼上。”

三个月不下楼,连一楼都不行,穆老板觉得有点过分。你怎么可能让他楼都不下。仙奶奶不管这些,要治病就得按她的来。

“踩了地面,那鬼东西就可能落地,那就等着成哑巴吧。”

穆老板不敢再说什么了。老婆在一边说:“只能锁在楼上了。”

的确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当天就请李铁匠焊了一扇铁条门。为了给穆鱼提供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铁门装在一楼地面的前两个台阶上,他可以透过铁门看清一楼饭店里每一个客人,就是脚够不到地面。

作法的时候穆鱼倒不怕了,和电视里演的差不多。仙奶奶散开白发,风吹过来四散飘拂,手里一把木剑,烧香,燃纸,对着半空咕噜咕噜叫,然后一声大喊:

“天灵灵,地灵灵,大鬼小鬼现原形!”

木剑突然插进纸盆里。火灭了。仙奶奶说行了,最多三个月就能开口。

后来父母问穆鱼当时有什么感觉,他摇摇头,什么也没感觉到。他就是觉得仙奶奶的那句话好玩:天灵灵,地灵灵,大鬼小鬼现原形。仙奶奶一身的老骨头都在哆嗦。

3

一个多月了,他一直待在楼上。父母下楼就把铁门锁上,吃饭时叫他,把饭菜从铁条中间递过去。他端上楼,或者直接坐在楼梯上吃,一边吃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他喜欢听他们说话,这些从水上经过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南腔北调,有的喝大了舌头出口就像鸟叫。有时候他对某件事感兴趣,不由自主就对他们大喊大叫,但是没有人听见。这种时候穆鱼最绝望,往往饭吃到一半便再也咽不下去,他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都听不见,于是委屈得泪流满面。开始他还踢几脚铁门出气,后来习惯了,放下饭碗就往楼上跑。有时候憋得难受了,就一个人在楼梯上来来回回跑。  没人跟他玩,只能自己跟自己玩。趴在走廊上看花街,或者伏在后窗上看石码头和运河。父母规定,晚上不许看花街,理由是经常有坏人在晚上出入花街。他当然不相信,他们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为此他在心里暗暗笑话他们。他知道那些在夜晚出入花街的陌生男人都是去找女人的,那些在门楼上挂小灯笼的女人打开门迎接他们,把他们带进自己的屋子里,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也可能更长时间,再把他们送出来,他们就给她钱。他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所以,晚上他偷看花街的时候,只看那些门口挂灯笼的院子。院子里的女人他大部分都见过,有本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坐着船来到石码头,在花街上租一间屋子住下来。她们的生活就是一次次在门楼上挂灯笼,等男人来摘,男人走了她再挂出来。他也知道很多在他家饭店吃饭的跑船人,船老大和那些水手,酒足饭饱了也会去花街摘灯笼。

但是说到底,这些都不好玩,大人的事他其实没兴趣。

现在他发现了光头。他没想到可以用镜子和一个陌生人一起玩。他晃动镜子时高兴坏了,看得出来光头也很高兴。他们就这么照来照去,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他正担心对方可能会厌倦,光头突然收起瓷碗转过身,蹲在船头开始摆弄什么东西。怎么照他都不转身。然后穆鱼看到一个陌生的瘦男人从岸边跳上船,他的右手比画了几下,从船舱里走出来一个女人,衣服耷在一边,露出光裸的右肩。瘦男人对着光头比画几下,又对着女人比画几下,一把将女人推进了船舱,接着他也进去了。船头只剩下蹲着的光头继续蹲着,穆鱼等着他转身,但他一直没转过来。然后,穆鱼看到船晃动起来。

船没完没了地摇荡,光头没完没了地背对他蹲着,太阳晒得穆鱼头发蒙,他终于决定不再等,下楼找水喝。抓着扶手往下走时,他无意中瞥了一眼自家的院子,看到晾衣绳上挂满了从没见过的被褥和衣服,正湿漉漉地往下滴水。谁会把被褥里的棉花都洗了呢?

穆鱼拿着纸和笔来到铁门前,拍打铁门让正在择菜的母亲过来。他在纸上写:“我要喝水。”

母亲倒了一大杯水递给他,继续择菜。他就坐在楼梯上喝水。

喝了一半他又拍打铁门,在纸上写了一行字让母亲看:

“谁家的被子和衣服在绳上?”

母亲说:“过路人家的,借我们的院子晒晒。”

穆鱼接着又写:“被子怎么是湿的?”

“船翻了,被褥和衣服掉进水里,”母亲说,手里还在择菜,“就湿了。还喝吗?”

穆鱼摇摇头,站起来要往楼上跑,跑两个台阶又停下来。

他再次写了一行字:“船上的光头叫什么名字?”

母亲说:“哪个光头?哦,你说的是过路那家的小孩?不知道。”然后转身问正在厨房里忙活的丈夫:“你知道那家的小孩叫什么?”

父亲说:“哪有空问这个!”

这时候老枪从门外进来,枪杆上挂着四只野鸡。他是花街上的老猎手,多少年了一直靠打猎为生,打到了野物就卖给穆鱼家的饭店。老枪问:“哪家小孩?”

母亲说:“过路的那个老罗家的。”

“那就不知道了。听说那家伙打渔是把好手,一年到头在水上漂。我就奇怪,玩了一辈子水,怎么就把船给弄翻了。”

“谁知道。”父亲拎了杆秤从厨房里出来,让老枪自己称那四只野鸡,“说是昨夜里风雨大,在芦溪翻的船。”

打听不到,穆鱼有点失望,他要了几根好看的野鸡翎就上了楼顶。乌篷船还在,光头不见了。露着右肩的女人坐在船头洗衣服。

……

P1-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斯特城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则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308373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6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9:24:52